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化工生产中的安全事故及事故原因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4-05-15
化工安全生产

化工安全生产论文:
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现状及控制策略
摘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提供的资料显示,近两年来尽管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目前全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 十分严峻,大大小小的安全事故不断发生。如2009年1月初,湖北省荆门市某化肥厂压缩机发生爆炸险些伤人等严重事故;给国家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化工行业已经成为继矿山开采之后的第二大事故多发行业。
  关键词:化工行业 全事故
  
  1原因分析
  所有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是与化工生产的特点是分不开的,而这些特点存在很多的不安全因素。
  1.1物的不安全状态
  (1)化工生产中,所使用的原料多属于易燃、易爆、有腐蚀性的物质。目前世界上已有化学物品600万种,经常生产使用的约6、7万种,我国约有3万种。这些化学物品中约有70%以上具有易燃、易爆、有毒和腐蚀性强。在生产、使用、贮运中操作或管理不当,就会发生火灾、爆炸、中毒和烧伤等安全生产事故。
  (2)化工企业中高温、高压设备多。许多化工生产离不开高温、高压设备,这些设备能量集中,如果在设计制造中,不按规范进行,质量不合格;或在操作中失误,就将发生灾害性的事故。而且很多化工企业为降低成本、压缩经费,首先削减的是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经费,导致安全投入严重不足,造成设备失修,重大隐患长期得不到治理。 一些效益好的企业虽然投入部分资金用于安全管理,但投入也在逐年减少;亏损企业则投入很少或根本不投入。拼设备和人力现象普遍存在。企业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生产现场脏乱差,跑、冒、滴、漏现象十分严重,事故隐患十分突出。据安监部门在近期对市全国化工业集中城市的安全检查中发现,大部分被查的石油、石化、化工企业的消防设备和器材存在很多问题;易燃易爆企业自备消防车普遍老化;现场的灭火器有的无压力、有的超过检验期限、消防栓内有的无水枪;消防泵房普遍没有正常维护保养,有的几近瘫痪;企业生产设备和事故应急防范基础设施的状况令人堪忧。
  1.2人的不安全行为
  目前化工行业的安全生产事故中,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占总数的70-80%。这其中有职工的素质问题,更有企业管理者的综合素质不高问题。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负担过重,企业领导只顾抓市场、抓效益,根本不顾及安全管理,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本应停车进行设备检修,但为了眼前短期经济利益,设备带病作业,最终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例子并不少见。企业经济效益不好,事故频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同时,大多数化工企业工艺复杂,操作要求及其严格,操作员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误操作,导致安全隐患或生产事故。一种化工产品的生产往往由几个工序组成,在每个工序又由多个化工单元操作和若干台特殊要求的设备和仪表联合组成生产系统,形成工艺流程长、技术复杂、工艺参数多、要求严格的生产线。因此,要求任何人不得擅自改动,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注意巡回检查、认真记录、纠正偏差、严格交接班、注意上下工序的联系、及时消除隐患,才能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
  1.3管理缺失
  很多化工企业虽然也建立了安全生产规章制度、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但制度根本没有落实,机构或人员形同虚设。当前由于相当一部分企业存在“经济效益至上”指导思想,企业领导或管理层为了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或个人“政绩观”作祟,麻木不仁,将职工生命当儿戏。当生产与安全发生冲突时,置安全生产于不顾,违章指挥、让职工冒险作业导致重大伤亡事故的现象层出不穷。
  
  2应对策略
  为改变当前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的严峻局面,预防和减少化工行业的事故率,应采取以下策略:
  2.1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营造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根据化工生产工艺复杂,操作要求严格这一特点,每一个企业都应主动加强对老化设备的更新,对每个工序的设备都应增加安全防护功能装置、建立应急补救预案,即便有职工误操作发生意外时,也尽可能不受到伤害或降低伤害的程度。对于化工危险地区要设立多级防护,建全报警设施,以确保第一时间安全警报。唯有营造一个良好、安全的工作环境,企业才能健康、稳定发展,也才能更好的提高职工的工作业绩,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2.2纠正人的不安全行为
