询问关于项羽的生平
刘邦生于战国时期魏国丰邑中阳里(今江苏丰县),父母为刘太公和刘媪(野史记载名为:王含始),刘邦有两位哥哥、一位姐姐和一个弟弟(《史记》记载:大哥刘伯。二哥刘仲,汉朝建立后改名刘喜。四弟刘交。)刘邦为老三,故名字为季,人称刘季。 公元前221年庚辰岁,秦国统一六国,建立强大的秦帝国,之后刘邦试吏为秦国泗水郡的泗水亭长。纵观古今,皇帝这个称谓让很多人垂涎三尺,后宫佳丽三千,吃遍天下美食,享尽人间之福。说到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那便是刘邦,市井小巷的一个小混混,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打败了项羽,一统江山,建立汉朝。
开国皇帝刘邦,是中国史上以平民身份建立王朝的人之一,说起另外一个大家也很熟悉,那就是朱元璋。要把刘邦跟朱元璋做个比较的话,刘邦的基础跟朱元璋差的那可不是一点半点了,刘邦是从最底层做起,逐渐发展壮大。
虽说刘邦的成王之路很励志,但是后世人对他可各持己见。在他登基为王之前,虽然当了一个小小的亭长,但他的行为举止,做事风格跟地痞流氓没什么区别,每天无所事事,吊儿郎当没个正型,时不时的得罪家人。还有一点是建国之后,杀死了很多助他登基的功臣,最有争议的就是皇后杀韩信这件事。
刘邦这个人,虽然行事草率流氓,但是对兄弟还是很仗义的,有一群愿意为他两肋插刀的兄弟,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笼络了众多人才的心。刘邦杀害了那些功臣,在他那首流芳百世的诗歌中,流露出了内心深处的那种无奈与豪情:“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这首《大风歌》创作于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之后,路过沛县时心生灵感写下的,诗句当中表达了刘邦一统天下的壮志豪情,也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焦虑情绪。本是一起匡扶大业的好哥们,没想到却密谋造反,对他打击很大,从此他很是忌惮那些功臣,生怕再生祸乱。
汉十二年十月,刘邦回到了自己故乡沛县,他把父老乡亲们全部召集起来,摆上了盛宴招待他们,酒过三巡,刘邦也拔剑起舞,吟唱了那首著名的大风歌,“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然后刘邦领唱,县里面的子弟们和之,唱了一遍又一遍,泣数行下,刘邦热泪一行一行的从眼睛里流出来。所以他也是一个有感情的人。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雅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几句诗出自项羽的《垓下歌》,跟刘邦的《大风歌》是完全两种状态,项羽是一个失败者的诉苦,而刘邦则是胜利者的诉苦。作完这首诗过了没多久,在平叛英布叛乱的时候,被箭射中身亡了,诗中能看出刘邦极度渴求生命,对自己建立的大汉王朝之后的道路充满忧虑。
我是暴雪旅行者.由于多文化不了解,所以让专业工作人员讲解西楚霸王《项羽》生平事迹
项梁起义后,征集精兵八千,项羽做了牌将(副将)。为了便於号召,采纳谋士范增建议,立前楚怀王的孙子熊心为王,建都於盱眙,仍称楚怀王。项梁率义军在和秦军战斗中接连取胜,产生了骄傲轻敌思想。结果在定陶(今山东定陶县西北)被秦军章邯指挥的军队打败,项梁战死。
定陶之战后,秦军北渡黄河,攻打起义抗秦的赵王歇和张耳,将赵军围困於巨鹿(今河北平乡)。楚怀王任命宋义为上将,项羽为次将,率兵救援。宋义率军到达安阳(今河南安阳南),便畏缩不前,屯兵四十六天。当时,阴雨连绵,起义军缺衣少粮,处於困境之中。项羽当机立断,杀了宋义,迫使楚怀王任他为上将军,并命他立即挥师北上救赵。
项羽率车进抵漳河南岸与秦军隔岸对峙。他先派英布、蒲将军带领二万精兵渡河,切断秦军运粮通道。随后亲率主力渡河,凿沉船只,毁坏炊具,烧掉营舍,每人只带三天口粮,这就是著名成语「破釜沉舟」的由来。一到战场,楚军便以雷霆万钧之势,迅雷不及掩耳的行动,把秦军包围起来。项羽身先士卒,冲锋陷阵,楚军个个勇猛杀敌,一以当十,九战九捷,大败秦军,俘获秦将王离,杀死秦副将苏角,迫使秦副将涉间自杀,解了巨鹿之围。在项羽军与秦军激战时,各路诸侯援军却缩在壁垒上观看,不敢参战。战斗结束后,项羽召集援军将领,他们「入辕门,皆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项羽成了诸侯军的统帅。
