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业因果对照表
与十善业相反的行为,就属于十不善业,至于果报,自然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的规律了。十不善业有:一,杀生:故意杀害生命,生命没有大小之分,既便是一只蚂蚁蚊子也有生命。二,偷盗:偷偷拿走别人没有送给你的财物。三,邪淫:与发愿持戒或与人的妻子,非人而淫,妻子怀孕时等非...
修十善业果报:一、不杀生得健康长寿、二、不偷盗则无饥荒、暴风、冰雹、虫蝗等灾难、三、不邪淫则美声流传,无诽闻、四、不妄语得口常香洁、五、不两舌得眷属和顺,无闪电霜雹、六、不恶口得农作物,果实甘美、七、不绮语得园林茂盛无刺、八、不贪得仓库果实充满、九、不嗔得身相圆满、十、不邪...
语,恶为,妄语,粗语,绮语,离间语,善为相反。意,即心方面,恶方面,贪心,嗔心,邪见,善方面,不贪,不嗔,正见。从造业得果的角度讲,是绝对的。这些业只要造了,绝对有果。造杀生绝对堕地狱。但是从果是否能感受的角度讲,并非绝对。不感果的方法大概有几种,一、通过生菩提心、忏悔等修...
1、无明:我们迷惑无知,对善恶因果不明白,于佛、法、僧三宝不明白,也不知不觉,这就称为“无明”。在十二因缘中的“无明”是过去世烦恼的总称。2、行:因为无明使我们迷惑,发动心驱使身,口,意造业,此称为“行”。此造作产生将来的果报,既是我们今世所受的善恶诸业的果报,所以“行”就是...
更能行其和合。二、口四┤ │六、善言安慰 不惟不行粗犷,更能行其柔和。└七、作利益语 不惟不行杂秽,更能行其正直。┌八、常怀舍心 不惟不行悭贪,更能行其施舍。三、意三┤九、恒生慈念 不惟不行嗔恚,更能行其慈忍。└十、正信因果 不惟不行邪见,更能行其正信。
众生的内心善恶取向决定了他们在六道中的轮回,从而塑造了个人的因果报应。2. 所有众生的外在表征——包括身体、面相、言行和行为——都是因果报应的直接体现。每个人的习惯和习气都有其深层次的因缘,通过观察这些外在行为可以追溯其前世所处的境遇。习气如同大蒜的香味,即使被压碎、撒上香水,其味道仍旧...
佛典中所说的因果报应,遵循的是因果律,大略包含5个定律: 一、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 亦即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不可能杂乱,也不可能有因无果或有果无因。 不管人们是否相信,因果报应的铁律都是宇宙和生命现象的基本规律。众生所造的业必定遵循这不变法则,同类因必生同类果报,善业必生善报,恶业必生恶报,...
十二因缘与三世因果关系是佛教中解释生命起源与轮回流转的重要理论。十二因缘: 无明: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对佛教真理的无知或误解。 行:由于无明而产生的善恶业行,这些业行会决定未来的生命状态。 识:在业行的影响下,形成阿赖耶识,它携带了过去的业因,成为未来生命的种子。 名色:识入母胎后,名与...
定义:三世因果,即过去世、现在世和未来世之间的因果关系。佛教认为,众生的一切遭遇和经历,都是由过去世的业因所决定的,而现在世的言行举止,又会成为未来世轮回的业因。运作机制:三世因果强调因果不爽,即因必生果,果必由因。众生在过去世所造的善恶业因,会在现在世或未来世以相应的果报呈现...
六道轮回是佛教解释因果报应的一种说法。根据佛教的观念,善业和恶业分别产生清净和染污的果报,而众生因善恶业而轮回于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饿鬼、地狱等六道之中。行十不善业因缘故,会堕落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行十善业道因缘故,则生天界及人界。天界虽然享福,但福报终有尽时;阿...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佛教八识都是什么 -
万年县防水说:
—— 阿赖耶识 阿赖耶,梵语a^laya之音译.为八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等识)之一,九识(八识及阿摩罗识)之一.又作阿罗耶识、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第八识...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什么是三世两重因果 -
万年县防水说:
—— “三世两重因果”是一句佛学术语,小乘说一切有部,在十二有支流转中,以五取蕴为体,建立三世两重因果.即无明、行两支,是过去世的惑业,为招感现世识、名色、六处、触、受五支的因,识等五支是现在世的果,这是一重因果.爱、取、有三支,是现在世的因,爱、取是烦恼,有是业,现在世的惑业,为招感未来世苦果的因,未来世的老、死二支,是现在世惑业之因所招感的果.这称为三世两重因果.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轮回六道是哪六道呢? -
万年县防水说:
—— 流到轮回中的六道是:三善道,天道 (佛与神明住的世界)、修罗道、人道 (我们住的世界),三恶道,畜生 (牲畜动物的世界)、饿鬼、地狱 (孤魂野鬼的世界)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佛家说人有六道轮回,为什么? -
万年县防水说:
—— 六道轮回观:天人,阿修罗,人,傍生(动物),鬼,地狱.根据前生的福德业缘和心念,死后会转生到不同的道,比如积善多、福报大的可能为天人(神仙),而恶业多、贪嗔痴重的可能转生畜鬼地狱三恶道,善恶兼有或许为人,等各道的寿报(福或恶报)尽了,又继续依业缘投生.因此并不是说要轮一圈,而是可以互相(依缘)任意转生,并无固定模式.地球人的数量仅仅是茫茫宇宙众生中的沧海一粟,且不说其他道,光地球上动物的数量就比人多出无量,因此并不存在人口增长何处来灵的疑问.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佛教的轮回的哪几道? -
万年县防水说:
—— 六道,佛学术语,指有情生活、轮回于其中的六个界别,即:一、天道,二,阿修罗道,三、人道,四、畜生道,五、饿鬼道,六、地狱道.此中上三道,为三善道,因其业力(善恶二业,即因果)较善良故;下三道为三恶道,因其业力较惨恶故.一切处于分段生死的众生,皆在此六道中轮回.所谓轮回者:指其生生死死,来去往复,犹如车轮的回旋,在这六道中周而复始,无有出期,故名六道轮回.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六道轮回是指? -
万年县防水说:
—— 所谓生死轮回是说“舍此蕴已复趣他蕴”.世间众生因造作善不善诸业而有业报,此业报有六个去处,被称为六道.六道是佛根据业报身所受福报大小划分的.分别为:天道(化生)、人道、畜生道、阿修罗道、饿...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佛语云:三世因果.最早的因是什么?
万年县防水说:
—— “三世因果”指的是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来世受果.其他宗教只谈现在世,或只论及现在、未来二世;因此,三世之说可视为佛教教理的主要特色之一. 所谓三世因果业感之理,即现在世的苦乐乃过去世善恶的业报,而现在世善恶业又感未来世苦乐之果;现在的因招致未来的果,因果连续而有无穷生死,此乃迷界流转的相状.又,由于善恶业的性质及强弱不同,使得感果的时期不仅限于次生.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
万年县防水说:
—— 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因果何谓.... -
万年县防水说:
—— 因为有果
苍梧董13061247589问:
涅盘经中“十二因缘..”的意思? -
万年县防水说:
—— 阿含经所说根本佛教之基本教义,即:无明(梵avidya^ )、行(梵sam!ska^ra )、识(梵vijn~a^na )、名色(梵na^ma -ru^pa )、六处(梵s!ad! -a^yatana )、触(梵spars/a )、受(梵vedana^ )、爱(梵tr!s!n!a^ )、取(梵upa^da^na )、有(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