  (1)认真学习化工安全知识。只有掌握了各项安全知识才能更有效的预防各类事故的发生,才能更好的针对化学危险物品的特点作好个人防护及预防措施,才能纠正自身在操作中习惯性的违章行为,从而提高了执行安全生产的自觉性,更好的履行员工安全本职职责,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同时,每一位员工都要认真学习本岗位的业务知识,学精、学透,培训合格才能上岗作业,特殊工种还需要持证上岗。因为在化工企业中,很多岗位的技术复杂、原料品种反应工艺流程长、反应介质危险性高、设备往往高温高压等,只有做到人人熟悉业务、个个操作熟练,才能基本保证安全生产。(2)积极配合各级安全员的工作,参加各项安全活动。安全员组织的每次学习和活演练动都是针对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和生产特点做出的实际实习活动,都是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每个职工都有责任积极配合安全员的工作,积极参加各项安全活动,从活动中,提高预防各类事故的能力,学习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演练,学会使用防护、逃生器具,懂得防、灭火等基本常识并会使有消防器具,从而最大限度地做到“三不伤害”。
  2.3加强安全管理
  (1)政府部门应加大辖区范围内化工企业的安全监管和指导力度,发现隐患立即责令改正,逾期不改的,坚决依法进行处理。(2)企业的管理者要以人为本,把劳动者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在生产过程中,如果危及人身安全的状况发生时,无论生产的任务有多重,都应把保证劳动者的安全放在首位,查找并消除隐患,在能够保证劳动者的安全的前提下,追求生产效率。特别是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绝不能存在侥幸心里,宁可停产也不能冒险作业。(3)建立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只有建立建全合理的安全管理责任制,才能更好的杜绝因人为的疏忽所造成的各种事故的发生。只有把管理落实到厂级,车间级,班组级,抓住每一个薄弱环节,层层落实才能更有效的作好各项安全生产工作,做到步步到位,不留死角。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种违章违纪的现象的发生,对生产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实行监控,查找隐患,控制危险源。夯实的作好安全生产工作,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4)加强各级的安全培训教育。定期的作好安全教育培训和各项安全演练活动。组织职工学习各类事故发生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使广大职工通过安全活动的学习能够更深刻的认识到安全生产是一切事物的前提,督促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安全知识,提高全员的安全防护能力,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3结语
  总之,我国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事故多发,有其特定的主、客观原因,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安全意识、建立有效管理机制,落实责任、各司其职,才能确保化工行业又快又好地健康发展。

事故案例分析
(1)重庆天元化工总厂“4.16”氯气爆炸事故
1)企业基本概况
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始建于1939年,1956年公司合营为地方国有企业,是国内最早的氯碱企业之一。隶属于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拥有6万吨/年烧碱的生产能力,生产的品种有烧碱、盐酸、液氯、四氯化碳、三氯氢硅、三氯化铁、氯乙酸、漂白粉、次氯酸钠。现有在册工人2112人,在岗人员1942人。2003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9085万元,销售收入18722万元。随着主城区建设步伐的加快,该厂于2003年正式启动环保整体搬迁工程。
2)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前的2004年4月15日白天,该厂处于正常生产状态。15日17时40分,该厂氯氢分厂冷冻工段液化岗位接总厂调度令开启1号氯冷凝器。18时20分,氯气干燥岗位发现氯气泵压力偏高,4号液氯储罐液面管在化霜。当班操作工两度对液化岗位进行巡查,未发现氯冷凝器有何异常,判断4号贮罐液氯进口管可能堵塞,于是转5号液氯贮罐(停4号贮罐)进行液化,其液面管不结霜。21时,当班人员巡查1号氯冷凝器和盐水箱时,发现盐水箱氯化钙(CaCl2)盐水大量减少,有氯气从氨蒸发器盐水箱泄出,从而判断氯冷凝器已穿孔,约有4m3的氯化钙盐水进入了液氯系统。
发现氯冷凝器穿孔后,厂总调度室迅速采取1号氯冷凝器从系统中断开,冷冻紧急停车等措施。并将1号氯冷凝器壳内氯化钙盐水通过盐水泵进口倒排入盐水箱。将1号氯冷凝器余氯和1号液氯气分离器内液氯排入排污罐。
15日23时30分,该厂采取措施,开启液氯包装尾气泵抽取排污罐内的氯气到次氯酸钠的漂白装置。16日0时48分,正在抽气过程中,排污罐发生爆炸。1时33分,全厂停车。2时15分左右,排完盐水后4小时的1号盐水泵在静止状态下发生爆炸,泵体粉碎性炸坏。
险情发生后,该厂及时将氯冷凝器穿孔、氯气泄漏事故报告了化医集团,并向市安监局和市政府值班室作了报告。为了消除再次爆炸和氯气大量泄漏的危险,重庆市16日上午启动实施了包括排险抢险、疏散群众在内的应急处置预案,16日9时成立了以一名副市长为总指挥的重庆市化工总厂“4.16”事故现场抢险指挥部,在指挥部领导的下,立即成立了由市内外有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为指挥部排险决策提供技术支撑。
经专家论证,认为排除险情的关键是尽量消耗氯气,消除可能造成氯气大量泄漏的危险。指挥部据此决定,采取自然减压排排放氯气方式,通过开启三氯化铁、漂白粉、次氯酸钠3个耗氯生产装置,在较短时间内减少危险源中的氯气总量;然后用四氯化碳溶解罐内残存的三氯化氮(NCl3);最后用氮气将溶解三氯化氮的四氯化碳废液压出,以消除爆炸危险。10时左右该厂根据指挥部的决定开启耗氯生产装置。
16日17时30分,指挥部召开全体成员会议,研究下一步处置方案和当晚群众疏散问题。17时57分,专家组正向指挥部汇报情况,讨论下一步具体处置方案时,突然听到连续两声爆响,液氯储罐发生猛烈爆炸,会议被迫中断。
