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光合作用时的化学方程式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O2+6H2O+能量
叶绿体
光能和叶绿体在箭头的上方和下方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过程,称为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有机物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并释放出能量。
当特殊叶绿素a对(P)被光激发后成为激发态P*,放出电子给原初电子受体(A)。叶绿素a被氧化成带正电荷(P+)的氧化态,而受体被还原成带负电荷的还原态(A-)。氧化态的叶绿素(P+)在失去电子后又可从次级电子供体(D)得到电子而恢复电子的还原态。
这样不断地氧化还原,原初电子受体将高能电子释放进入电子传递链,直至最终电子受体NADP+。同样,氧化态的电子供体(D+)也要想前面的供体夺取电子,一次直到最终的电子供体水。
扩展资料:
光系统Ⅱ→初级接受者→质体醌(Pq)→细胞色素复合体→质体蓝素(含铜蛋白质,Pc)→光系统Ⅰ→初级接受者→铁氧化还原蛋白(Fd)→NADP还原酶
非循环电子传递链从光系统Ⅱ出发,会裂解水,释出氧气,生产ATP与NADPH。
NADPH的合成没有如此戏剧化,就是把送来的电子与原本存在于基质内的氢离子与NADP合成而已。值得注意的是,光合作用中消耗的ATP比NADPH要多得多,因此当ATP不足时,相对来说会造成NADPH的累积,会刺激循环式电子流之进行。
叶绿素a、b的吸收峰过程:叶绿体膜上的两套光合作用系统:光合作用系统Ⅰ和光合作用系统Ⅱ,(光合作用系统一比光合作用系统二要原始,但电子传递先在光合系统二开始)在光照的情况下,分别吸收680nm和700nm波长的光子(以蓝紫光为主,伴有少量红色光),作为能量。
从水分子光解过程中得到电子不断传递,(能传递电子得仅有少数特殊状态下的叶绿素a)最后传递给辅酶二NADP。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合作用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在有机物合成、蓄积太阳能量和净化空气、保持大气中氧气含量和碳循环的稳定等方面起很大作用,是农业生产的基础,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重大意义。
据计算,整个世界的绿色植物每天可以产生约4亿吨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与此同时,还能向空气中释放出近5亿吨还多的氧,为人和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氧气。
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重要细胞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分布在光合膜上。
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和荧光现象,说明它可吸收光能、被光激发。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在光照条件下形成,既受遗传性制约,又受到光照、温度、矿质营养、水和氧气等的影响。
扩展资料
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过程、光合碳同化二个相互联系的步骤,光反应过程包括原初反应和电子传递与光合磷酸化两个阶段。
其中前者进行光能的吸收、传递和转换,把光能转换成电能,后者则将电能转变为ATP和NADPH₂ (合称同化力)这两种活跃的化学能。活跃的化学能转变为稳定化学能是通过碳同化过程完成的。
植物光能利用率还很低。作物现有的产量与理论值相差甚远,所以增产潜力很大。要提高光能利用率,就应减少漏光等造成的光能损失和提高光能转化率。
主要通过适当增加光合面积、延长光合时间、提高光合效率、提高经济产量系数和减少光合产物消耗。改善光合性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根本途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合作用
植物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为:
植物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
暗反应阶段是利用光反应生成NADPH和ATP,进行碳的同化作用,使气体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由于这阶段基本上不直接依赖于光,而只是依赖于ATP和NADPH的提供,故称为暗反应阶段。
扩展资料
光合作用影响因素:
1、光照
黑暗条件下,叶片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释放。随着光强度的增加,光合速率也会相应提高;当到达某一特定光强度时,叶片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即二氧化碳吸收量等于二氧化碳释放量:当超过一定的光强,光合速率的增加就会转慢。
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对光合速率影响很大。二氧化碳-光合速率曲线与光强曲线相似。二氧化碳主要是通过气孔进入叶片,加强通风或设法增施二氧化碳能显著提高作物的光合速率,对碳三植物尤为明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光合作用
光能
6CO2+12H2O—→C6H12O6+6O2+6H2O+能量
叶绿体
光能和叶绿体在箭头的上方和下方
6CO2+12H2O—→C6H12O6+6O2+6H2O+能量
如图所示
就这样吧
羿雅13617092516: 一、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同时释放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6CO2 + 12H2O + 光能 → C6H12O6 + 6O2 + 6H2O 二、解释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 1. 原料与产物: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在阳光的作用下,通过叶绿体将这些...
羿雅13617092516: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 + 6H2O → C6H12O6 + 6O2。光合作用是一种由植物、藻类、某些细菌等进行的,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于有机物的生物化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利用阳光产生的光能,转化为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详细解释如下:1. 反应物与产物:光合作用的...
羿雅13617092516: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为普遍、规模最大的反应过程,在有机物...
羿雅13617092516: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6CO₂ + 12H₂O → C₆H₁₂O₆ + 6O₂ + 6H₂O + 能量 能量转化过程:光能→电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绿色植物利用太阳的光能,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的...
羿雅13617092516: 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是6CO2+12H2O→C6H12O6+6O2+6H2O。光合作用,通常是指绿色植物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富能有机物,同时释放氧气的过程,其主要包括光反应、暗反应两个阶段。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是非常巨大的,据估计,地球上的绿色植物每年大约制造四五千亿吨有机物,这...
羿雅13617092516: 植物光合作用化学反应式:CO2 + H2O → C6H12O6 + O2。这个反应式表明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利用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这一过程对维持地球的碳氧平衡至关重要。植物光合作用是一种复杂的过程,其中涉及到多个步骤和化学反应。以下是该反应的 光合作用概述 光合作用是植物通过叶绿素捕获...
羿雅13617092516: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6CO2+6H2O+光能→C6H12O6+6O2。相关内容如下:1.光合作用的基本原理 光合作用是一种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利用太阳光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这个过程中,光能被光合色素(如叶绿素)吸收,然后被转化为化学能。2.光合作用的化学...
羿雅136170925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化学方程式:CO₂+H₂O=CH₂O+O₂;呼吸作用化学方程式:C₆H₁₂O₆+6O₂=6CO₂+6H₂O+能量(催化剂:酶)。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
羿雅13617092516: 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12H2O+6C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C6H12O6(葡萄糖)+6O2+6H2O。注意:上式中等号两边的水不能抵消,虽然在化学上式子显得很特别。原因是左边的水,是植物吸收所得,而且用于制造氧气和提供电子和氢离子。而右边的水分子的氧原子则是来自二氧化碳。为了更清楚地表达这一原料...
羿雅13617092516: 植物光合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再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化学方程式如下:CO2+H2O→(CH2O)+O2(反应条件:光能和叶绿体)6H2O+6CO2+阳光→C6H12O6(葡萄糖)+6O2(与叶绿素产生化学作用)(化学反应式12H2O+6CO2→C6H12O6(葡萄糖)+6O2+6H2O箭头上标的条件是:酶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