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是什么意思?
词语信息
词目:所谓 拼音:suǒ wèi 释义: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3.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4.所以。谓,通"为"。
基本解释
1. [what is called]∶所说的 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奇特的激光》 2. [what they call]:所谓 No matter what they call us: 无论他们如何称呼我们;管丫的怎么叫我们;不管他们怎么叫我们;无论别人怎样称呼我们 It's what they call: 这就是人们说的 3. [what you call]:所谓 what do you call this: 你这算什么;你叫这个是什么; 4. [so-called]∶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现代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对这些尊贵字眼的讽刺。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一件小事》
详细解释
1. 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后汉书·吴佑传》:“ 佑 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 闽 王延彬 《哭徐夤》诗:“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当大疑大险,军旅之锋刃,国事之齿牙,处盛不陨,慎守其序。所谓气以实志,惟公得之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非但自己创不起小家庭,还非得遵从家族经济的原则,所谓仰事俯蓄,艰难得很。”《<艾青诗选>自序》:“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 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钵糊口事耳。”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一面在解散民众团体,一面也在组织所谓民众团体。” 茅盾 《子夜》十三:“ 朱桂英 到了她的所谓‘家’的时候,已经在下雨了。” 3. 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礼记·祭义》:“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韩非子·五蠹》:“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慌得无所措手足,且又不知所谓。”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应声蓝面鬼》:“鬼忽不见,公亦掩卷就寝,尝举以告寮寀,莫测所谓。” 4. 所以。谓,通“ 为 ”。 《战国策·赵策一》:“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吕氏春秋·恃君》作“所为”。 汉 贾谊 《新书·壹通》:“所谓建 武关 、 函谷 、 临晋关 者,大抵为 山 东诸侯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谓,所为也。”参见“ 所为 ”。
所谓含义
所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uǒ wèi,意思是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意思是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所谓
拼音:suǒ wèi
引证解释:周朝佚名《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译文:所说的美人,在水的另一边。
造句: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
扩展资料:
所谓近义词:
1、意指
拼音:yì zhǐ
意思:即意旨,谓意之所在,意图,旨意。
出处:宋 岳珂 《桯史·乾道受书礼》:“臣之愚暗,安知时变,不过如向所陈,不敢改辞以迎合意指。”
译文:臣愚昧,也知道时事变化,不再像以前那样,但是也不敢改变言辞用来迎合所在。
2、所说
拼音:suǒ shuō
意思:说的话,言论。
引证解释: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四折:“若不是所说原因,险些儿生扭做单雄信 。”
译文:如果不是所说的原因,险些投胎再做单雄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所说
一、所谓的意思
1、所说的。
2、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二、所谓引证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慌得无所措手足,且又不知所谓。”
三、所谓示例
对于现实中太多所谓的爱情,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
扩展资料
所谓的近义词—所说:
一、释义
说的话,言论;说,陈说。
二、引证
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京派”与“海派”》:“我也曾经略略的赶了一下热闹,在许多唇枪舌剑中,以为那时我发表的所说,倒也不算怎么分析错了的。”
三、示例
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它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词语信息
词目:所谓 拼音:suǒ wèi 释义: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3.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4.所以。谓,通"为"。
基本解释
1. [what is called]∶所说的 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奇特的激光》 2. [what they call]:所谓 No matter what they call us: 无论他们如何称呼我们;管丫的怎么叫我们;不管他们怎么叫我们;无论别人怎样称呼我们 It's what they call: 这就是人们说的 3. [what you call]:所谓 what do you call this: 你这算什么;你叫这个是什么; 4. [so-called]∶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现代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对这些尊贵字眼的讽刺。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一件小事》
详细解释
1. 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后汉书·吴佑传》:“ 佑 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 闽 王延彬 《哭徐夤》诗:“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当大疑大险,军旅之锋刃,国事之齿牙,处盛不陨,慎守其序。所谓气以实志,惟公得之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非但自己创不起小家庭,还非得遵从家族经济的原则,所谓仰事俯蓄,艰难得很。”《<艾青诗选>自序》:“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 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钵糊口事耳。”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一面在解散民众团体,一面也在组织所谓民众团体。” 茅盾 《子夜》十三:“ 朱桂英 到了她的所谓‘家’的时候,已经在下雨了。” 3. 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礼记·祭义》:“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韩非子·五蠹》:“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慌得无所措手足,且又不知所谓。”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应声蓝面鬼》:“鬼忽不见,公亦掩卷就寝,尝举以告寮寀,莫测所谓。” 4. 所以。谓,通“ 为 ”。 《战国策·赵策一》:“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吕氏春秋·恃君》作“所为”。 汉 贾谊 《新书·壹通》:“所谓建 武关 、 函谷 、 临晋关 者,大抵为 山 东诸侯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谓,所为也。”参见“ 所为 ”。