据勘察,爆炸使5号、6号液氯储罐罐体破裂解体并形成一个长9m、宽4m、深2m的炸坑。以坑为中心,约200m的地面和建构筑物上有散落的大量爆炸碎片,爆炸事故致使9名现场处置人员因公殉职,3人受伤。
事故调查组认为,天原“4.16”爆炸事故是该厂液氯生产过程中因氯冷凝器腐蚀穿孔,导致大量含有铵的氯化钙盐水直接进入液氯系统,生成了极具危险性的三氯化氮爆炸物。三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振动引爆了三氯化氮。
3)事故原因
①直接原因
A.设备腐蚀穿孔导致盐水泄漏,是造成三氯化氮的形成和聚集的重要原因。根据重庆大学的技术鉴定和专家的分析,造成氯气泄漏和盐水流失的原因是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腐蚀穿孔的原因主要有5个方面:一是氯气、液氯、氯化钙冷却盐水对氯冷凝器存在普遍的腐蚀作用;二是列管中的水分对碳钢的腐蚀;三是列管外盐水中由于离子电位差对管材发生电化学腐蚀和点腐蚀;四是列管与管板焊接处的应力腐蚀;五是使用时间已长达8年并未进行耐压试验,使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和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
B.调查中还了解到,液氯生产过程中会副产极少量三氯化氮。但通过排污罐定时排放,采用稀碱液吸收可以避免发生爆炸。但1992年和2004年1月,该液氯冷冻岗位的蒸发器系统曾发生泄漏,造成大量的铵进入盐水,生成了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经抽取事故现场氯化钙盐水测定,盐水中含有氨和铵离子的总量为17.64g/L)。由于1号氯冷凝器列管腐蚀穿孔,导致含高浓度铵的氯化钙盐水进入液氯系统,生成了约486千克(理论计算值)的三氯化氮爆炸物,为正常生产情况下的2600余倍。是16日凌晨排污罐和盐水泵相继爆炸以及16日下午抢险过程中演变为爆炸事故的内在原因。
C.氯化氮富集达到爆炸浓度和启动事故氯处理装置造成振动,是引起三氯化氮爆炸的直接原因,经调查证实,该厂现场处理人员未经指挥部同意为加快氯气处理的速度,在对三氯化氮富集爆炸危险性认识不足的情况下急于求成,判断失误,凭借以前的操作处理经验,自行启动了事故氯处理装置,对4号、5号、6号液氯贮罐进行抽吸处理。在抽吸过程中,事故氯处理装置水封处的三氯化氮因与空气接触而首先发生爆炸,爆炸形成的巨大能量通过管道传递到液氯储罐内,搅动和振动了罐内的三氯化氮,导致5号、6号液氯储罐内的三氯化氮爆炸。
②间接原因
A.压力容器日常管理差。检测检验不规范,设备更新投入不足。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17条明确规定:“压力容器的使用单位,必须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并由管理部门统一保管”,但该厂设备技术档案资料不全,近两年无维修、保养、检查记录,压力容器等设备管理混乱。《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32、第133条分别规定:“压力容器投用后首次使用内外部检查期间内,至少进行1次耐压实验”。但该厂和重庆化工节能计量压力容器监测所没有按该规定对压力容器进行首检和耐压实验,2002年2月进行复检,2次检验都未提出耐压实验要求,也没有做耐压实验。致使设备腐蚀现象未能在明显腐蚀和腐蚀穿孔前及时发现,留下重大事故隐患。该厂设备陈旧老化现象十分普遍,压力容器等设备腐蚀严重,设备更新投入不足。
B.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安全生产管理力量薄弱。2004年2月12日,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与该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以后,该厂未按规定将目标责任分解到厂属各单位和签订安全目标责任书,没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基层和工作岗位,安全管理责任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生产管理力量不足,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分管领导和厂长等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不熟悉化工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
C.事故隐患督促检查不力。重庆天原化工总厂对自身存在的事故隐患整改不力,特别是该厂“2.14”氯化氢泄漏事故后,引起市领导的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对领导对此做出了重要批示,为此,重庆化医控股(集团)公司和该厂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是没有从管理上查找事故的原因和总结教训,在责任追究上采取以经济处罚代替行政处分,因而没有让有关责任人员从中吸取事故的深刻教训,整改措施不到位,督促检查力度不够,以至于在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改。“2.14”事故后,本应增添盐酸合成尾气和四氯化碳尾气饿监控系统,但直到“4.16”事故发生时仍未配备。
D.对三氯化氮爆炸的机理和条件研究不成熟,相关安全技术规定不完善。国家有关权威专家在《关于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原因分析报告的意见》中指出:“目前,国内对三氯化氮爆炸的机理、爆炸的条件缺乏相关的技术资料,对如何避免三氯化氮爆炸的相关技术标准尚不够完善”,“因含高浓度的氯化钙盐水泄漏到液氯系统,导致爆炸的事故在我国尚属首例”。这表明此次事故对三氯化氮的处理方面,的确存在很大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和不可预见性。故这次事故是因为氯碱行业现有技术难以预测的、没有先例的事故,人为因素不占主导作用。同时,全国氯碱行业尚无对氯化钙盐水中铵含量定期分析的规定,该厂氯化钙盐水10余年未更换和检测,造成盐水的铵不断富集,为生成大量的三氯化氮创造了条件,并为爆炸的发生埋下重大的潜在隐患。
