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迪的故事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4-05-05
张海迪坚强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和德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了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2008年11月13日,中国残联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张海迪为中国残联主席。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张海迪说:“我像颗流星,要把光留给人间。”她怀着这样的理想,以非凡的毅力学习和工作,唱出了一首生命的赞歌。
  “活着,就要为人民做事。”张海迪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实用儿科学》等医学书籍。学针灸时,为了体验针感,她在自己身上反复练习扎针。短短的几年,她居然成了当地的一个年轻的“名医”。只要有人求医,她就热情接待。重病号不能行动,她就坐着轮椅,登门给病人扎针、送药。有一位姓耿的老大爷,因患脑血栓后遗症,6年不能说话,并瘫痪了3年,一直没治好。张海迪一面在精神上鼓励耿大爷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一面翻阅大量书籍,精心为耿大爷治疗。后来,耿大爷终于能说话了,也能走路了。这时张海迪深深体会到为人民服务的幸福。
  张海迪同志把为社会、为人民做事,当成最大的幸福。她的崇高精神,闪烁着共产主义的光芒。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玩好是最幸福的。我觉得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愤图强,用自己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最幸福。

  请向她学习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 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 年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关于快乐
  快乐是很难的,我们常常为了短暂的快乐,愁苦经年,张海迪更难。张海迪看上去很快乐,哪怕是在最痛的时候,她也能做出一副灿烂的笑脸。但张海迪说,她从来没有一件让她真正快乐的事。
  张海迪现在的身份是作家,但写作是痛苦的,她得了大面积的褥疮,骨头都露出来了,但她还在写。她又做过几次手术,手术是痛苦的,她的鼻癌是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实施手术的,她清晰地感觉到刀把自己的鼻腔打开,针从自己皮肤穿过。第一次听说自己得了癌症,她甚至感到欣喜——终于可以解脱了。张海迪说:我最大的快乐是死亡。但是,她却活了下来。
  她写小说,画油画,跳芭蕾,拍电视,唱歌,读硕士……甚至,她很喜欢香水,她活得有滋有味。主持人朱军问她,你这样坐着是不是很难受,她说,是的,非常难受,可我已经这样坐了40年了。作为政协委员,她的提案是在高校推行无障碍设施。"我很痛苦,但我一样可以让别人快乐",张海迪说这话的时候,诗意从她身边弥漫开来。
  "2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还有一个脆弱的海迪。像我这样一个残疾女性,身上被弄脏后又无能为力的那种懊恼是你们根本无法想像的。有时我甚至想,没有我多好。有时出差住在高楼,我就去那里往下看一看,我常想,假如我真的这么掉下去了,就什么都结束了,再也不用承受什么痛苦了,我甚至盼望可以安乐死。"
  "回过头来想,我的确是个非常顽强的海迪,残疾对于人类来说是个大痛苦,但总是需要有人来咀嚼,我感谢生活给了我一支能说话的笔,它让我去倾诉了,去抗争,我不仅活着,而且在写作中放飞了心灵。"
  "今天坐在这面窗前,看着眼前这一大片青草地,我希望能够像你们一样,用双脚一步一步地感受大地的温馨、亲切,找回我以前曾经拥有过的走路的感觉……"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现为山东省作家协会文学创作室一级作家。1993年张海迪通过考试和论文答辩,获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1994年参加远南运动会。1997年入选日本NHK"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1998年起担任中国肢残人协会主席。2000年获得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从我们认识张海迪开始,转眼间20年过去了。现在20岁以下的人,很少有人还记得张海迪。现代医学延续了张海迪的生命,但是,靠一次次手术延续的生命,究竟会有多少光泽呢?20年前,张海迪扼紧命运咽喉的时候,还是血气方刚的青年,20年过去了,她是不是还在敲命运的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张海迪的内心世界。

