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传||播种希望——陈伟的办学人生⑤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4-05-16
第一章 老骥伏枥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

第二节 年少有为(上)

作为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承载着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流来水,经过素有“江湖锁钥,三省通衢”之称的湖口石钟山下流入长江。湖口作为“江西水上北大门”,在长江与鄱阳湖两大水系的滋养下,成就了千年历史的沉淀与荣耀,催生了人文精神的延续和升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于逐水而居的一代代湖口人来说,长江和鄱阳湖无疑是他们的情感归宿,正是这浩淼与悠长的生命之水,孕育了湖口的繁华与生机,创造了恬静与平和,荡漾着激情与欢畅,记载下苦难与沧桑。

在湖口文桥乡有一个叫陈凤信的自然村,世代居住在这个村庄的村民,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家生活。80多年前,就在一个秋阳高照的中午,一座简朴的农家小院里,“哇”的一声响起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打破了乡村的宁静。这片温润的土地以厚重的感情,又迎来了一个生命的降临,这个孩子就是本文的主人翁——陈伟。

娇弱的新生儿躺在母亲的怀抱里吸着甘甜的乳汁,一双小眼睛打量着这个陌生而新奇的世界。看着这个小生命降临人间,父母的脸上露出了兴奋而又苦涩的笑容,因为这个孩子的到来,虽然给家庭带来了不少温馨和欢乐,但也带来了不少忧虑与压力,毕竟他生不逢时,那可是一个极其贫困并且战火纷飞的年代。

孩子降生了,父母开始思索着为他起名字。其实农民的思想并不总是狭窄的,陈伟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地道的农民,对于第一个孩子的降生,父母都给予了殷切的希望,但愿将来能成为一个百里挑一、才智超群的人。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里,第一个孩子一定是金贵的,却也是最令人紧张的,因为他天生责任重大。望子成龙的父母给孩子取了一个喻意十足的名字:陈钗龙。

陈钗龙这个名字一直陪着陈伟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陈伟插班到文桥小学读书时,学校的班主任老师才帮他改了陈伟的名字,从此,陈伟这个名字开始伴随着他的成长与成功。

启蒙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一个孩子的未来和人生。

陈伟的父亲陈仁宽,是1921年10月31日出生的,陈伟则是1936年10月1日出生,父子俩人的年纪相差还不到15岁。陈伟出生时,离新中国成立还有整整13年的时间。他的童年和少年是在旧社会度过的,正是中国内忧外患、民不聊生的时期。就是在那异常艰难的岁月,还差1个月才年满15岁的陈仁宽却要承担养育子女的重担。

陈伟的父亲因为家里贫穷没有读过书,一辈子是个文盲,头脑却非常灵活,虽然是一个农民,但他深受祖辈“义门陈”传统家教的影响。为了维持家里生计,让陈伟能读得起书,每当农忙过后,他就推着独轮车,到一百多公里外的景德镇进一些小灯盏、碗碟等日用陶瓷品到湖口、彭泽等地贩卖,换些钱供陈伟上学。

回忆父亲的时候,陈伟说得最多的就是:性格开朗,热爱劳动。大概和土地关系紧密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性格:为人处世宽厚、做事脚踏实地。陈伟的父亲就是这样的人。

陈伟的母亲小时候不仅被缠了脚,是个小脚女人,还是个童养媳,比陈伟的父亲大6岁。也许是比父亲大的原因,母亲在家里很有主见,家里有什么事情父亲都愿意听听母亲的意见。

陈伟的母亲虽然和父亲一样没有上过学念过书,但是非常聪明贤惠,作为陈家的媳妇,默默地操持家务。她待人接物,纯朴善良,极富同情心。尽管自己日子过得紧巴,家里如做好吃的,她总要端些送给左邻右舍的老人,虽说她是一位普通农家妇女,待人处世却非常大气。她待人随和,从不和邻里发生争吵,总是严以克己,宽厚待人,因此,与邻里相处得非常融洽。在那饥荒的年代,缺吃少穿、借米讨面是常有的事,她常常是平升借,满升还,借少还多,甘愿吃亏,再加上她人长得漂亮,个子高挑又爱干净,人们都说她是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附近的妇女都爱到她家串门,常常聚在一起拉家常。

陈伟还有一个妹妹,并且妹妹在他5岁时才出生。因此,母亲对陈伟特别溺爱,5岁的陈伟个子已经长高了,他却一直没有断奶,时不时的还会跪在母亲怀里吃奶。陈伟经常会对人说起自己的母亲,每次结束这个话题时,他都会强调一句:“我跟你说啊,从小到大,我母亲恨不得把我绑在裤带上。”说这话时,陈伟饱经沧桑的脸上就会绽放出一种孩子般的笑容,让人能深深感受到他内心对母亲的那份依恋与幸福。

陈伟一直觉得自己的性格像父亲,喜欢表现并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骨子里充满了一种不服输的精神。这与父亲一直鼓励他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男儿就要志在四方有很大的关系。陈伟从小就是一个调皮好胜的孩子,唯恐别人不注意自己。在他读私塾的时候,陈伟就表现出那种聪明不安分的性格。

陈凤信村分为上湾里和下湾里两个村子。上湾里大多数是地主富农,下湾里大多数是贫下中农。在陈伟的记忆中,两个村子的村民经常打架。论打架,下湾里的人有力气,打得赢上湾里的人,但是下湾里穷啊,上湾里的人永远是一副瞧不起下湾里人的样子,这让下湾里的人很不服气,但也没有什么办法。下湾里人的这口恶气,总算在解放后出了个干干净净,当年上湾里的那些地主都被打倒了,其中有一个地主还被枪毙了。