4)防止此类事故措施
根据以上对事故原因的分析,调查组认为“4.16”事故是一起责任事故。重庆天原化工总厂“4.16”事故的发生,留下了深刻的、沉痛的教训,对氯碱行业具有普遍的警示作用。
A.原化工总厂有关人员对氯冷凝器的运行状况缺乏监控,有关人员对4月15日夜里氯干燥工段氯气输送泵出口压力一直偏高和液氯储罐液面管不结霜的原因,缺乏及时准确的判断,没能在短时间内发现氯气液化系统的异常情况,最终因氯冷凝器氯气管渗漏扩大,使大量冷冻盐水进入氯气液化系统,这个教训应该认真总结。有关企业引以为戒。
B.目前大多数氯碱企业均用液氨间接冷却氯化钙盐水的传统工艺生产,尚未对盐水含盐量引起足够重视。有必要对冷冻盐水中含铵量进行监控或添置自动报警装置。
C.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各种操作规程并严格执行。加强设备管理,加快设备更新步伐,尤其要加强压力容器与压力管道的检测和管理,杜绝泄漏。对在用的关键压力容器,应增加安全附件设施和检查、检测频率,减少设备缺陷所造成的安全隐患。
D.进一步研究国内有关氯碱企业关于三氯化氮的防治技术,减少原料盐和水源中铵的浓度,采取相应措施减少三氯化氮在液氯生产过程中的富集。
E.尽量采用新型制冷剂取代液氨制冷的传统工艺,提高液氯生产的本质安全水平。
F.从技术上进行探索,尽快形成一个安全、成熟、可靠的预防和处理三氯化氮的应急预案和方法,并在氯碱行业推广。
G.加紧对三氯化氮的深入研究,完全弄清其物理和化学性质、爆炸机理,是整个氯碱行业对三氯化氮有更充分的认识。
H.加快城市主城区化工生产企业,特别是重大危险源和污染源企业的搬迁步伐,减少化工安全事故对社会的危害及其负面影响。

  我有,你要哪方面的啊?太多了。我吧最近我做氧气厂是给你!【案例一】氧气瓶充装爆炸事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2003年1月16日上午12时许,一位氧气代充客户到江都市某工业气体充装站充装气气,共6只氧气瓶。充装工将氧气瓶卸下后,先将30只氧气瓶分两组各15只进行充装。约在12点50分左右,其中一组充装结束,现场充装工关掉充装总阀,紧接着就开始卸充装夹具,当充装工卸下第3只气瓶夹具时,其中一只气瓶发生了爆炸,一名充装客户当场炸死在充装台上,一名操作人员受伤,该站共有6间充装间,每站站房长6m,宽4 m。充装间设有30个充气头,气瓶爆炸后,后浪把主充装间的防火墙推倒,把充装间充装管线全部炸坏,窗子的玻璃被震碎,充装间屋面全部掀光。爆炸气瓶被炸成3块,大块重29kg,中块得23.5kg,小块重3.5kg,气瓶爆炸后3.5kg的小块瓶片从屋内飞到充装站围墙外的麦田里,距爆炸点有35m。
  二、事故原因分析
  (一)直接原因
  从现场取证情况和查阅有关资料分析,意见如下:
  1.对该站储罐内剩余液氧,邀请了扬子石化西欧气体有限公司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取样,并带回南京分析,结果确认该储罐内液氧合格,排除了气源不合格的因素;
  2.根据爆炸碎片上原有的气瓶制造和检验标记,从无缝气瓶检验站查阅该瓶检验报告,得知该瓶检验合格,并在检验有效期范围内,排除了过期瓶充装的因素;
  3.在爆炸现场,发现该瓶主体被炸成3块(后在清理过程中发现颈圈),经称重约为56kg,与检验报告上称重量相符,一块重约3.5kg的碎片飞离充装站围墙外,距爆炸点约为35m。又从爆炸碎片中发现,瓶体内中下部一侧表面有一段400mm×150mm范围的金属烧熔痕迹,并留下了金属氧化物,这些情况都说明此次氧气瓶爆炸具有化学性爆炸的特征;
  4.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充装记录,并对现场进行勘察,同有关人员进行了询问、笔录,了解到充装台上的安全阀、压力表均在有效期内,有校验报告,当时充装压力为11.0MPa。又对爆炸现场进行了清理,发现爆炸瓶右侧有3只瓶内尚有气体,现场进行压力测试,发现这3只瓶内均有压力,且在10.0MPa左右,这就进一步排除了物理性爆炸的可能(不超压);
  5.对上述3只气瓶采用吸耳球取样,并用着火烟头试验,发现并无气体爆鸣,同时对1只气瓶又进行了压力测试显示为9.0MPa。之后将3只瓶压力降至2.0MPa左右,经可燃性气体报警仪测试,未发现瓶内有可燃性气体。
  综上所述,该起事故是由于氧气瓶内混有其它可燃性物质(该可燃性物质为油脂类的倾向较大),该瓶内可燃性物质在充装过程中与氧气混合发生了化学性爆炸。
  (二)间接原因
  1.安全管理制度执行得不够严格。根据气站有关气瓶充装管理制度规定,该充装站属于易燃易爆场所,非充装人员不允许进入气瓶充装站,而该站却允许充装客户进入气瓶充装场所,根据事故现场清理分析,右侧3只气瓶尚有气体,可能是死者参与了气瓶关阀操作,气站没有人发现,说明该站安全管理工作上还存在较多的薄弱环节;
  2.气站没有严格执行气瓶充装前安全检查的规定。按照国家气瓶充装有关规定,气瓶在充装前应进行外观检查,充装过程中还应不断对瓶体温进行逐个检查,目的是防止气瓶内混有其他可燃性物质,防止气瓶温度在充装中升高,这也是气瓶爆炸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事故教训
  1.气体充装前,除严格执行外检工作外,还需要进行取样分析和充装过程中的检查,这是防止气瓶爆炸的重要措施;
  2.气站充装间必须严格执行闲人免进的安全管理制度;
  3.加强职工的安全培训教育,不断增强其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案例二】气瓶爆炸事故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某市黄金冶炼厂一辆130型汽车在沁阳市化肥厂装上两只充装了液氨的钢瓶后返回济源市。返回途中,行至沁阳市西万镇税务所前时,一只液氨钢瓶突然发生爆炸,爆炸的钢瓶飞起后将汽车驾驶室撞扁,驾驶室内的司机当场死亡,供销采购员受重伤。爆炸了的钢瓶内的液氨从瓶内喷出并迅速扩散,使现场的群众不同程度地被伤害。另一只没有爆炸的钢瓶,从车上被抛出4.8米。这起爆炸事故,共造成5人死亡,7人受重伤,7人受轻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75000元。
  二、事故原因分析
  1.沁阳市化肥厂充装液氨管理混乱,没有严格的充装管理制度。没有执行气瓶称重充装,更没有控制超装的设备、装置。充装工人仅凭肉眼观察钢瓶气相阀是否有雾状液滴喷出作为充装要求的标志而不用衡器称重,充装后也没复秤检查。根据实践,这种充装办法,极易造成液氨的超量充装。事故发生后,对未爆炸的那只液氨钢瓶进行检查,该瓶实际充装了247.8公斤液氨,而钢瓶规定的最大充装量为200公斤。因此,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之一是液氨钢瓶超装。
