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伟蜓的特点
雄虫腹长50mm,后翅长50mm。飞行技术较高超,难以捕捉。下唇赤黄色,具黑色前缘。前、后唇基及额黄色。前额上缘具黑色横纹。夹顶中央为l突起,突起前方具黑色横纹。翅胸黄绿色,表面被黄色细毛,无条纹。翅透明,前缘脉黄色,翅痣黄褐色,足的基节、转节及腿节黄色或具黄斑,其余黑色。腹部第1节绿色;第2节基部绿色,后部褐色;第2节以下呈绿色,各节两侧具淡色纵带或斑。上肛附器褐色,基部上、下各方具l黑色突起,端部外侧具l尖锐的突起,下肛附器褐色,甚宽短,端部截形,上面具黑齿。雌虫体型、体色与雄虫相似,但色泽不如雄虫鲜艳,产卵器褐色。
1.碧伟蜓 体形较大,身体绿色,雄虫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下唇黄色,上唇赤黄,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蚊。
其头部中央突起,顶端色淡,前方有一黑色横蚊,后头黄色,侧缘黑色,合胸黄绿色,被黄色细毛,背无斑纹,合胸脊黄色及有褐色上缘,翅前缘脉和翅痣黄褐色。
此蜻蜓腹部1.2节膨大,第一节绿色。第2节基部绿色,后端褐色,均有褐斑或条纹。第3节褐色,两侧有淡色宽纵带。第四节至第八节背面黑色,侧面褐色,第9.10节是褐色,有淡色斑。雌虫体形、颜色与雄虫相似,色泽较浅些。
碧伟蜓性格凶猛,飞行能力强,速度快,常在水面较高上空往返飞翔捕食飞行的小虫。
该蜓种主要分布与北京、河北、江苏、四川、福建、云南、新疆、西藏,其他地方也有少量分布。
2.黄蜓 黄蜓是一种体形中等、分布较广,数量繁多的蜓种,也是人们最常见最熟识的一种蜻蜓。
该蜓种总体赤黄色,雄虫腹长3.2厘米,后翅长4厘米;雌虫腹长3.1厘米,后翅长4厘米。下唇中叶黑色,侧叶黑褐色。上唇赤黄色,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及额黄色略带齿色,有短毛。
其头顶为1个下黑上黄的大突起,其前方有一黑色横条纹,后头黑色。前胸黑褐色,有白斑。
合胸背前方赤褐色,侧面黄褐色,有黑色条纹,第1、3条纹仅上下端明显,第2条纹缺,翅上的翅痣为赤黄色,后翅臂呈淡黄色,小膜白色,足基部黄褐色,端部褐色。腹部赤黄色,有黑褐色斑。
黄蜓的稚虫(水虿)比碧伟蜓稚虫要小一些,在水中也不如碧伟蜓水虿那么凶猛。
此蜻蜓主要分布于河北、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其他各地也有一些分布。
3.豆娘 豆娘是极为常见的一类小蜻蜓的总称。它身体狭长,颜色鲜艳犹如碧玉,包括的品种极繁,有一两百种之多,它在蜻蜓中属于“忽”类。
它的特点是身体细小,头呈横形,左右两只复眼相距很远,突出在左右两旁,翅膀的基部很狭窄。
白天的时候因为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水中含氧量多,所以水虿的呼吸频率很慢而且很小,而晚上水生植物要呼吸不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要消耗水中的氧气,所以水虿晚上的呼吸频率既快而且又大,【特别是快羽化的时候内脏呼吸器官比较难在水中呼吸】并且腹部的出水口张的很大,整个腹部在扩大和收缩的向水中汲取氧气,白天几乎是闭合状态的,呼吸很慢。以头部朝上的位置,腮位于腹部末端,呈可压缩和舒张的条状物左右各一条【呈闪电型,z字型】。也叫做腮叶,当水虿把水吸进腹部内完成气体交换【也就是吸进氧气时】腹部扩张,变大。腮向两边体侧张开,而把水排出去时,【把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腹部缩小,变长,腮也变长。而消化器官位于胸部下面,即腹部上面。