巨鹿战后,项羽乘胜追击,秦军节节败退,军心涣散。章邯见大势已去,率二十万秦军投降了项羽。项羽却在西进途中,在新安城(今河南绳池东)下令将这二十万降卒全部坑杀。这时,另一路起义军刘邦乘秦军主力被项羽牵制在巨鹿,关中空虚,占领了咸阳。
项羽大为不满,率军破关而入,进驻鸿门(今陜西临潼东北)。当时项羽军四十万,刘邦军不足十万,双方力量悬殊。刘邦自度力量不敌项羽,便采纳张良计策,拉拢项羽叔父项
伯,亲自到鸿门请罪。鸿门宴上,觥筹交错中闪烁著刀光剑影。项羽的谋士范增几次举起所带玉块,暗示项羽杀死刘邦,项羽却优柔寡斯,被刘邦借故逃脱。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鸿门宴」的故事。项羽依靠强大兵力,暂时压制刘邦。引兵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收其货宝、妇女而东」(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挟其军事上的余威,以诸侯上将军自居,发号施令。他自立为西楚霸王,取梁、楚之地九郡(占有今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部分地区),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同时又割地封王,分封了十八个诸侯。封刘邦为汉王,王汉中、巴蜀,企图限制刘邦势力的发展,使其不得东进。结果养虎贻患,导致汉军势力日后卷土重来。
由於项羽分封不公,引起诸侯和功臣不满。先是田荣据齐反楚,项羽急忙率军讨伐,刘邦便乘隙东进。公元前二0八年八月,汉军从汉中潜出故道,打败项羽所分封的秦地三王,迅速东进,直抵阳夏(今河南太康)。接著,又乘项羽与齐军交战之际,一举攻入楚都彭城,羽急忙率三万精兵还救彭城。
此时,刘邦仗恃兵多将广,麻痹轻敌。项羽军则收复失地心切,斗志旺盛。三万楚军在项羽率领下,出山东经胡陵(今山东鱼台东南)趋萧(今江苏箫县西北),直抵彭城汉军侧背。战斗从拂晓开始,楚军勇猛顽强,边打边冲。到了午时,已将汉军打得大败。楚军追到彭城东北的泗水,汉军纷纷落水,死者十余万。汉军向南方山地溃逃,楚军追击至灵壁(在今安徽省)以东的睢水上,又歼灭数十万人。刘邦只率数十骑逃出重围,连妻子吕雉和父亲太公都作了项羽的俘虏。彭城一战,项羽决策果断,迅速率精兵回救彭城,出敌不意,击溃汉军数十万之众,是战史上以少胜多的范例。
彭城之役后,项羽乘胜进军,在京邑、索亭间(荥阳西、南)同刘邦打了一仗,结果被阻於荥阳以东。双方在成皋一带相持两年之久。这期间,刘邦采取了正确的作战指导,扼守成皋,在持久战中消耗对方实力,伺机反击;项羽找刘邦决战,又急攻不下。双方力量对此发生了根本变化,汉军由弱变强,项羽由强变弱。汉高帝五年(前二0二),刘邦发兵向项羽发动总攻,在垓下把项羽军团团包围。此时,十万楚军已兵疲粮尽,士气低落。夜间又听到汉军在四面唱起了楚歌。项羽大为吃鶭,便借酒浇愁,慷慨悲凉地唱道:「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干,虞兮虞兮若奈何?」唱罢飞身上马,带领八百骑突围南去。来到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只剩二十八人。他想东渡乌江重整旗鼓,又觉无颜见江东父老,奋力拚杀一阵,遂横剑自刎而死。
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能征善战,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刘邦进入咸阳,推翻秦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苏洵嘉佑集?项籍)。
然而,项羽又是一位悲剧式的人物。秦朝灭亡后,他自称霸王,忙於分封诸侯,扶持六国贵族的残余势力,违背了人民要求统一的愿望,造成了混乱割据的局面。他行为残暴,坑杀秦降卒二十万余。入关后,火烧秦宫,大火三月不息。他烧杀虏掠的暴行,违背了人民的意志,是他战败的根本原因。项羽自恃武功以威慑诸侯,缺乏远见,不争取同盟。又妒贤嫉能,不能用人,招致众叛亲进,军心涣散。军事上,他缺少战略家的眼光,刚愎自用,不纳页良。以致屡失战机,没有巩固的后方基地,没有充足的粮饷和兵源,虽然屡战屡胜,反而由盛而衰。所以,虽然项羽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最终也难以避免失败