  2.人员素质差、责任心不强。130型汽车的驾驶员,在装载了两只液氨钢瓶之后,没有按规定路线直接返回工厂,而应本场供销业务员的要求开车往其家中送化肥,私自改变行车路线,绕行13公里,且从集市中穿越,延长了装运时间,由于当日气温较高且没有遮阳,暴露时间又长,为超装钢瓶升温超压提供了外部条件,从而导致了爆炸后事故灾害的扩大。因此,这起事故是人为的责任事故。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气瓶充装单位必须严格按《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液化气体的充装必须严格执行逐只称重并进行复称检查的规定,严禁超装。
  2.对于充装了介质的气瓶,白天运输应按指定路线行驶采用遮阳措施,禁止曝晒,并应避开闹市等人员集中的地区。
  【案例三】某市电冰箱工业公司围堤道维修部氟里昂气瓶爆破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9年3月21日,某市电冰箱工业公司围堤道维修部一只氟里昂气瓶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及其他设施破坏和财产损失。
  3月21日,冰箱维修人员在围堤道维修部给该气瓶充氟。据事后调查,充装前未见气瓶有异常,充装过程中,该操作人员未称重,有超装过量的迹象。下午维修人员用该气瓶给4台冰箱充了氟,将近下班,维修人员全部离开现场,16时15分维修人员听到爆破声,立即进入现场,发现气瓶已经破裂。气瓶是沿纵向撕裂,根据机械性能试验,屈服强度远大于0.8倍的抗拉强度,不符合标准要求。
  二、事故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是气瓶充装过量。气瓶的使用人员不懂得气瓶的使用知识,充装前不进行检查,充装过程中也未称重,造成充装过量。
  2.设备安技部门没有制定气瓶管理制度及充装操作规程,也未对维修人员进行过气瓶使用知识的教育。
  三、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将该型号的全部23个气瓶立即停止使用。待事故处理后再确定能否使用,并且立即购置了新的气瓶。
  2.制定了气瓶管理细则和气瓶操作工艺,立即下发执行。
  3.已和市制冷剂销售部联系好,从门市部直接购买小瓶,这些气瓶属门市部所有,充装、定期检验都由门市部负责。此措施一旦实施,公司原有小气瓶全部停用。
  4.立即对气瓶使用人员进行安全知识教育。
  【案例四】哈尔滨某化工厂气瓶爆炸事故
  一、事故情况概述
  1998年10月8日10时40分左右,哈尔滨某化工厂四车间成品库发生氧气瓶爆炸事故。导致现场的2名装卸工(临时工)1死1伤。事故发生前四车间充灌岗,操作压力为12MPa,操作温度为20度,成品库房有氧气瓶45只。
  二、事故破坏情况
  经现场勘察,共3只气瓶爆炸,其中1只气瓶外表为绿色油漆,检验期为1989—1994年,公称压力15.0MPa,容积为40.4L,这只气瓶爆破成十几块碎片。碎片内壁呈黑色,断口呈“人”字纹,无明显的塑性变形,全部为脆性断裂。其角阀为氩气阀。
  爆炸的另2只气瓶颜色为淡酞兰,呈撕裂状,断口有明显的被打击的痕迹,被打击处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另外3只被击穿的气瓶,均留有不规则孔洞,其中1只在气瓶上方,直径各约5cm,另外2只在气瓶下方,直径约8cm和30cm,破口向内凹陷,并有高温氧化的痕迹。
  面积为70m2的氧气瓶成品库天棚和西侧墙被炸塌,山墙严重变形,铁皮包的门被爆炸碎片穿出一个直径20cm的洞,附近2处厂房玻璃被震碎。
  死者身体被炸成多块碎片,伤者被炸成终生残疾。
  三、事故原因分析及结论
  从爆炸碎片的内外表面颜色看,其中1只气瓶的碎片外表为绿色漆,内表面呈黑色,角阀为氩气瓶阀,说明这只气瓶为氢气瓶。被检回的内壁呈黑色的碎片共有十多片,其断口形貌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断口呈“人”字纹,均为脆性断裂。分析认为这只氢气瓶内残余有氢气。充装氧气(氢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为4.1%—74.1%),形成了可爆性混合气体,在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了氢氧混合气体的化学爆炸。
  另外2只被撕裂的气瓶内壁只有锈蚀,无黑色油脂,断口呈脆性断裂形貌,断口局部有明显的被击打的痕迹,内凹并有高温氧化痕迹,说明这2只气瓶距爆炸点很近,被爆炸碎片的冲击波打击超过其呈受力,失稳破裂,属物理爆炸。
  直接原因:装卸工在装运氢气瓶(错充氧气)前试压转动角阀时产生静电,引发瓶内的氢氧混合气体爆炸,是导致这起事故的直接原因。
  主要原因:(1)气瓶充装前检查员在检瓶过程中,由于被检查气瓶油漆脱落严重,且污物多,未认真辨认,错将氢气瓶当成氧气瓶,送充装岗充装,充装人员也未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2)车间、工厂领导在贯彻执行国家标准规程中,贯彻执行不认真,对工人的工作质量要求不严,充装前后的检查出现纰漏,检查不够,存在问题未能及时发现,是导致这起事故的间接原因。
  四、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1.责令工厂立即停止氧气瓶的充装和检验业务,待劳动部门重新进行审查合格后,方可从事上述业务工作。
  2.今后在气瓶充装验收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和《永久气体充装规定》及工厂车间有关操作规程、安全规定。
  3.储存、装卸运输过程中,严格执行《关于气瓶充装运输、储存使用安全管理规定》。
  4.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充装前、后的检查制度,在空瓶验收工作中,对超期气瓶、漆色严重脱落,辨认不清的气瓶,严禁充装,对充装后有异常或发现漆色不对等情况时要做好记录,并报有关领导妥善处理。
  5.在气瓶出厂前应由专人负责试压工作,严禁装卸人员进行试压。
