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开国五千年唯有我先的作者是谁?
作者是孙中山。中华民国元年(1911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黄帝陵题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年清明节都派要员到黄帝陵祭祀黄帝。
中华文化“五千年”之说最为有名者相传是孙中山于1912年初写的《黄帝赞》: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篇祭文是否真为孙中山撰写有疑问,因为《孙中山全集》中不收此文,而同期孙中山倒是写过祭明太祖朱元璋文。
但是“五千年”之说借《黄帝赞》传播甚广,如今陕西黄帝陵立有该祭文的孙中山集字石刻。之后,清帝退位,建立民国,采用民国纪年,直到现在中国台湾地区依然沿用,但也兼用西历。大陆地区在1949年之后只采用西历,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公历或阳历。
扩展资料
孙中山是个很了解世界文化又很了解中国文化的伟人。孙中山一生追求的“天下为公”,正是源自儒家经典文献《礼记·礼运》篇,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孙中山在其《三民主义》中说:“真正的三民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
孙中山既要发展物质文明,又要发扬精神文明;既要传承旧道德中对今天仍然有用的内涵,又要创造新道德。他重视教育,提倡培养具有知识和崇高人格的新式人才。孙中山以人为本、重视科学、发展新文明的文化观对中华民族的复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
孙中山认为文化强、民族强、国家强。只有经济发达,才能解决国民的衣食住行等生活问题。只有民富,文化才能发达,只有科学文化发达,才有国家富强。孙中山又强调,“开发富源不仅仅是为了富有,而更重要的是为了我国人民的满足和幸福”。所以孙中山一再指出要努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的精神文明。
精神文明,孙中山也称为“心性文明”,他说物质文明会使人类的生活“安逸繁华”,但它不能促进人类的心性文明,只有使用文字,进行启蒙教育,才可以“助人类心性文明之发达”。他认为只有物质文明,政治不进步,文化不先进,我们也不能“齐家、治国”。
因此他提倡新道德,“文明进化的人类,觉悟起来,发生一种新道德。这种新道德就是有聪明能力的人,应该要替众人来服务。这种替众人来服务的新道德,就是世界上道德的新潮流”。
孙中山的新道德观真正反映了孙中山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观照。孙中山认为,新道德则新精神。他说:“救国救民,必要革命。革命须有精神。”所以,孙中山强调,要创建新中国,改造新世界,“必有高尚思想,与强毅能力以为之先”。
孙中山提倡的新道德就是要人们立志,为改良国家、实现国家的富强而努力奋斗。孙中山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在争地位。孙中山将旧道德由对个人私利的追求,改造为对人类、对民族和国家的奉献和热爱。他强调,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在于他有思想,在于有无所畏惧地追求真理的独立意志,以及有责任为人类为国家作贡献。
所以,他的新道德是对中国旧道德的深刻革命,它改变了“一个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为了谁”这个根本性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问题,为个人在社会中的努力方向、奋斗目标和成功、成仁指明了方向。
孙中山强调,只有文化才能使一个国家真正的强大,他的文化观,不仅是中外文化互信、交流的桥梁,也是对中华民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导引。他指出,中华民族要有忧患意识,也要有强国富民的奋斗精神。
孙中山用他的行动和言谈促进和推动中国各民族的融合、相互依存、统一和发展,构建共同的理想信念,昂扬奋发,和谐共生,用文化来延伸各族人民的中国情怀,实现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世界大同”。
中华开国五千年唯有我先的作者是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并成为西医医师。鸦片战争后,孙中山目睹中华民族有被西方列强瓜分的危险,决定抛弃医人生涯,进行医国事业。
扩展资料
1866年11月12日(同治五年十月初六日),孙中山出生于广东。他成长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其兄孙眉赴茂宜岛垦荒、经营牧场和商店后,家境有所好转。
1875年(光绪元年),孙中山入村塾读书,接受传统教育。孙中山的父亲,年轻时在澳门的板樟堂街当过鞋匠。孙中山从小常随父母往来澳门与家乡之间,澳门中西文化交融,繁荣发展,孙中山耳濡目染。
中华开国五千年唯有我先的作者是孙中山。
1894年11月24日,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成立中国同盟会。1911年10月10日(宣统三年)新军中的革命党人暗中联络,决定当天晚上起义。
辛亥革命后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任期1912年1月1日——1912年4月1日)。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癌症在北京逝世。1929年6月1日,根据其生前遗愿,葬于南京紫金山中山陵。1940年,国民政府通令全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
扩展资料
人物评价
毛泽东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高度地评价了孙中山的一生。他说“孙中山是“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强调纪念他在辛亥革命时期,领导人民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的丰功伟绩。纪念他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的丰功伟绩”;
“孙中山是一个谦虚的人。从他注意研究中国历史情况和当前社会情况方面,又从他注意研究包括苏联在内的外国方面,知道他是很谦虚的。”、“他全心全意地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鄞洋18778739683: 此句来自于孙中山先生所言,全句是“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应可理解为:世界各个文明,只有我们华夏祖先最值得称道 。世界各个文明,只有我们先做,才能超越他人!中华民族自从开国立疆5000年以来,神州大地的人皇始祖轩辕黄帝,人们自古传颂。他创...
鄞洋18778739683: 中华开国五千年是孙中山写的。孙中山写下这首诗是为了纪念轩辕黄帝,全诗为:“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诗句含义:该诗表达了对轩辕黄帝开创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赞美,以及黄帝在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战乱等方面的伟大功绩。轩辕黄帝:轩辕指的是黄帝姬...
鄞洋18778739683: 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是孙中山先生为黄帝陵所题写的诗句。
鄞洋18778739683: 作者是孙中山。中华民国元年(1911年),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为黄帝陵题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南京国民政府规定清明节为民族扫墓节,每年清明节都派要员到黄帝陵祭祀黄帝。中华文化“五千年”之说最为有名者相传...
鄞洋18778739683: 中华开国五千年唯有我先的作者是孙中山,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孙中山原在香港学医...
鄞洋18778739683: 世界各个文明,只有我们华夏祖先最值得称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 因为中华文明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更重要的是延续至今,而没有像古埃及、古印度等文明一样走向消亡,所以孙中山这么说。中华民族自从开国立疆5000年以来,神州大地的...
鄞洋18778739683: 孙中山曾写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样的诗句。考点: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黄帝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诗句的全文,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可推之是黄帝。传说黄帝对中华民族的贡献,要理清传说和史实的关系。
鄞洋18778739683: 伟大的革命先躯孙中山先生在祭黄帝诗中写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伟,创造指南车
鄞洋18778739683: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的作者是孙中山先生。原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轩辕”指的是黄帝,这是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评价。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又名帝象,化名中山樵,伟大的...
鄞洋18778739683: 悠长历史五千年。——佚名撰、侯正荣书陕西省黄陵县轩辕黄帝庙[正门]联 发展经济合必作;增进民主工与农。——佚名撰陕西省黄陵县轩辕黄帝庙[一进门新撰砖柱]联 拓土建邦,传四百兆胄裔;开物承务,启五千载文明。——佚名撰陕西省黄陵县轩辕黄帝庙联 拓地建邦,垂衣裳以昭华胄;活人济世,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