  关于名声
  20年前,张海迪拥有了显赫的名声。这样的名声对于一个演员,一个明星来讲,是求之不得的。可惜张海迪不是,张海迪拥有坚强的意志和脆弱的灵魂。
  她现在是作家,可是她说:"这些年我非常清楚,我文学之外的名声要大于文学创作的本身……"。她还说,"我从来不去在意那些事情,我只在意文学创作的本身。我怎么样能够把我的作品写的更好……"但是,谁都看得出,她在意的。她总觉得自己的作品不够好,总觉得自己的书畅销,是因为自己的名声而不是因为自己的作品,所以,她一直在不停地压榨自己。但是,作为一名残疾人,她能够接触到的社会实在是太有限了,于是,她只好拼命地向自己内心去挖掘,去幻想,在这样的压榨和无奈中,张海迪越发痛苦。身体上的痛苦别人看得见,她也说的出来,而这种内心的痛苦,张海迪是说不出的,就算说也来,也没有人会去关心。
  张海迪说:“20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面对媒体我始终非常平静,当你突然面对那么 多的闪光灯、笑声、掌声,调整自己最重要,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我的心始终像一泓碧水,那么蓝,那么深。
  我外在的性格让人感觉很有亲和力,大家一见我就叫姐姐、阿姨,其实在我的内心有更深层次的东西,那就是沉静,这是疾病和读书给予我的。它让我觉得什么是最美,什么是应该追求的,我一直坚信思想着的女性是最美的,而且知识改变命运,这一点我感受最深刻。
  今天回想起那段日子,我心存感激,15万封来信,虽然不能一一回复,但它始终在我的心里,我要感谢所有爱我的、关心我的人。我越来越明白,人们为什么爱海迪,那是因为在她身上有面对疾病和困难的勇气,这一点也是我今生的自豪,也许别的方面我还做得不够,但是我相信自己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女性,不管什么时候都不放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不放弃每一分的努力,回想过去,我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我没有声音的时候,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中艰难跋涉的时候。我周围也有很多朋友对我说,海迪你为什么总是拒绝各种采访,这样会让人猜疑的。我想,我应该没有声音,首先我是千千万万普通的老百姓中的一员,其次我是个作家。这个职业不需要在前台表演,而是要在幕后、在书桌前思考、学习、研究和写作,作家的生活不是五光十色,何况我还属于那种写作很困难的那一类作家。”

  关于散步
  散步其实很简单,只需要三样道具:闲散的心情,怡人的景色以及健康的双腿。这三样,张海迪都没有,但她照样可以散步,她有丈夫王左良。
  她们的散步是这样的:王佐良推着张海迪,这样,腿就有了。为避开围观的人群,散步的地点就选在自己家里,这样,闲散的心情也有了。至于怡人的景色,在张海迪的嘴里。靠在丈夫背上,张海迪不断的描述自己想到的风景,一棵树,是柳树,柳叶是绿的,一片湖,湖水是蓝的,一根电线杆,一阵狂风,一场疾雨……景色在张海迪的描述中历历在目。
  20年的光阴,夫妻俩就是这样,一个背,一起说,相濡以沫。10多年,王左良没有外出理过发,他的发型全是张海迪亲自做的。20年,张海迪活在诗意里,活在自己单纯的世界里,王左良是那个读诗的人。
  提到自己的丈夫,海迪说:“他是一位非常沉静的人。回顾自己20年的婚姻生活,我感觉很欣慰。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成绩,我们坦然地面对生活,从不理会各种猜测,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而且我自己也很奇怪,结婚这么多年了,当他前往加拿大学习的时候,远隔重洋,我们的书信还会和当年一样,真有意思。我从来不相信没有爱情的婚姻能生存下去,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关于如果
  --如果当年没有那个记者发现你,或者说你没有这样的社会影响,那么你今天还会是现在这个样子吗?还会戴上硕士帽,还会写出这么多的书来?
  --假如真的有假如的话,我是一个健康的人的话,我想我会做的比现在,比今天还要好,我对社会的贡献要比今天还要大。
  --如果你能站起来的话,你想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我试试跳舞。真的。这是一个人就是内心深处的一种最大的愿望。虽然我这么多年没有跳过舞,但是我一直没有停止生命的舞蹈,我想生命的舞蹈可能比现实的舞蹈更美丽。
  --如果站起来你想对你丈夫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
  --我想像很多家庭主妇一样做做饭,而不是像这样坐着。
  --如果你不在了,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我要是不在了,我的爱人还是应该再找一个人来陪伴他,再有一个健康的人来陪伴他。