  6.工厂主管安全的领导要定期对氧气充装车间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检查和处理的记录。
  【案例五】某市第二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氧气瓶爆炸
  一、事故概况及经过
  1989年7月8日上午,在某市道里区河润街住宅建筑工程高压消防泵房工地,工人们正从事地沟管道的切割与焊接作业。工人在使用由销售点拉回的氧气时,发现瓶阀有漏气现象,并嗅出明显的酒味,但未引起重视,用扳手扣紧阀门止漏后又开始工作。近中午时,一工人用长300毫米的扳手关闭氧气瓶阀时,气瓶突然爆炸。爆炸的气瓶共炸成11块碎片,向约为45度的夹角范围飞出。最远的一块飞出约481.3米,这块碎片重量约为13公斤。另一碎片,约重26.5公斤,飞出33米,击中一龙门架体的36米高处,架体严重损坏,另一重约3.2米的碎片,飞出33米击中一塔吊26.1米高处角钢上,将角钢切开一条8毫米长断口。气瓶爆炸时将关闭瓶阀的工人当场炸死,另一名在现场的工人被爆炸冲击波抛出11米远,头撞在围墙上,右足被碎片击断并被抛到20米以外的居民住宅楼六层阳台上。另有两名在场人员一人被炸重伤,一人被炸成轻伤,共死1人,伤3人。爆炸造成约28000元的直接经济损失。
  二、事故原因分析
  1.造成气瓶爆炸的直接原因是充装氧气的气瓶内含有乙醇,氧、乙醇在混合比例达到爆炸极限范围内,当给予起爆能量时,混合气会发生爆炸。
  2.气瓶爆炸的间接原因是操作工违章作业,关闭瓶阀时用力过猛。
  三、事故责任分析
  1.哈尔滨制氧机厂生产服务公司氧气站,在7月7日充装气瓶前,没有认真进行充装前的检查,造成不合格的混有乙醇的气瓶充装了氧气。充装单位对这起事故的发生应负直接责任。
  2.哈尔滨市第二住宅建筑工程公司劳动服务公司未对操作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操作工人违章作业,劳动服务公司领导负有间接领导责任。
  四、防止同类事故的措施
  1.充装单位的领导应认真学习国家有关充装安全的规定,并在本单位认真贯彻执行。充装单位应建立完整的各项规章制度,以保证充装安全,并应对用户的安全负责。
  2.充装工应认真执行各项管理制度,做好充装前的检查,将不合格的气瓶选出,杜绝错装、混装。
  3.气瓶的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气瓶安全监察规程》的规定,不要擅自对气瓶进行改装或改变充装介质。气瓶内充装介质需改变时,应由气瓶检验单位按规定进行气瓶改装工作。
  【案例六】低级违章作业 造成触电死亡
  一、 事故经过
  2002年5月17日,某电厂检修班职工刁某带领张某检修380 V直流焊机。电焊机修后进行通电试验良好,并将电焊机开关断开。刁某安排工作组成员张某拆除电焊机二次线,自己拆除电焊机一次线。约17:15,刁某蹲着身子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在拆完一相后,拆除第二相的过程中意外触电,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事故原因分析
  (1) 刁某已参加工作10余年,一直从事电气作业并获得高级维修电工资格证书;在本次作业中刁某安全意识淡薄,工作前未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在拆除电焊机电源线中间接头时,未检查确认电焊机电源是否已断开,在电源线带电又无绝缘防护的情况下作业,导致触电。刁某低级违章作业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工作组成员张某虽为工作班成员,在工作中未有效地进行安全监督、提醒,未及时制止刁某的违章行为,是此次事故的原因之一。
  (3) 该公司于2001年制订并下发了《电动、气动工器具使用规定》,包括了电气设备接线和15种设备的使用规定。《规定》下发后组织学习并进行了考试。但刁某在工作中不执行规章制度,疏忽大意,凭经验、凭资历违章作业。
  (4) 该公司领导对“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认识不足,存在轻安全重经营的思想,负有直接管理责任。
  三、同类事故防范措施
  (1) 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现场工作人员执行规章制度的监督、落实,杜绝违章行为的发生。工作班成员要互相监督,严格执行《安规》和企业的规章制度。
  (2) 所有工作必须执行安全风险分析制度,并填写安全分析卡,安全分析卡保存3个月。
  (3) 完善设备停送电制度,制订设备停送电检查卡。
  (4) 加强职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职工的业务素质和安全意识,让职工切实从思想上认识作业性违章的危害性。
  (5) 完善车间、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制度”,建立个人安全生产档案,对不具备本职岗位所需安全素质的人员,进行培训或转岗;安排工作时,要及时了解职工的安全思想状态,以便对每个人的工作进行周密、妥善的安排,并严格执行工作票制度,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可控与在控。
  (6) 各级领导要确实提高对电力多经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认识,加大对电力多经企业的安全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多经企业人员的技术、安全知识培训,调整人员结构,完善职工劳动保护,加强现场安全管理,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切实转变电力多经企业被动的安全生产局面。

国家安监总局网上看看

  • 南岸区化妆:鐩愬煄鍖栧伐鍘傜垎鐐浜嬫晠鍘熷洜涓庡奖鍝嶅垎鏋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鎹垵姝ヨ皟鏌ワ紝鐩愬煄鍖栧伐鍘傜垎鐐浜嬫晠鐨勫師鍥犳槸鐢变簬鍖栧伐鍘傚湪鐢熶骇杩囩▼涓湭鑳戒弗鏍奸伒瀹堝浗瀹跺畨鍏ㄧ敓浜ф硶瑙勫拰鏍囧噯锛屽鑷村嵄闄╁搧娉勬紡鍜屽爢绉紝鏈缁堝紩鍙戜簡鐖嗙偢浜嬫晠銆傚叿浣撴潵璇达紝閫犳垚浜嬫晠鐨勫師鍥犱富瑕佹湁浠ヤ笅鍑犵偣锛1.瀹夊叏绠$悊涓嶅埌浣 鐩愬煄鍖栧伐鍘傚湪鐢熶骇杩囩▼涓紝鏈兘寤虹珛瀹屽杽鐨勫畨鍏ㄧ鐞嗕綋绯伙紝娌℃湁鍒跺畾璇︾粏鐨勫畨鍏ㄧ敓浜瑙勭珷鍒跺害锛屼篃鏈兘杩涜...