词语信息
词目:所谓 拼音:suǒ wèi 释义: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3.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4.所以。谓,通"为"。
基本解释
1. [what is called]∶所说的 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奇特的激光》 2. [what they call]:所谓 No matter what they call us: 无论他们如何称呼我们;管丫的怎么叫我们;不管他们怎么叫我们;无论别人怎样称呼我们 It's what they call: 这就是人们说的 3. [what you call]:所谓 what do you call this: 你这算什么;你叫这个是什么; 4. [so-called]∶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 现代资产阶级所谓民主、自由已经成为对这些尊贵字眼的讽刺。 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一件小事》
详细解释
1. 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礼记·大学》:“欲修其身者,先诚其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后汉书·吴佑传》:“ 佑 曰:‘掾以亲故,受污秽之名,所谓“观过斯知人”矣。’” 闽 王延彬 《哭徐夤》诗:“昔除正字今何在?所谓人生能几何!”明 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袁可立)神道碑》:“当大疑大险,军旅之锋刃,国事之齿牙,处盛不陨,慎守其序。所谓气以实志,惟公得之矣。” 瞿秋白 《饿乡纪程》三:“非但自己创不起小家庭,还非得遵从家族经济的原则,所谓仰事俯蓄,艰难得很。”《<艾青诗选>自序》:“诗人要忠于自己的感受。所谓感受就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2. 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明 李贽 《复邓石阳书》:“如今之所谓‘出家儿’者,祗知有持钵糊口事耳。” 郭沫若 《洪波曲》第九章四:“一面在解散民众团体,一面也在组织所谓民众团体。” 茅盾 《子夜》十三:“ 朱桂英 到了她的所谓‘家’的时候,已经在下雨了。” 3. 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礼记·祭义》:“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韩非子·五蠹》:“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太守慌得无所措手足,且又不知所谓。”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应声蓝面鬼》:“鬼忽不见,公亦掩卷就寝,尝举以告寮寀,莫测所谓。” 4. 所以。谓,通“ 为 ”。 《战国策·赵策一》:“凡吾所谓为此者,以明君臣之义,非从易也。”《吕氏春秋·恃君》作“所为”。 汉 贾谊 《新书·壹通》:“所谓建 武关 、 函谷 、 临晋关 者,大抵为 山 东诸侯也。” 王引之 《经传释词》卷二:“所谓,所为也。”参见“ 所为 ”。
所谓,根据字面意思,基本的解释是“所说”,同时引申出多种不同的含义,大部分含不承认、不肯定之意,同时以用于引证某些结论。除此之外,还有同名歌曲《所谓》。
仪庙15192684169: 意思是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所谓 拼音:suǒ wèi 引证解释:周朝佚名《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译文:所说的美人,在水的另一边。造句:它就是几十年人们绞尽脑汁找寻的所谓“死光”。
仪庙15192684169: 答案:“所谓”是一个表示强调或确认某种情况的词语,常用来引出某种概念或事物的定义、解释或含义。详细解释:1. “所谓”的基本含义:在日常用语中,“所谓”通常用于引导出一个观点、概念或事物的描述。它相当于“所说的”或“所认为的”意思,常常用于明确表示接下来的话语是对某一事物的明确描述或...
仪庙15192684169: 建议查一下“所谓”,就明白“不知所谓”了。一般把这四个字当作单独的一句话说,含有强烈的谴责意味,意思是“我都不知道你到底想说什么\/要干什么,乱七八糟!”。
仪庙15192684169: 1.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 2.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 3.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4.所以。谓,通"为"。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这个词在中文里通常用来表示名义上、名义上的意思。例如,所谓成功,可能仅仅是指社会认可的某种状态,而未必是真正内心的满足。除了表示名义上的意思外,所谓还可以用来引出一个话题或者解释一个概念。比如,在对话中,一个人可能会说:“所谓时间,其实就是在不断流逝,我们无法阻止。”这里的所谓,...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词语,通常用来指代某件事物或概念。这个词本身并没有明确的含义,而是会随着所描述的对象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所以在使用这个词时,需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进行理解。比如说,“所谓健康饮食”,就是指在人们共同认知的范畴内,对于健康是有益的饮食方式。除了上面这种用法之外,“...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含义 所谓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uǒ wèi,意思是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所说的。用法有:1、一般引用、复说、印证。如:所谓“道”,是指规律、法则。2、反证引用,表示怀疑、不相信、反驳。如:那种所谓的“健康讲座”,不过是骗钱的鬼把戏。日常言语中的“无所谓”,不能简单解释为“没有所说的”。而是“没有所说的那么可怕”,“没有到所说的那个程度”。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如下:所说的:用于复说、引证等,即重复或引用之前提到的内容或观点。谓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之意:表示某些人或某个群体所声称或所说的内容,但说话者对此持有保留或不承认的态度。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在句子末尾使用,表示对前面内容的总结或概括,强调所...
仪庙15192684169: 所谓的意思是所说的;某人所说的,包含不承认的意思。拼音:suǒ wèi。引证解释:周朝佚名《诗·秦风·蒹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所说的意思;意旨。常用于句末。《礼记·祭义》:“吾闻鬼神之名,不知其所谓。”《韩非子·五蠹》:“子言非不辩也,吾所欲者土地也,非斯言所谓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