消化器官:当食物消化后会储存在消化器官内,一般过一两天就可把粪便排出,当很久没吃东西时,消化管内呈黄色液体,有些呈红色液体,但是吃完食物后可呈黑色粪便堆积,这就要看幼虫吃进什么食物而言,一般白色的鱼为白色粪便,蝌蚪为黑色,要看吃进的食物而言。幼虫吃东西的时候可以看到头部下面有两条黑色的管子,中间是消化管,当捕捉到猎物时时,就把食物咀嚼后吞进去,可以看到头部后面的食物沿着消化管流进腹部内。特别是晚上用手电筒照那些蜕皮不久且捕捉到猎物正在享用时,可看到幼虫吃食物时,那些肉从那透明的头部流入胸部在进入腹部,也就是沿着两条黑色的消化管内进入胃里边的。尤其是刚蜕皮后捕捉到猎物时吃食物最明显,因为蜕皮后颜色很浅。身体呈透明状。
特殊的运动方式:幼虫平时不喜活动,利用足缓慢爬行。在紧急时刻,会将腹部所吸的水猛得向后喷出,所产生的反推力会带动它们向前飞速移动以起到迅速避害的作用。【像这种大蜓科幼虫一般能把水喷出好几十厘米长】,尤其是猛烈地把水向后喷射。
幼虫的粪便:粪便通常是黑色的条状物,长椭圆形的。有时候是灰白色的,白中带黑,黑中带白。但是要看他们吃进去的食物而言,如果吃进去是蝌蚪的话,则是黑色的,如果是白色鱼的话则是浅灰色的,当然黑白这两种颜色会相间在一起,幼虫的粪便也是由他的腹部末端排出去的,在呼吸的时候,把出水口打开,粪便就随着呼气排出去了。
生命周期:一只碧伟蜓生命中有百分之95的时间是从水里度过的,蜻蜓的幼虫叫水虿。由于内脏壁不能够在水中呼吸,它在水中的呼吸频率也加快了很多。所以只能蜕皮羽化了。幼虫一般选择在一个晴朗静谧且风和日丽的夜晚,并且在黑夜的笼罩和掩护下开始魔幻般的变化了。(如果白天羽化的话,会被肉食动物攻击,且白天温度高,翅膀干的太快,容易破裂,这点跟蝉一样)幼虫一旦进入绝食期时,老把腹部朝天【也就是把腹部接近水面进行汲取空气中的氧气】因为它此时已经不能完全像以往那样子在水中用腮进行呼吸了,所以只能在水面和空气的交界处进行呼吸,当它们的水下呼吸系统关闭的时候,他们就别无选择的要在空气当中去了。羽化时本能会促使它离开了生活了很久的水里——由体内的荷尔蒙【一种激素】决定的。
蜻蜓成虫能吃掉比自己小的所有在空中飞行的昆虫。幼虫时期从不挑食,一旦饥饿难耐的时候,所有在它身边路过的比它小的且柔软的水生生物也会成为它的美食。
水虿羽化的预兆其中有一个就是六条腿很粘人,碰上去感觉到他老不放手,有些则紧紧的抓住东西,如水草,这是他羽化的前兆之一。
幼虫即将羽化翅芽的特点:当我们发现幼虫的翅芽很厚,且长有成虫时翅脉的颜色时,也是它羽化的一个特点,像闪蓝丽大蜻蜓的翅脉是黑色的,在即将羽化的幼虫中可以看见翅芽有黑色翅脉分布,什么颜色翅膀的蜻蜓,在羽化的当晚,翅芽的翅脉颜色因成虫翅膀翅脉的颜色而定,红色的就是红色的,以此类推。
羽化标志:当发现幼虫的六条腿基部颜色变得很成虫相似,而且胸部以及头部当中的复眼的颜色也变的接近成虫的颜色了,还用手电筒照射有点反光【特别是复眼】。以及口器掀开后下颚已经带有成虫下颚的颜色,且翅膀和整个虫体变得很柔软,并且翅芽变得很柔软。且他有老爬出水面抓住攀岩物就可知道他当晚羽化。
当外骨骼【是有一层几丁质的蛋白质构成的】硬化的时候,它的身体就不能够在长大了,所以在一般情况下,每蜕皮一次。生物体也会长大一点。因为外骨骼容不得它在生长了,所以它就要蜕皮。蜕皮和羽化也是由于体内的激素——荷尔蒙决定的。
由于蜻蜓羽化第二天后身体还很柔软,外骨骼还没像成熟成虫【具有性成熟可交配】那样子坚硬,因刚羽化外骨骼还很软。所以建议养蜻蜓幼虫的人,拍它羽化过程或者描述羽化过程的第二天天亮之前,把它放在天台上给他飞走,请不要伤害它,因为蜻蜓是益虫,想想蜻蜓从一颗卵要蜕好几次皮到十多次皮不等,而且羽化的不容易,所以请大家让他羽化后放在一个宽敞的地方让其飞走,最好在晴天出大太阳的时候。因为没有太阳光的温暖很难启动它那巨大的飞行肌。在野外蜻蜓的羽化也是选择在晴朗的夜晚羽化的,如果地方太小的话它也老撞上墙,因此要给他宽敞的地方让其飞走。
字浦18852381994: 白天的时候因为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水中含氧量多,所以水虿的呼吸频率很慢而且很小,而晚上水生植物要呼吸不能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还要消耗水中的氧气,所以水虿晚上的呼吸频率既快而且又大,【特别是快羽化的时候内脏呼吸器官比较难在水中呼吸】并且腹部的出水口张的很大,整个腹部在扩大和收缩...