项羽?王立群讲过的,去新浪读书看看吧
http://book.sina.com.cn/nzt/history/his/wlqshuoxy/index.shtml
西楚霸王项籍
项籍(公元前二三二——公元前二0二),字羽(特别注意一下 项羽本名籍 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中国古代第一武将!人称西楚霸王。楚国灭亡之后,项氏家族惨遭屠杀,他与弟弟项庄随叔父项梁流亡到吴中(今浙江湖州)。年少时项梁曾请人教他书法诗歌,籍学了没多久便厌倦了;后梁又请人教他武艺,没多久又不学了;梁大怒!籍曰:“学文不过能记住姓名,学武不过能以一抵百,籍要学便学万人敌!”于是梁便教授他兵法。但其学了一段时间后又不愿意学了,梁只好顺着他不在管他.籍身高八尺,力能扛鼎(霸王举鼎一词的由来),气压万夫,年青时志向便极为远大。一次秦始皇出巡在渡浙江(今钱塘江)时,项羽见其车马仪仗威风凛凛,便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我可以取代他)。”秦二世元年(前二0九),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振臂一呼,揭竿而起(即大泽乡起义),项羽随叔父项梁在吴中刺杀太守殷通举兵响应,此役项羽独自斩杀殷通的卫兵近百人,第一次展现了他无双的武艺!二十四岁的项羽,就这样被人民起义的急风暴雨推上了历史舞台。
项羽(公元前232~前202)
秦末反秦义军重要领袖 、名将 、楚军统帅。名籍,字羽。下相(今江苏宿迁西)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少学兵法,素有勇力。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观始皇巡游威仪,认为“彼可取而代也”(《史记·项羽本纪》)。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助叔父项梁杀秦会稽郡守,起兵响应陈胜。项梁死,归楚怀王节制。三年冬,率楚军主力5万人渡河(黄河)救赵,大败秦军,解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之围。继迫秦将章邯举军投降。拥众数十万,名震诸侯(见秦末农民战争)。不久,坑杀降卒20万人于新安(今属河南)。入关后,焚宫室,收财宝、妇女,大失人心。汉王元年(前206)春,挟灭秦之功,封18个诸侯,使分踞各地。自号西楚霸王,建都彭城(今江苏徐州),占有梁、楚九郡。二年冬,使人杀怀王。诸侯叛离,齐国田荣率先举兵,项羽乃亲自率兵击齐将田荣等,烧杀掳掠,激起齐民反抗。楚汉战争之初,不察刘邦意图,未予严密防范,以致刘邦顺利东进。四月,由齐地领精兵3万人奔袭,大败已占领彭城的刘邦及诸侯联军,几乎生擒刘邦。其后,与汉军长期鏖兵,一克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两夺成皋(今荥阳西北),迫刘邦仓皇逃遁。终因不善筹谋,不纳良策,逐渐失去优势和主动。四年八月,议和东归,复大败刘邦追兵于固陵(今淮阳西北)。后被合围于垓下(今鹿邑东,一说今安徽灵璧东南),决战失利,溃围而出。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犹指挥28骑两次冲击由数千名汉军组成的包围圈,杀数十人。五年十二月,退至乌江(今和县境),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不愿渡江躲避,下马步战,杀汉兵上百人,负伤10余处,最后从容自刎,时年31岁。项羽作战勇悍,长于突击,自言“身经九十余战,所当者破,未尝败”(《前汉纪》卷三)。时人称其用兵疾如雷电。据载曾著兵书一篇
霸王项羽生平
生平简介:
中国秦末反秦领袖,秦亡后自封西
楚霸王。下相(今江苏宿迁西南)人。
名籍,字羽。祖父项燕为战国末年楚名
将,为秦将王翦所杀;叔父项梁。秦统
一后,项梁杀人,与项羽躲避吴中,暗
中以兵法组织和训练宾客子弟。项羽力
能扛鼎,才气过人。
秦二世元年( 前209),陈胜、吴
广领导反秦起义,随即建立张楚政权。
原六国贵族闻讯后也纷纷起兵,同年九
月,项羽与项梁杀会稽守殷通,举吴中
