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的名词解释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6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古代文学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名《诗》、《诗三百》,汉代始尊称为《诗经》,是春秋时编成的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体式:风即国风,十五国风多...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诗经的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2、《...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诗经》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诗经》分为《风》、《雅》、《颂...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名词解释诗经是什么意思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中国远古时期的诗歌,内容涵盖了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思想观念,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诗经》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思想价值。作品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可以被视为一幅民族...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诗经 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起点,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部文献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计311篇,其中有6篇是笙诗,即仅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被称为笙诗六篇,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这些诗歌记录了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状况。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100个历史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4、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5、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手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诗经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题库内容:诗经的解释[Shi Jing(Classic of Poetry);The Book of Songs] 中国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 公元 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诗经的名词解释是什么呀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诗经》现存诗歌305篇,...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名词解释
伏纪15122908735: 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3、笙诗:亦称“六笙诗”。《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
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鼻中:名词解释诗三百
伏纪15122908735: 诗三百是《诗经》的别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因为原本有三百余篇,所以也被称为“诗三百”。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表达了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和情感生活。从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
2、《诗经》的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3、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伏纪15122908735: 古代文学名词解释:1、《诗经》《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本名《诗》、《诗三百》,汉代始尊称为《诗经》,是春秋时编成的一部上古诗歌总集,共收入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的诗三百零五篇。《诗经》的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雅颂是指《诗经》的体式:风即国风,十五国风多...
伏纪15122908735: 1、《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2、《...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最初称《诗》,汉代儒者奉为经典,乃称《诗经》.他开创了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诗经“六义”指的是 风、雅、颂、赋、比、兴,前三个说的是内容,后三个说的是手法.《诗经》分为《风》、《雅》、《颂...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中国远古时期的诗歌,内容涵盖了自然、社会、人际关系等方面。《诗经》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体现了中国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思想观念,而且是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篇章。《诗经》既具有文化价值,又具有思想价值。作品中的每一首诗歌都可以被视为一幅民族...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起点,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这部文献收录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期(约公元前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诗歌,共计311篇,其中有6篇是笙诗,即仅有标题而无具体内容,被称为笙诗六篇,分别是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这些诗歌记录了约五百年间的社会状况。
伏纪15122908735: 4、笙诗:又称“六笙诗”,指《诗经·小雅》中《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六篇,有声无辞。据《仪礼》记载,这六篇诗都以笙奏,故名笙诗。 5、春秋笔法:原指《春秋》作者以一字“寓褒贬,别善恶”来表明尊王攘夷、正名定分的思想倾向的写作手法。春秋笔法言简意赅,委婉含蓄,...
伏纪15122908735: 题库内容:诗经的解释[Shi Jing(Classic of Poetry);The Book of Songs] 中国 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 公元 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
伏纪15122908735: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先秦时代称为“诗”或“诗三百”,孔子加以了整理。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尊“诗”为经典,定名为《诗经》。《诗经》现存诗歌305篇,...
伏纪15122908735: 1、《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2、“六义”:诗经学名词。语出《诗·大序》:“故诗有六义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六曰颂。”一般认为风、雅、颂是诗的分类;赋、比、兴是诗的表现手法。3、笙诗:亦称“六笙诗”。《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
伏纪15122908735: 诗三百是《诗经》的别称。《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11篇。因为原本有三百余篇,所以也被称为“诗三百”。这些诗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表达了先民们的喜怒哀乐和情感生活。从内容上,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