陈伟的父母因为尝尽了文盲的苦,就下定决心要送儿子去读书。

陈伟5岁那年,便被送到舅舅家里的私塾里读书。陈伟至今还记得自己的启蒙老师叫张俊修,是一个50多岁、长得精瘦精瘦的先生。但让陈伟对张俊修老师记忆犹新的原因却有点令人哭笑不得,是因为自己调皮,被张老师按在长凳上用戒尺狠狠打了两次屁股。

私塾的时光非常单调,整天跟着老师读《人之初》,这让调皮好动的陈伟有种度日如年的感觉。有一次,下课后的陈伟在学堂门口的草丛中玩耍时,抓到一只青蛙,百无聊奈的他便把青蛙皮剥下来,做成一面小鼓,结果被老师发现了。张老师二话不说,一手提着戒尺,一手揪着陈伟的耳朵,把他拧进教室,当着其它学生的面把他的裤子扒下来,将他按在板凳上,用戒尺打他的屁股。戒尺拍打屁股的清脆声,终于在陈伟的嚎叫声和同学们的哄笑声中结束。陈伟幼小的心灵无疑受到了极大的伤害,但他当时一点认错的想法都没有,只是琢磨着怎么去报仇。

没过多久,陈伟就等到了“报仇”的机会。有一天,陈伟吃过午饭去学堂,路过村子的水塘时,在塘里扳罾捕鱼的外婆正好捕到了不少泥鳅。陈伟抓了四条泥鳅放进书包,带到教室。等到下课休息时,陈伟偷偷跑进张老师的房间,把泥鳅都放在张老师的夜壶里。当天晚上,张老师起来撒尿时,夜壶里的泥鳅遇到温热的尿,顿时在夜壶里乱窜,一个劲地往外钻,吓得张老师以为夜壶里进了蛇,一晚上都吓得不轻,不敢睡觉。

第二天清早,陈伟到张老师的房间观察动静,发现夜壶打破了,地上还躺着三条已经死去的泥鳅。上课时,张老师手里拿着戒尺,气急败坏的敲着桌子一个个问,但没有一个人承认是自己干的。当时私塾里有10多个学生,大的有10岁,陈伟在私塾里年龄最小,大家都没有怀疑到他头上。后来,陈伟还是没有经受住张老师锲而不舍的盘问,承认是他干的。结果可想而知,5岁的陈伟再次被脱裤子打屁股的情景,又原封不动地重演了一回,与上次不同的是,张老师这次比第一次下手要重得多,拍打的次数也翻了一倍。

陈伟在舅舅家的私塾只读了不到两年的书,虽然因为调皮挨了两次打,但书还是读得特别好,张老师教的几本书,他都能整本整本地背诵下来。

  • 内乡县高音:浜虹墿浼爘|鎾甯屾湜鈥斺旈檲浼熺殑鍔瀛︿汉鐢(11)
    肇洪19291336751: 绛旓細鍦ㄥ簮灞辨梾娓稿叕鍙镐换鑱屾湡闂,闄堜紵鍥犱负宸ヤ綔鍏崇郴缁忓父瑕侀櫔瀹汉鍘荤湅鐢靛奖銆婂簮灞辨亱銆,鍦ㄥ睆骞曚笂鐪嬪埌鑷繁鐢熸椿涓殑搴愬北,娆h祻韬竟鏃犳瘮鐔熸倝鐨勯鏅,杩樻湁鐢峰コ涓讳汉缈佺┛鐫鎬ф劅娓告吵琛g殑鐢婚潰浠ュ強閭d釜璁╀汉闈㈢孩鑰宠丹鐨勬帴鍚婚暅澶,鐗瑰埆鏄浘缁忔槸鏁屼汉鐨勫浗鍏变袱鍏氶珮绾у皢棰嗙粨鎴愪翰瀹剁殑鎯呰妭,璁╅檲浼熷績涓湁绉嶄笉涓鏍风殑鎰熻銆 涓嶇煡鏄湅鐨勬鏁板お澶氱殑缂樻晠,杩...
  • 内乡县高音:浜虹墿浼爘|鎾甯屾湜鈥斺旈檲浼熺殑鍔瀛︿汉鐢熲懁
    肇洪19291336751: 绛旓細浜虹墿浼爘|鎾甯屾湜鈥斺旈檲浼熺殑鍔瀛︿汉鐢熲懁  鎴戞潵绛 1涓洖绛 #鐑# 鍝簺鐧岀棁鍙兘浼氶仐浼犵粰涓嬩竴浠?鏄熷骇瀹17 2022-07-23 路 TA鑾峰緱瓒呰繃390涓禐 鐭ラ亾绛斾富 鍥炵瓟閲:281 閲囩撼鐜:100% 甯姪鐨勪汉:38涓 鎴戜篃鍘荤瓟棰樿闂釜浜洪〉 鍏虫敞 灞曞紑鍏ㄩ儴 绗竴绔 鑰侀浼忔灔 鑰侀浼忔灔,蹇楀湪鍗冮噷銆 鐑堝+鏆勾,...
  • 相关链接

  • 人物传记
  • 人物传记ppt
  • 人物传记排行榜前十名
  • 人物传记书籍推荐
  • 人物传记素材
  • 人物传记500字
  • 人物传记类电影
  • 人物传记怎么写范文600字
  • 人物传记开我国史传文学先河著作是
  • 人物传记的格式与写法
  •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