兵反秦。项梁自立为会稽守,项羽为裨
将。陈胜牺牲后,其部将召平矫令拜项
梁为楚王上柱国。二年三月,项梁率部
渡江,东阳令史陈婴率义军来归,渡淮
后英布、蒲将军又以兵相属,兵力一时
达到六七万人,成为当时反秦武装的主
力。同年六月,项梁立楚怀王孙心,仍
称楚怀王。项梁自号武信君。之后,项
梁率义军大破秦军于东阿、定陶。项
羽、刘邦也攻占城阳,略地至雍丘。不
久,项梁被秦将章邯乘隙袭破。项梁阵
亡,项羽、刘邦退保彭城(今江苏徐
州)和砀。章邯又渡河北上击赵,与秦
将王离、涉间军进围巨鹿。楚怀王命宋
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
项羽以宋义与齐密谋反楚为名,袭杀宋
义 。怀王即命项羽为上将军,统率全
军救赵。项羽亲自率全军渡河,破釜沉
舟,进击秦军。经多次激战,楚兵大破
秦军。当楚军救赵时,诸侯军皆作壁上
观。战事结束后,诸侯将领谒见项羽,
都膝行而前,莫敢仰视,都听从项羽指
挥。接着 ,项羽在污水上又大破秦
军,并招降章邯。他怕秦降卒不服 ,
将降卒20万全部坑杀。
当项羽率军进入关中时,刘邦已先
期进据咸阳。由于楚怀王有约在先,
“先入关者王之”,刘邦理应王关中。
项羽入关后,依恃手中40万大军,企图
消灭刘邦,独霸天下。因刘邦卑辞言
和,双方暂时和解。项羽随即引兵西屠
咸阳,秦民大失所望 。汉高祖元年
(前206) ,项羽以怀王为义帝 ,都
郴,又分封诸侯,自立为西楚霸王,据
有梁、楚地 9 郡 ,都彭城,封刘邦
为汉王。不久,田荣、陈余、彭越等相
继举兵反楚。刘邦也还定三秦,进逼西
楚,于是爆发了历时四年多的楚汉战
争。楚汉战争之初,刘邦乘项羽羁留齐
地,于汉二年四月进占彭城。项羽随即
回师救援,大败汉军,刘邦退据荥阳。
此后,楚汉双方在荥阳、成皋一线长期
相持。项羽虽取得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但其政治、军事上的弱点却日益显露。
他不都关中而都彭城,丧失了有利的战
略地势,无法建立一个巩固的后方,一
直处于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项羽分封
诸侯,举措失当,不公不平,促使那些
在分封中没有得到满足的诸侯王倒向刘
邦,使他在政治上日益孤立。此外 ,
项羽虽然作战骁勇,却不善于用人,以
至在政治上屡屡失策。汉五年十二月,
楚军被围困于垓下(今安徽灵璧东
南),人少食尽。汉军四面唱起楚歌,
项羽与虞姬对饮,慷慨悲歌 。随即,
与从者800余骑突围 ,至阴陵迷失道
路 ,复至东城 ,从者仅剩28骑 。汉
将灌婴率 5000骑追及 ,项羽引兵东
向 ,至乌江(今安徽和县境)自刎而
死。汉王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于谷城
虽非完人 却是英雄
项王故里在今宿迁老城区内,及走近,发现项王故里的地势明显低于周围。这就一下子让我相信了这里应当是项王故居的原址。因为历史上黄河几度夺淮入海,将无数泥沙堆积到今天的苏北大地。比如今天的徐州城下十余米处是宋朝以前的徐州,再下十余米才是汉代的彭城遗址。可见,项王故里周边地势高是黄河泥沙之故,而处低洼处的项王故里,可以推断是历代士民刻意保护的结果。
故里面积不大,也就是三进五开间农家宅院的规模。进院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置于院场中央的“霸王鼎”,两边有庑廊,右手是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全文碑刻,左手是历代文人墨客题咏项王诗作的碑刻。第二进大堂正中央是项羽的花岗石雕像。二进院落右侧有一棵当年项王手植的槐树,还有马槽和系马亭,亭内有石雕乌骓马。系马亭后面有一棵相传也是项王手植的桐树,可惜年代久远,原株的桐树早已无存,但每次老桐树枯萎之时,总会在根部有新枝再生,2200多年来一直生生不息。二进院落左侧则有一口项家古井,古井后侧空地是项羽的练武场。第三进正屋内有一尊虞姬的雕像,布置了大体能看出秦汉古风的部分居家摆设。
从故里的建筑来看,后院的历史感较强,前院的纪念性更强些。
站在项王故里,不禁思绪万千。项羽24岁起兵,至31岁兵败垓下自刎乌江,不过8年时间。然而在短短的8年间,他凭借“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气,率各路诸侯一举灭掉暴秦,其间留下许多至今令人神往的可歌可泣的壮举,最有名的当数“破釜沉舟”的故事了。后世有一咏史名联:“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其上联就是称颂项羽一举灭秦的盖世功绩的。
