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的意思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的意思是什么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1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的意思是:玩耍般地用两手捧起清泉,洒向芭蕉叶,孩童们误将水声认作是雨声。全文描绘了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孩童的天真烂漫,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
杨万里 〔宋代〕
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译文
松树的阴影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
玩耍般地用两手捧起清泉,洒向芭蕉叶,孩童们误将水声认作是雨声。
赏析
全诗前两句“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写描写诗人在午后的闲散时光,写诗人闲适、慵倦的情绪。后两句“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将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相互映衬,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作者
《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的作者是南宋著名诗人、大臣杨万里。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被誉为一代诗宗。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的意思是:玩耍般地用两手捧起清泉,洒向芭蕉叶,孩童们误将水声认作是雨声。全文描绘了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孩童的天真烂漫,抒发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杨万里 〔宋代〕松阴一架半弓苔,偶欲看书又懒开。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夏天 生活 喜爱译文及注释译文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注释 半弓:半弓之地,形容面积极小。弓,古时丈量地亩的器具,后为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译文:其二 松阴之下长着半弓的草苔,想看书可又懒得去翻开。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第一首诗写芭蕉分绿,柳花戏舞,诗人午睡初起,没精打采,...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可以参阅。不同的是,《舟过安仁》是直接把目光聚焦到儿童身上,全诗都是写儿童的稚气行为。杨万里对儿童的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对两个小童子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赞赏有加。当然,从中也可以看出诗人的童心不泯。辛弃疾 清平乐·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贾闹18754149418: 他想看书,可是刚刚翻开又兴致索然,百无聊赖中掬起泉水去浇芭蕉。那淅沥水声惊动了正在玩耍的儿童,他们还以为骤然下起雨来。这儿以诗人的闲散无聊与儿童的天真烂漫相比较,一个“戏”字,一个“误”字起到相互映衬的作用,而情景宛然,含有无穷乐趣。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瞬间的形象和自己偶然触发的兴会...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 词句注释 ⑴梅子:一种味道极酸的果实。软齿牙:一作溅齿牙,指梅子的酸味渗透牙齿。⑵芭蕉分绿:芭蕉的绿色映照在纱窗上。与窗纱:《四部备要》本《诚斋集》作“上窗纱”,此据《杨万里选集》。与,给予的意思。⑶无情思:没有情绪,指无所适从,不知做什么好...
贾闹18754149418: 《戏掬清泉洒蕉叶,儿童误认雨声来》出自宋代杨万里的《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二》,意思是故意掬一捧清泉洒在芭蕉叶上,儿童误以为是雨声来了。读罢这两句诗,我们似乎看到这样一幅图景:儿童抱头逃窜,老翁拈须畅笑。其实,这不过是诗人无聊之极,用以解脱闲愁的游戏之举罢了,然而却生动地写出了夏天里...
贾闹18754149418: 译文:一艘小小的渔船上有两个小孩,他们把撑船的长竹篙收起来,坐在船里,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赏析: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的情景。“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
贾闹18754149418: 一只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竿,停下了船桨,坐在船中。怪不得没下雨他们就张开了伞,原来他们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当帆让船前进啊 杨万里在1192年乘舟路过安仁县(现在的江西省余江县)时,看到两个孩童以伞当帆来使船前进。被孩童的稚气和可爱行为感染,从而创作了这首诗。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