  关于爱情
  平静地举行婚礼
  “他就是我少女梦想中的那个人。”张海迪和王佐良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然后两人一直保持通信联系。1982年,两人在张海迪被家喻户晓前结了婚。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平静中度过。
  “当时我的公公、婆婆在上海,他们也有过一点障碍,但很快就消除了。我先生回家说明我的情况,小心地问:‘行吗?’他们只是淡淡地说:要做好心理准备,要面对很多困难。后来的实践证明,我的公公、婆婆都是那么好的上海老工人,他们信任儿子,他们也信任了我。”
  1991年1月,张海迪被诊断出患了基底细胞癌,王佐良陪着张海迪赴上海中山医院做无麻醉手术。手术前,张海迪对王佐良深情地说:“如果我活下来,当然非常幸运,我希望还能和你在一起生活,但如果我死去,也是时候了。这么多年拖累你,我跟朋友们讲了,如果我死了,让他们给你找一个健康的、比我更好的女人。”王佐良握着张海迪的手,眼睛湿润了。
  有次张海迪问王佐良:“你对我厌倦过吗?”王佐良俯下身子,在张海迪的额头上轻吻了一下,握着她的手说:“我永远都不会的。”
  “为什么?”
  “因为你每天都给我新的热情和活力。”
  少女时代就喜爱画画的张海迪在写作之余还创作了许多油画。为了张海迪的那些油画,王佐良又变成了一个木匠。张海迪的油画有时需要配旧船板那种颜色的画框,王佐良就用棕色、黑色鞋油混在一起涂染,效果极佳。有几幅油画在韩国展出时,被一位大商人看中,愿意出高价求购,但被张海迪婉言谢绝了,因为它包含着佐良对自己的深深感情。

  共同浇灌爱情之花
  1998年上半年,张海迪和王佐良合作,共同翻译了美国当代作品《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这本书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读《莫多克》的时候,我一次次地流下了眼泪。我觉得,遇到那些哀伤的段落我会译不下去的,我感到力不从心。于是我请爱人王佐良与我一同翻译,这是我们十几年来第一次合作。只有一本原文书,我每天下午翻译我的章节,他就在夜晚进行工作,我将那些伤感的章节‘让’给了他。”
  两个相爱的人,每天都想着为对方做点什么。张海迪虽然只能靠轮椅移动,但她还是尽可能地做一些家务活,比如扫地、擦桌子什么的。她还喜欢做饭,但家里厨房太小,轮椅进不去,她就让王佐良代替她“操作”,做她配制的菜。
  对自己的丈夫,张海迪饱含着深情说道:
  “他是一位非常沉静的人。回顾自己20多年的婚姻生活,我感觉很欣慰。我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都取得了成绩,我们坦然地面对生活,从不理会各种猜测,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而且我自己也很奇怪,结婚这么多年了,当他前往加拿大学习的时候,远隔重洋,我们的书信还会和当年一样。我从来不相信没有爱情的婚姻能生存下去,如果没有不断更新的爱情,婚姻的花朵就会枯萎。”
  “我先生是一个非常非常优秀的男性,我对社会做些什么事情,没有任何一点点障碍,他会大力地支持我,很多汇款都是他帮我寄出去的,包括寄东西。现在很多朋友,他们收到我的书,都是我先生寄的。”
  “我当然渴望有一个孩子,女孩,非常漂亮,我甚至在清晨的阳光中见过她。在我非常痛苦的时候,我曾跟我爱人说,如果我们有孩子,现在也该上大学了。想到这些我的确有一丝伤感。”

  将来一起上敬老院
  让对方更长久地爱自己,把自己当作终身的伴侣,张海迪说这其实也需要智慧和努力。“美好的家庭生活需要创建和创新,才能够让生活中没有厌倦。”
  张海迪是个聪明而善解人意的女子,深知生活需要激情,需要乐趣。她家中总是收拾得特别干净,还变着法子增加小摆设。他们曾经收养了一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备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一次,张海迪问王佐良:“我们没有孩子,等我们老了,该怎么办呢?”王佐良将张海迪的手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平静地说:“到那时,我们一起上敬老院。”
  对自己的晚年,张海迪有着很美丽的憧憬:“在一棵树下我坐着,我穿着红毛衣,要穿鲜红的毛衣。我头发已经白了,我的腿上要盖上一条非常漂亮的毯子。在我的头顶是石榴树,在我的身边是绿湖。”
  张海迪对自己的婚姻生活相当满意,她说:“要是能打分的话,我的婚姻生活至少应该是八、九十分。”

  1991 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 1993 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不渝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询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了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和孩子们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2008年11月13日,张海迪当选新一届中国残联主席。
  张海迪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张海迪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语言,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她具有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因此我们要学习她的顽强的精神!