  • 南岸区化妆:娌冲崡鍖栧伐浼佷笟鐖嗙偢(浜嬫晠鍘熷洜鍙婂奖鍝嶅垎鏋)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娌冲崡鍖栧伐浼佷笟鐖嗙偢浜嬫晠鐨勫師鍥犱富瑕佹秹鍙婂埌鐢熶骇杩囩▼涓殑瀹夊叏绠$悊涓嶅綋銆佽澶囪佸寲銆佹搷浣滃け璇互鍙婅繚瑙勬搷浣滅瓑澶氭柟闈㈠洜绱犮傚叿浣撲簨鏁呭師鍥犻渶瑕佹牴鎹簨鏁呰皟鏌ユ姤鍛婃潵纭畾銆傝繖璧蜂簨鏁呯粰褰撳湴鐢熸佺幆澧冦佺ぞ浼氱粡娴庝互鍙婁汉浠殑鐢熷懡瀹夊叏甯︽潵浜嗕弗閲嶅奖鍝嶃備粠瀹夊叏绠$悊鐨勮搴︽潵鐪嬶紝鍖栧伐浼佷笟鐨勭敓浜ц繃绋嬫秹鍙婂ぇ閲忔槗鐕冩槗鐖嗙墿璐紝鍥犳瀹夊叏绠$悊鑷冲叧閲...
  • 南岸区化妆:澶師涓鍖栧伐鍘傚彂鐢熺垎鐐2浜洪亣闅,涓轰綍浼佷笟瀹夊叏浜嬫晠灞$涓嶆?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2021骞2鏈8鏃ワ紝杈藉畞搴风紭鍗庡▉鑽笟鏈夐檺鍏徃銆傚師鏉愭枡鑽溅闂翠腑璇曡繃绋嬩腑鍙戠敓鐖嗙偢浜嬫晠锛屽鑷翠袱浜烘浜★紝19浜哄彈浼ゃ傚湪2020骞11鏈17鏃ワ紝姹熻タ鍚夊畨娴峰窞鍖昏嵂鍖栧伐鏈夐檺鍏徃鍙戠敓涓璧风垎鐐镐簨鏁咃紝閫犳垚涓や汉姝讳骸锛屼竴浜洪噸浼わ紝浜斾汉杞讳激銆備负浣曚紒涓瀹夊叏浜嬫晠灞$涓嶆锛1.鍔ㄧ伀璇佹湭缁忔壒鍑嗗氨鎿呰嚜鍔ㄧ伀銆2.涓鐢熶骇绯荤粺鍙潬鏈粷缂樸3.娌℃湁...
  • 南岸区化妆:鍖栧伐鍘傞棯鐖嗚嚧6姝4浼,宸ヤ笟瀹夊叏涓轰綍涓鐩存病鏈夊彈鍒伴噸瑙?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鍖栧伐鍘傜垎鐐搞佺伀鐏俱佹硠闇层佷腑姣...杩欐牱鐨勬柊闂诲眰鍑轰笉绌凤紝鍗翠粠鏈紩璧峰ぇ瀹堕噸瑙嗐傚浗瀹瀹夊叏鐩戠鎬诲眬琛ㄧず锛岀洰鍓嶅叏鍥芥湁杩30涓囧鍗卞寲鍝鐢熶骇缁忚惀鍗曚綅锛屽叾涓畨鍏ㄤ繚闅滆兘鍔涙瘮杈冨樊鐨勫寲宸ュ巶鍗犵櫨鍒嗕箣鍏崄浠ヤ笂銆傝繎骞存潵鐨勯噸澶浜嬫晠锛屽8.12澶╂触婊ㄦ捣鏂板尯浜嬫晠銆11.24涓板煄鐢靛巶鏂藉伐骞冲彴鍊掑浜嬫晠锛岄犳垚寰堝ぇ浜哄憳浼や骸銆傜浉鍏抽儴闂ㄥ贰妫涓...
  • 南岸区化妆:灞变笢涓鍖栧伐鍘傜垎鐕冪伀鍏夊啿澶,閫犳垚姝ゆ浜嬫晠鐨勫師鍥犳槸浠涔?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鍥犳鍖栧伐鍘傜殑鐢熶骇瀹夊叏灏や负閲嶈锛屼絾鏄寲宸ュ巶鍙戠敓鐖嗙噧鐨勬儏鍐典篃鏃舵湁鍙戠敓锛屽北涓滄穭鍗氫竴瀹跺寲宸ュ巶鍙戠敓鐖嗙噧锛屾儏鍐靛崄鍒嗗嵄鎬ャ傛娆浜嬫晠鐨勫師鍥犳槸鍥犱负姘㈡皵鐖嗙偢瀵艰嚧鐜板満鐏娍闈炲父鍑剁寷锛屽綋鍦版秷闃查儴闂ㄦ帴鍒伴氱煡鍚庯紝杩呴熷墠鍑哄埌鍦哄缃備笂鍗11鐐瑰乏鍙筹紝涓存穭鍖烘秷闃插ぇ闃熷畼鏂瑰洖搴旓紝鐏伨宸插缃畬姣曪紝鏆傛椂鏈彂鐜版棤浜哄憳浼や骸銆傛嵁鍒濇鏌ユ槑锛...
  • 南岸区化妆:婀栧寳鍖栧伐浼佷笟闂垎浜嬫晠6姝4浼,璇ヤ簨鏁呴犳垚浜嗗澶ф崯澶?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涓銆佷簨浠舵⒊鐞 婀栧寳浠欐鐨勪竴涓鍖栧伐鍘傦紝鍙戠敓浜嗙垎鐐浜嬫晠锛岄犳垚鍏汉姝讳骸锛屽洓浜哄彈浼ゃ傚湪浜嬫儏鍙戠敓浠ュ悗锛屽垵姝ュ垎鏋愶紝璇ヤ簨鏁呯殑鐩存帴鍘熷洜鏄搷浣滃伐鍦ㄦ竻鐞嗗垎灞傚鍐呯Н娑诧紝娌℃湁杈ㄨ瘑椋庨櫓锛屾病鏈変弗鏍肩殑鎸夌収鍋滆溅瀹夊叏瑙勭珷鎿嶄綔銆傚緢鏄庢樉锛岃繖鍦轰簨鏁呮槸鐢变紒涓氬畨鍏ㄧ鐞嗗埗搴︽贩涔卞鑷寸殑銆傜幇鍦ㄦ鏄珮娓╅叿鏆戯紝鏆撮洦闆风數绛夋瀬绔ぉ姘旇緝澶氱殑鏃跺欙紝...