字浦18852381994: 1. 碧伟蜓体型较大,呈绿色,雄性个体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其颜色特征包括下唇黄色,上唇赤黄色,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纹。这种蜻蜓头部中央突出,顶端颜色较淡,前方有一黑色横纹,后头黄色,侧缘黑色。合胸黄绿色,被黄色细毛,...
字浦18852381994: 1.碧伟蜓 体形较大,身体绿色,雄虫腹长5.4厘米,后翅长5.2厘米,下唇黄色,上唇赤黄,前缘黑色,前、后唇基和额为黄色,前额上缘有一较宽的横纹,上额前缘有淡蓝色横蚊。其头部中央突起,顶端色淡,前方有一黑色横蚊,后头黄色,侧缘黑色,合胸黄绿色,被黄色细毛,背无斑纹,合胸脊黄色及...
字浦18852381994: 腹部赤黄色,有黑褐色斑。黄蜓的稚虫(水虿)比碧伟蜓的稚虫小一些,在水中也不那么凶猛。它们主要分布于河北、浙江、江西、广西、云南等地。3. 豆娘:豆娘是一类体型细长、颜色鲜艳的小蜻蜓的总称。它们的品种繁多,达一两百种,属于蜻蜓中的“忽”类。豆娘的特点是身体细小,头部呈横形,两只复眼相距...
字浦18852381994: 蜻蜓是一种夜伏昼出得昆虫,每当夜晚的时候蜻蜓就会变成瞎子,任凭你去捉。蜻蜓交配后将卵产在水里,蜻蜓的幼虫要在水里待上至少一年,有的甚至达8年。蜻蜓的幼虫又叫水趸,主要靠吃小鱼、蝌蚪为生,有时候也会以同类为食。常见的蜻蜓有蓝面蜓、黄蜻、长痣绿蜓,玉带蜻是我国独有品种。希望能帮...
字浦18852381994: 3. 紫红蜻蜓:这种蜻蜓以其鲜艳的紫红色调而著称,见过它们的人都会被其迷人的外貌所吸引。尽管它们的美丽令人难忘,但在许多地区,它们并不罕见。4. 黑丽翅蜻:黑丽翅蜻尽管常见,但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其确切名称。这种蜻蜓的黑色并非平凡,而是带有光泽,使其名字中的“丽”字当之无愧。5. 碧伟蜓:...
字浦18852381994: 3、蜻蜓翅发达,前后翅等长而狭,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飞行能力很强,每秒钟可达10米,既可突然回转,又可直入云霄,有时还能后退飞行。4、胸部斜列,前胸小,能活动。足接近头部(以便于捕食)。腹部细长。成虫的构造虽颇一致,但大小差别悬殊,翅展一般为5公分。5、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
字浦18852381994: 因此,用“尾巴”抓住对方脑袋的就是雄性,这个特点很好记。现在,让我们回顾一下蜻蜓的种类。蜻蜓有多种别名和体长,捕获难度不一。黄蜓、大黄赤蜻、小黄赤蜻、晓褐蜻、异色灰蜻和碧伟蜓都是常见的种类,其中黄蜓是最常见的品种,数量多且容易抓到,适合新手。大黄赤蜻外形更为独特,颜色金黄,北方更为...
字浦18852381994: 后来,研究人员在观察蜻蜓飞行时,从蜻蜓的翅膀上获得了灵感:蜻蜓之所以能够灵活自如有效地控制翅膀的颤振,是因为在它的半透明翅膀的前缘有一块加厚的色素斑(称为“翼痣”或“翼眼”),这就是蜻蜓在快速飞行和转弯时不受颤振困扰的症结所在,因为翅痣有着很好的消振功能。这是这种昆虫经过长期的进化...
字浦18852381994: 特点:巨圆臀大蜓是中国最大的蜻蜓种类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蜻蜓之一。分布区域:主要在台湾、北京、湖南(湘北)和浙江等地观察到。5. 黄斑宽套大蜓 栖息习性:这种蜻蜓栖息在海拔500至1500米的山区,偏爱茂盛森林中的清澈溪流环境。它们是夜伏昼出的昆虫,黄昏时活跃,以捕食蚊虫为生。6. 紫红蜻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