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字旁加一个斤是什么字
一个土字旁,旁边一个斤字是圻 qí、yín
一、释义
读音一 [qí]
1、〈名〉(形声。从土,斤声。本读 yǐn。本义:边际)
2、畿,京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如: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内军事);圻甸(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3、疆界;地域
4、曲岸。通“碕。如:圻岸(曲岸)
读音二 [yín]
〈名〉同“垠”。边际
二、说文解字
古文:从土从艮。
译文:以土为偏旁,以艮为声旁。
三、字形演变(如图)
四:组词
读音一 [qí]:圻堮、圻鄂、八圻、采圻、边圻、蛮圻、地圻、镇圻、青圻、淮圻、连圻
读音二 [yín]:无圻、沂圻、海圻、圻鄂、绝圻、圻堮、江圻、圻崖
扩展资料
一、圻鄂[qí è]
亦作“圻堮”。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
二、镇圻[zhèn qí]
周代指离王城四千五百里的区域。
三、青圻[qīng qí]
草木葱茏的曲岸。
四、赭圻[zhě qí]
山岭名。在安徽繁昌西。
五、无圻[wú yín]
犹无垠。没有边际:一望无垠。无垠的原野。
圻,读音:qí、 yín
基本字义:
名词,指畿,京畿。指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 量词,指方圆千里之地。 通“碕”,曲岸。 yín :指边界,通“垠”。
组词如下:
海圻、王圻、赭圻、兼圻、田圻、石圻、圻堮、圻埒、圻父、疆圻、京圻、邦圻、采圻、五圻、八圻、圻鄂、淮圻、镇圻、男圻、圻甸、青圻、圻界、地圻、江圻、甸圻、侯圻、郊圻
扩展资料
字形演变
组词解释:
1、海圻
海边。圻,通“ 碕 ”。
2、王圻
犹王畿。
3、赭圻
山岭名。
4、兼圻
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
5、田圻
田野。
圻,多音字, 读qí和yín
相关字义:
一、qí :
1.名词,指畿,京畿。指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
2.量词,指方圆千里之地。
3.通“碕”,曲岸。
二、 yín :
指边界,通“垠”。
扩展资料
相关词语:
1.圻甸:[qí diàn] 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
2.侯圻:[hòu qí] 侯畿。指王畿而外,方五百里的区域。圻,通“畿”。
3.青圻:[qīng qí] 草木葱茏的曲岸。
4.圻鄂:[qí è] 亦作“圻堮”。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
5.镇圻:[zhèn qí] 周 代指离王城四千五百里的区域。
6.兼圻:[jiān qí] 清代总督多管辖两省或三省,谓之兼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圻
圻 qí
部首笔画
部首: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FRH 五笔98:FRH 仓颉:GHML
笔顺编号:1213312 四角号码:421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73B
基本字义
1. 地的边长。
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圻【拼音】:[qí] [yín] 【字义】:[qí] 1.地的边长。2.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yín] 1.古同“垠”,边际。
圻 qí 地的边长 yín 古同“垠”,边际。
顾受17851415860: 一个土字旁,旁边一个斤字是圻 qí、yín 一、释义 读音一 [qí]1、〈名〉(形声。从土,斤声。本读 yǐn。本义:边际)2、畿,京畿。古称天子直辖之地。亦指京城所领的地区。如:圻父(古官名。掌封畿内军事);圻甸(天子的领地,天子之地方千里,千里之内谓之“圻甸”);圻郊(都邑的郊野)...
顾受17851415860: 要找的字是一个“土”字旁和“斤”字组成的,它念作“圻”(qí)。这个字源自“í”音,基本含义包括边界,表示地域的分界线。例如,在地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圻”、“倍甚尔王圻”、“赭圻”和“边圻”等词汇,这些都是与地域划分相关的词组。另外,还有一个发音为“yín”的字,它与“圻”...
顾受17851415860: 一个土一个斤组成的字是“坁”。解释:1. 汉字构造:汉字是由部首、偏旁等组成的。在这个问题中,“一个土一个斤”指的是将“土”字和“斤”字结合在一起的汉字。在这种情况下,组成的字是“坁”。2. 字义解读:“坁”是一个较为罕见的汉字,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常使用。在汉字意义上,它可...
顾受17851415860: 基本字义 ● 圻 1. 地的边长。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其它字义 ● 圻 ◎ 古同“垠”,边际。
顾受17851415860: 圻 qí 部首笔画 部首:土 部外笔画:4 总笔画:7 五笔86:FRH 五笔98:FRH 仓颉:GHML 笔顺编号:1213312 四角号码:42121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73B 基本字义 1. 地的边长。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顾受17851415860: qí 1. 地的边长。2. 方千里之地:“今土数~而郢是城,不亦难乎”。● 圻 yín ◎ 古同“垠”,边际。=== ◎ 粤语:kei4 ngan4 ◎ 客家话:[宝安腔] ki2 | ngiun2 [客英字典] ki2 [海陆丰腔] ki2 [梅县腔] ki2 [客语拼音字汇] ki2 [台湾四县腔] ki2 ◎ 潮州话:戈衣5...
顾受17851415860: 圻,是一个汉字,拼音为qí、yín。在古代,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最早的字形中,圻与垠同字,读音为yǐn。最初的含义是指边际,后来延伸为边界、地域的含义。在《说文》中,圻字的解释较为直接,它描述的是土地的边界,类似于现代社会中的国界或者省界。在古代文献中,圻字被广泛使用,特别是在...
顾受17851415860: 襄公二十五年》:“且昔天子之地一圻。”中文名 圻拼音qí yín 注音 ㄑㄧˊ部首 土 部外笔画 4 2.蛮圻 【全拼】: 【mán qí 】【释义】: 1.见"蛮畿"。圻堮 【全拼】: 【qí è 】【释义】: 1.见"圻鄂"地圻 [ dì qí ]基本释义 [ dì qí ]地垠。圻,通“ 垠 ”。
顾受17851415860: 一个“土”字旁和一个“斤”字组成的字念作“圻”。基本含义:圻字的基本含义是边界,表示地域的分界线。地名中的使用:在地名中,我们可以看到“海圻”、“倍甚尔王圻”、“赭圻”和“边圻”等词汇,这些词汇都与地域划分相关。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还有一个发音为“yín”的字与“圻”字在某些情况...
顾受17851415860: 读qí或者yín。古文中“斤”本指“斧钺”,转指“保卫”。“土”与“斤”联合起来表示“用斧钺保卫的土地”。圻就是地的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