  • 南岸区化妆:杩戝嚑骞村寲宸ョ敓浜т腑鐨勫畨鍏ㄤ簨鏁呭強浜嬫晠鍘熷洜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涓銆浜嬫晠姒傚喌鍙婄粡杩 1989骞7鏈8鏃ヤ笂鍗,鍦ㄦ煇甯傞亾閲屽尯娌虫鼎琛椾綇瀹呭缓绛戝伐绋嬮珮鍘嬫秷闃叉车鎴垮伐鍦,宸ヤ汉浠浠庝簨鍦版矡绠¢亾鐨勫垏鍓蹭笌鐒婃帴浣滀笟銆傚伐浜哄湪浣跨敤鐢遍攢鍞偣鎷夊洖鐨勬哀姘旀椂,鍙戠幇鐡堕榾鏈夋紡姘旂幇璞,骞跺梾鍑烘槑鏄剧殑閰掑懗,浣嗘湭寮曡捣閲嶈,鐢ㄦ壋鎵嬫墸绱ч榾闂ㄦ婕忓悗鍙堝紑濮嬪伐浣溿傝繎涓崍鏃,涓宸ヤ汉鐢ㄩ暱300姣背鐨勬壋鎵嬪叧闂哀姘旂摱闃鏃,姘旂摱绐佺劧鐖...
  • 南岸区化妆:鍖栧伐鐖嗙偢浜嬫晠涓汉鎰熸兂_鍖栧伐鐖嗙偢浜嬫晠鎰熷彈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涓嬮潰鏄湁鍖栧伐鐖嗙偢浜嬫晠鎰熸兂,娆㈣繋鍙傞槄銆 鍖栧伐鐖嗙偢浜嬫晠鎰熸兂 杩戜竴娈垫椂闂翠互鏉,浜ら氥鐢熶骇銆侀鍝佸崼鐢熺瓑棰嗗煙棰戦鍙戠敓瀹夊叏浜嬫晠銆傝繖涓,鍙戠敓鍦ㄥぇ杩炵殑鈥7.16鈥濈垎鐐镐簨鏁呬綑闊虫湭浜,灞变笢鐪佹柊娉板競鍐嶆鍙戠敓浜嗗寲宸ュ巶鐖嗙偢浜嬫晠銆 澶ц繛鐨勨7.16鈥濈垎鐐浜嬫晠浠ュ強鈥11.19鈥濇柊娉板寲宸ュ巶鐖嗙偢浜嬫晠绛変紬澶氫簨鏁呯殑棰戠箒鍙戠敓,鏃犱笉鍦ㄦ挒鍑讳汉鍦ㄧ敓瀛樹笌鍙戝睍涓,...
  • 南岸区化妆:婀栧寳鍖栧伐鍘傜垎鐐歌鍘傞兘瀛樺湪鍝簺鏂归潰鐨勫畨鍏闅愭偅?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浣嗘槸锛鍖栧伐浼佷笟鍦鐢熶骇鍔犲伐杩囩▼涓細浜х敓澶ч噺鐨勫畨鍏ㄩ殣鎮c傝繖浜涢殣鎮e緱涓嶅埌鏈夋晥鎺у埗锛屽繀鐒朵細寮曞彂涓ラ噸鐨勫畨鍏ㄤ簨鏁銆傚浜庡寲宸ュ巶锛屽瓨鍦ㄤ互涓嬬殑瀹夊叏闅愭偅銆傞鍏堬紝鍖栧伐鍘傜幆澧冨鏉傦紝鍙戠敓鐏伨闅句互鏂芥晳銆傚寲宸ュ巶鍐呴儴鐜杩囦簬澶嶆潅锛屽巶鍖虹绾垮竷缃緝涓哄鏉傘傚鏋滃湪鍘傚尯鏌愪釜浣嶇疆鍙戠敓鐏伨锛屾晳鎻翠汉鍛樺緢闅炬帶鍒剁伀鍔匡紝鍖栧伐鍘傛湁澶ч噺鐨勪粨搴...
  • 南岸区化妆:骞夸笢涓鍖栧伐鍘傚彂鐢熺垎鐐,寮曞彂鐖嗙偢鐨勫師鍥犳槸浠涔?
    农肿15739322173: 绛旓細浜嬫晠鍘熷洜浠嶅湪璋冩煡涓紝3鏈30鏃ヤ腑鍗堬紝缃戠垎骞夸笢鑼傚悕涓鍖栧伐鍘傚彂鐢熺垎鐐镐簨鏁呫傜綉鐖嗙煭瑙嗛琛ㄦ槑锛屽彂鐢熺垎鐐稿彂鐢熺殑娴撶儫閬洊浜嗗ぉ涓婏紝杩樹笉鏃舵湁鐏姳鍐掑嚭銆傚懆杈圭殑鐩嚮璇佷汉鍛婄煡娼囨箻鏅ㄦ姤璁拌咃紝浜嬫晠鍙戠敓鏃跺惉瑙侀潪甯稿ぇ鐨勫彂鐢熺垎鐐稿搷澹般30鏃ヤ腑鍗堬紝娼囨箻鏅ㄦ姤璁拌呬粠涓浗鐭冲寲鑼傚悕鐭冲寲鍏徃鑾风煡锛岀伀鐏句簨鏁呮棤浼や骸浜嬫晠锛瀹夊叏浜嬫晠閫犳垚鐨勫簾姘...
  • 相关链接

  • 2024最新事故案例及分析
  • 2024年一季度安全事故
  • 2024最新事故案例分享
  • 2024校园欺凌事件案例
  • 2024年溺水事故案例
  •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