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六艺和君子六义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5
六义和六艺
给娃讲《诗经》的时候,因为读音一样,把他整不会了:“妈妈你今天说的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啊”
六艺,艺术的艺,出自《周礼 地官司徒》,是六种技能:射、御、礼、乐、书、数
“射”和“御”就是射箭和驾车
这在当时最核心的,也是高难度的军事战斗技能
先秦时,有的是两匹或者四匹马拉一辆战车,要跑出速度,要保持队型,可能还要高速过弯道,比我们现在考A照都还要难吧
总之这六艺是周朝贵族教育体系里的六个科目
类似于现代人说的通识教育,或者用西方的说法叫Liberal Arts(博雅教育),君子就要“通五经贯六艺”
《诗经》六义呢,是指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歌形式,风是民俗民情,KTV里都能唱的;
雅是官家音乐,庆典啊晚会啊用的;
颂是祭神祭祖仪式上的严肃音乐;
“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赋是有话直说,比是比喻打比方,兴就起兴,起头,
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一二三四五,也可以理解为“兴”
“兴”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的表达意义,但你不能说它没用
比如关关雎鸠,河边水鸟鸣叫,和男女生谈恋爱,没有因果关系
但是两个意象搁一块儿,就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妙趣
先来看一下“兴”字
甲骨文的兴字,是四只手一起抬起肩舆的样子,这种肩舆是有出图文物可考的,是两个人前后把这东西扛在肩膀上
咱们来想象一下两个人一起抬一个重物,是不是会有“一二……起”这么一个号令,同步嘛,一起用力
再多想一点,拔河的时候,是不是也整齐划一地这么喊
再听一个特别燃的劳动号子,这下是不是有感觉了,(这段我得唱)“加油干啦,吼,嘿,”,是不是就起来啦
所以,兴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预备——起”,表示开始
我们的先民是如此热爱生养他们的这方水土
诗的核心内容是讲人,讲人的事情和情感
但开头中间或结尾,总是有描述自然环境啊,现象啊,花草鸟兽虫鱼
至于这些外部元素和人事有什么关系,要去感受,去思考,混沌点儿,就叫“天人合一”
龙井市增厚:《诗经》中“六艺”指什么?
宜凤18021878116: 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比”是“比喻”,“比较”的意思,“兴”则是在“比”的基础上将话题渐渐引入主题,使诗的开头温和而含蓄,不显突兀。“比”和“兴”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合称为“比兴”。另外,“诗经六艺”中“风”指西周末年到春秋各诸侯国的民歌;...
龙井市增厚:君子六艺分别指的是什么
宜凤18021878116: 您好,我来为您解答。君子六艺是指古代中国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是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君子六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周礼》中的古六艺,一种是孔子提出的六经。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六艺的内容和意义。《周礼》中的古六艺是西周时期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分别是:礼:指人与人之间...
龙井市增厚:诗经六义指的是哪六艺
宜凤18021878116: 风、雅、颂,赋、比、兴。《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经》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
龙井市增厚:六经 六艺 六义是什么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的六义与六艺虽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六义关注诗歌的创作手法与内容分类,而六艺则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从礼仪到技艺,从文字到数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两者的结合,展示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六艺中的乐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相辅相成,乐不仅...
龙井市增厚:诗六艺指的是什么
宜凤18021878116: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诗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六艺有两种含义,即《周礼》中的“古六艺”和孔子提出的春秋以后的“六艺”,诗六义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龙井市增厚:《诗经》6意指的是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 六艺: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计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
龙井市增厚:什么是诗经中的六意,求简洁易明解释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 六艺: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计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
龙井市增厚:《诗经》中六艺指的是什么?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拓展:风、雅、颂,指的是《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就是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 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 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
龙井市增厚:诗经六义指的是哪六艺分别进行解释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歌形式;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诗经》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
龙井市增厚: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之“六艺”“六义”与“六礼”
宜凤18021878116: 首先,"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作为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情操。射御则是军事技术的训练,反映了当时对武力的重视。书数则涵盖了文字和数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六义"则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分别代表民间歌谣、贵族诗歌和祭祀乐曲,而赋、...