然而在四年的楚汉相争中,项羽失败了。他失败的原因很多,历史学家自有种种评说,大抵是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善用人,以暴易暴等等。但这些都不妨碍项羽在我心目中的英雄形象,因为我深深感到做人和做事是两回事。就像今天做个有良知的好人和做个有政绩的官员是不一样的。一个官员要想做成一件事,就要以“事”为中心来约束自己的思维和行为,往往为了成事会使点手腕和诡计,也会为成事而隐蔽自己身上性恶的一面;而做人就不一样了,就可以由着自己的心意行事。我们常常可以发现,某个很有政绩的官员,其人品和操守都不咋的;反过来,我们也常常看到某个品格、操守都不错的人,在官场上却玩得不是很溜,就是这个道理。
咱们不妨品评一下项羽和刘邦吧。贵族出身的项羽在耍手腕上,在耍心眼上,显然不及刘邦,项羽干什么都由着性子来,不会为“霸王”的位置而委屈了自己的情感,由此也干了不少以今人的眼光看来是很蠢的事。而刘邦就不一样了,他的目标是建立自己的王朝,为此目标,刘邦能“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由大目标来支配自己的一切行动,因此刘邦成功了。
但我们冷眼旁观刘邦为实现大目标过程中而做出的种种表现,就会对刘邦的行为嗤之以鼻。相比之下,项羽就落落大方得多,连死都要死得那么壮烈,让人回肠荡气。当汉军兵围垓下四面楚歌之际,项羽首先想到的是他的美人虞姬,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其儿女情长,英雄气也长!当他率百骑突围垓下,汉军五千人追来之际,他仍率部下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连杀汉军数将、数百卒,证明了他自己说的他的失败是“天亡我也,非战之罪也”。及至乌江边,乌江亭长要渡他过江,以图东山再起,但他拒绝了亭长的好意:“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临死还送曾经是自己部下的吕马童一个人情——自刎后让吕马童拿自己的首级去领赏万户侯。读《史记》读到此处,相信没人不为项王的英雄气概所折服。
但我要说,对项羽的英雄行为认识最深的当属女子。首先是虞姬。虞姬是今宿迁市沭阳县人,因其兄虞子期为项王造兵器而结识项羽,英雄爱美人,美人慕英雄,遂结为夫妻。七年间无论征战何处,虞姬皆随左右,不怕颠沛流离,只为项王开心。虞姬可贵之处还在于历史上还未留下她干政的记载,不像刘邦老婆吕雉那样拿捏刘邦。当然项王也同样有情有义,无论军情再紧急,项羽也从不弃之。不像刘邦,军情一吃紧就把父亲太公和妻子吕雉丢下不管了。就此一点,两者人品高下立判。因此当兵困垓下,项羽发出“虞姬虞兮奈若何”时,虞姬也歌曰:“汉兵已略地,四面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遂自刎。
到了距项羽乌江自刎大约1350年时的南宋,出了个婉约派女词人李清照。她的一生所赋的大多是清新婉约的词作。但当提起项羽时,掩不住她对英雄的崇敬,谱出了一曲流传千古的豪放诗作:“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短短20字,写尽项羽的人格魅力。
英雄毕竟是英雄。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也洗不去项羽的英雄本色。从项羽的生前身后,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以成败论英雄”是至理名言,以成败论英雄太短视了!不是吗?成功的刘邦被后世非议千载,而失败的项羽被人传颂千古。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是一位超群的军事统帅。他能征善战,战场上豪气盖世,叱吒风云。巨鹿之战,项羽破釜沉舟,以寡击众,全歼秦军主力,客观上为刘邦进入咸阳,推翻秦朝创造了条件。楚汉战争中,破田荣,救彭成,救荥阳,夺成皋,一生大战数十次,多获胜利。所以,古人称他「有百战百胜之才」(苏洵嘉佑集?项籍)。然而...