轮椅上的梦:
1985年,张海迪拿起笔来义无反顾地投入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的创作之中,这一写就是五年。由于长时间坐在轮椅上,导致她身体多处长了褥疮,长时间用胳膊支撑身体,她的衣袖磨破了一只又一只,肘关节的老茧掉了一层又一层,右胳膊也因长时间支撑身体导致血管变粗而残疾。
夏天的济南,有“火炉”之称,没有知觉的下身排汗本来就困难,小电扇吹出的又都是热风。为了降温,每隔一会儿,她就将头发用自来水浸湿,再坐到电扇前猛吹;一到冬天,房间里又冷得像冰窖。
一般,就是穿上厚棉衣,每年也要冻感冒几次,而她一感冒就要发烧好几天,甚至还有可能危及生命。对此,张海迪从不后悔,反而认为,寒冷能让人头脑更清醒,增加更多的人生感悟。1990年,《轮椅上的梦》出版后全国发行。
紧接着,张海迪又进行了第二部书《生命的追问》的文学创作。为了满足读者的购书欲望,这本书连续印刷了十次。
张海迪感慨道,“作为一名作家,还有什么比读者喜爱你的作品更能让你幸福的呢?”于是,她又笔耕不辍,创作出了长篇小说《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等,同时翻译了多部国外优秀文学作品。

扩展资料
张海迪,1955年9月16日在济南出生。小时候因患血管瘤导致高位截瘫。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特的人生。15岁时,张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莘县,给孩子当起了老师。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
后来,张海迪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园,却发奋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以及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
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2002年,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问世。
《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并连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图书奖”、“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和五个一工程”图书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其一是“八十年代新雷锋”,其二是"“当代保尔”。
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文学创作和翻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张海迪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后十九从此双目失明,并有聋哑之疾,但以惊人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全部课程。她通晓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出版了《乐观》、《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有的被译成50余种文字,风靡5大洲。1965年,当她85岁高龄时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

海伦·凯勒于一八八○年出生,一九六八年逝世,活了八十八岁,经历了两个世纪。她出生后十九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变成又聋又瞎,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了。看来这么一个五官三废的一岁半的幼儿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可是世界上也真有奇迹,后来由于她的顽强不屈,刻苦奋斗和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小姐教导有方,当然还由于她有出众的天赋,因此她从七岁开始受教育,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终于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她学懂的文字有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之多,而且知识渊博。她从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到她逝世这六十多年的期间,她的主要职务是写作和讲演,她跑遍美国各地,周游世界各国,全心全意为聋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贡献一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九五九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一九○四年,也就是海伦二十四岁的那年,她以优等成绩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

海伦大学毕业之后,投身于为聋盲人服务的事业,她跑遍全国为聋盲人学校的筹建募集基金。同时她笔不停挥地从事写作。还在大学时代她就写作了著名的《我的生活故事》。以后她陆续写出了《我生活的世界》、《石墙之歌》、《走出黑暗》、《我的老师安妮·苏利文·麦西》、《乐观》、《海伦·凯勒在苏格兰》、《海伦·凯勒:她的社会主义年代》等十四部著作。书中提到的《倘若我能看见三天》是海伦给《大西洋月刊》写的一篇散文。