给娃讲《诗经》的时候,因为读音一样,把他整不会了:“妈妈你今天说的和昨天说的不一样啊”
六艺,艺术的艺,出自《周礼 地官司徒》,是六种技能:射、御、礼、乐、书、数
“射”和“御”就是射箭和驾车
这在当时最核心的,也是高难度的军事战斗技能
先秦时,有的是两匹或者四匹马拉一辆战车,要跑出速度,要保持队型,可能还要高速过弯道,比我们现在考A照都还要难吧
总之这六艺是周朝贵族教育体系里的六个科目
类似于现代人说的通识教育,或者用西方的说法叫Liberal Arts(博雅教育),君子就要“通五经贯六艺”
《诗经》六义呢,是指即“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诗歌形式,风是民俗民情,KTV里都能唱的;
雅是官家音乐,庆典啊晚会啊用的;
颂是祭神祭祖仪式上的严肃音乐;
“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赋是有话直说,比是比喻打比方,兴就起兴,起头,
比如“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
一二三四五,也可以理解为“兴”
“兴”不一定有什么实际的表达意义,但你不能说它没用
比如关关雎鸠,河边水鸟鸣叫,和男女生谈恋爱,没有因果关系
但是两个意象搁一块儿,就有一种不可言传的妙趣
先来看一下“兴”字
甲骨文的兴字,是四只手一起抬起肩舆的样子,这种肩舆是有出图文物可考的,是两个人前后把这东西扛在肩膀上
咱们来想象一下两个人一起抬一个重物,是不是会有“一二……起”这么一个号令,同步嘛,一起用力
再多想一点,拔河的时候,是不是也整齐划一地这么喊
再听一个特别燃的劳动号子,这下是不是有感觉了,(这段我得唱)“加油干啦,吼,嘿,”,是不是就起来啦
所以,兴的最基本的作用就是“预备——起”,表示开始
我们的先民是如此热爱生养他们的这方水土
诗的核心内容是讲人,讲人的事情和情感
但开头中间或结尾,总是有描述自然环境啊,现象啊,花草鸟兽虫鱼
至于这些外部元素和人事有什么关系,要去感受,去思考,混沌点儿,就叫“天人合一”
宜凤18021878116: 风,雅,颂,赋,比,兴。赋,比,兴”是表现手法。“比”是“比喻”,“比较”的意思,“兴”则是在“比”的基础上将话题渐渐引入主题,使诗的开头温和而含蓄,不显突兀。“比”和“兴”往往是分不开的,所以又合称为“比兴”。另外,“诗经六艺”中“风”指西周末年到春秋各诸侯国的民歌;...
宜凤18021878116: 您好,我来为您解答。君子六艺是指古代中国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是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君子六艺有两种不同的含义,一种是《周礼》中的古六艺,一种是孔子提出的六经。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六艺的内容和意义。《周礼》中的古六艺是西周时期贵族教育的六个学科,分别是:礼:指人与人之间...
宜凤18021878116: 风、雅、颂,赋、比、兴。《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共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诗经》在内容上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描写现实、反映现实的写作手法,开创了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历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不同程度地受到...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的六义与六艺虽名称不同,但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六义关注诗歌的创作手法与内容分类,而六艺则涵盖了教育的各个方面,从礼仪到技艺,从文字到数学,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两者的结合,展示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全面性和深刻性。六艺中的乐与《诗经》中的比、兴手法相辅相成,乐不仅...
宜凤18021878116: 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诗六艺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也泛指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学科总称,六艺有两种含义,即《周礼》中的“古六艺”和孔子提出的春秋以后的“六艺”,诗六义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 六艺: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计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 六艺:指《诗经》中的:风、雅、颂、赋、比、兴六种写作技巧,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计歌总集,收入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所谓《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三种诗歌形式与“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诗经》所收集的诗,都是可以配乐歌唱的.根据音乐及诗歌...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艺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拓展:风、雅、颂,指的是《诗经》按音乐划分的三个类别。风,是指国风,就是西周时期各国的民间歌谣。雅,是周王京畿的乐歌,周王京畿被周人 称为夏,古代雅、夏通用,故有此称。“雅”分 大雅、小雅,意与后世的大曲、小曲相近。颂,是形容...
宜凤18021878116: 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诗歌形式;赋、比、兴是表现手法。《诗经》最初都是乐歌,分为风、雅、颂三类,最早见于《荀子·儒效》,这是古今最被认可的分类方法。《诗经》中的作品,最初主要用于典礼、讽谏和娱乐,是周代礼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行教化的重要...
宜凤18021878116: 首先,"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其中礼乐作为教育的核心,旨在培养人的行为规范和精神情操。射御则是军事技术的训练,反映了当时对武力的重视。书数则涵盖了文字和数学知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六义"则是《诗经》中的表现手法,风、雅、颂分别代表民间歌谣、贵族诗歌和祭祀乐曲,而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