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以下是关于项羽的生平事迹:一、早期起义与反秦斗争 项羽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勇猛好武。他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成为秦末农民起义的重要领袖。 项梁阵亡后,项羽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并在巨鹿之战中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为灭亡秦国做出了重要贡...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秦末起义军领袖,西楚王朝的缔造者,于公元前202年在乌江自刎,以下是其简介:生平时间:公元前232年至公元前202年。主要事迹:大泽乡起义:与叔父项梁联手,迅速崛起,率军推翻了秦朝的暴政。巨鹿之战:以卓越的军事才能,率军进入关中,联合五路诸侯灭亡秦朝,威震四海。分封诸侯:秦朝灭亡后,凭...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西楚霸王,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 的代表人物。项羽少年时,项梁教他读书,但他学了没多久就不学了,项梁又教他学剑,没多久又不学了,项梁因此特别生气。项羽说:“读书识字只能记住个人名...
謇呢19163288607: 1、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区)人。秦末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2、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3、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定都...
謇呢19163288607: 楚汉战争项羽生平简介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姬姓,项氏,名籍,字羽,泗水下相(今江苏宿迁市)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领袖,杰出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勇猛好武,跟随叔父项梁发动吴中起义,反抗秦朝。项梁阵亡后,率军渡河援救赵王歇。巨鹿之战,击破章邯和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杀死秦王子婴,自称西楚霸王,...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生于公元前232年,卒于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军事家,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的代表人物,以武力出众而闻名。项羽早年跟随其叔父项梁在吴中起义反秦,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国灭亡后,项羽称西楚霸...
謇呢19163288607: 项羽简介 项羽,秦末杰出的军事家、战略家,一代英雄豪杰,起事于乱世之中,成为反秦义军领袖之一。他力大无穷,勇猛善战,具有非凡的军事才能。其主要事迹如下:生平概况 项羽出生在楚国的贵族之家,自幼酷爱武艺,决心成为英勇的战士。随着秦朝的残暴统治加剧,各地反秦起义风起云涌。项羽以非凡的胆识和...
謇呢19163288607: 公元前206年二月,分封诸侯,以刘邦为汉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今江苏徐州)。不久,田荣、陈余于齐、赵等地举兵反楚,刘邦趁机平定三秦,进逼西楚,楚汉之争随之爆发。项羽虽于战争前期取得胜利,但因分封诸侯,内部矛盾重重。项羽生平经历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项氏世为楚将,封于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