海伦的一生经历丰富,除了见于她本人的著作之外,别人研究她的著作数以百计。 美国曾出版过著名的传记作家约瑟夫·拉希的一部八百多页的巨著《海伦和老师》,材料最丰富,图片也很多。拉希把老师与学生写在一本书里是很有道理的。安妮当海伦的老师达五十年之久,和海伦结成不解之缘,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的美名。马克·吐温称赞这师徒二人“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海伦自己也说:“要是没有老师,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江阴吕氏姐妹的故事
吕氏姐妹简介:吕氏姐妹,姐姐吕娟、妹妹吕营。同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此病的发病率只有五万分之零点三。此病的症状是肌肉萎缩、全身无力、棉软如婴儿。生活完全需要别人照顾。
尽管如此,她们俩却从不抱怨命运、不向病魔低头。她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尽管从没进过学校的大门,却自学完了中小学的课程,还自修了大专课程等。
每天,她们只能固定地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在特制的桌子上学习,一坐就是十几小时。因为没有别人帮助,她们自己就不能躺下,每天冬天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即使这样,她们也从没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她们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她们的文字也经常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她们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态度感染了一批年轻人。经常有人给她们写信、打电话或上门谈心。她们谈理想、谈未来。他们从她们这里吸取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受此启发,她们决定开办热心电话,用自己的知识及坎坷的人生来启迪、帮助那些人生迷惘的青年人。
96年7月,她们开办了江阴市首家私人热线电话、《姐妹爱心热线》电话。这条热线受到了青年朋友的欢迎。短短几个月就有杭州、常州、张家港、如皋、镇江等八九个城市的热线电话一千多个。他们涉及的问题有:工作、就业、学习、恋爱、家庭等方方面面。许多人在她们的开导、鼓励、帮助下,摆脱了心理压力,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找回了自信,重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了。当有人问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们的回答是能够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她们已接到全国各地的热线电话4000多个。98年,她们还成立了《姐妹爱心服务社》。许多有爱心的朋友常跟她们在一起探讨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她们已帮助八九个贫困学生与有爱心的人士结了对子。她们自己也资助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现在,她们被十几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被江阴市团市委评为“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等。
现在,她们又有了自己的爱心网站www.lovejiemei.com,希望这里会成为一个温馨的家园,为每一个喜欢它的朋友送去人生的一点感动。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海伦·凯勒的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的聋盲女作家、教育家。她出生后十九从此双目失明,并有聋哑之疾,但以惊人毅力学完小学到大学全部课程。她通晓英、法、德、拉丁、希腊等5种语言,出版了《乐观》、《走向光明》、《我的生活》等14部著作。有的被译成50余种文字,风靡5大洲。1965年,当她85岁高龄时被选为“世界十大女性”之一。

海伦·凯勒于一八八○年出生,一九六八年逝世,活了八十八岁,经历了两个世纪。她出生后十九个月便患了一场猩红热,重病夺去了她的听力和视力,变成又聋又瞎,同时嘴巴也发不出声了。看来这么一个五官三废的一岁半的幼儿一辈子也没有什么希望了。可是世界上也真有奇迹,后来由于她的顽强不屈,刻苦奋斗和她的老师安妮·苏利文小姐教导有方,当然还由于她有出众的天赋,因此她从七岁开始受教育,经过了几年的努力,终于学会了读书和说话。她学懂的文字有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之多,而且知识渊博。她从二十四岁大学毕业后到她逝世这六十多年的期间,她的主要职务是写作和讲演,她跑遍美国各地,周游世界各国,全心全意为聋盲人的教育和福利事业贡献一生,曾受到许多国家的政府、人民和高等院校的赞扬和嘉奖。一九五九年联合国发起“海伦·凯勒”世界运动。

一九○四年,也就是海伦二十四岁的那年,她以优等成绩通过了大学毕业考试。

海伦大学毕业之后,投身于为聋盲人服务的事业,她跑遍全国为聋盲人学校的筹建募集基金。同时她笔不停挥地从事写作。还在大学时代她就写作了著名的《我的生活故事》。以后她陆续写出了《我生活的世界》、《石墙之歌》、《走出黑暗》、《我的老师安妮·苏利文·麦西》、《乐观》、《海伦·凯勒在苏格兰》、《海伦·凯勒:她的社会主义年代》等十四部著作。书中提到的《倘若我能看见三天》是海伦给《大西洋月刊》写的一篇散文。

海伦的一生经历丰富,除了见于她本人的著作之外,别人研究她的著作数以百计。 美国曾出版过著名的传记作家约瑟夫·拉希的一部八百多页的巨著《海伦和老师》,材料最丰富,图片也很多。拉希把老师与学生写在一本书里是很有道理的。安妮当海伦的老师达五十年之久,和海伦结成不解之缘,赢得了“海伦的另一半”的美名。马克·吐温称赞这师徒二人“组成了一个完美无缺的整体”。海伦自己也说:“要是没有老师,我不知道我能做什么。”
江阴吕氏姐妹的故事
吕氏姐妹简介:吕氏姐妹,姐姐吕娟、妹妹吕营。同患《进行性肌肉萎缩》症。此病的发病率只有五万分之零点三。此病的症状是肌肉萎缩、全身无力、棉软如婴儿。生活完全需要别人照顾。
尽管如此,她们俩却从不抱怨命运、不向病魔低头。她们积极乐观地生活。尽管从没进过学校的大门,却自学完了中小学的课程,还自修了大专课程等。
每天,她们只能固定地坐在特制的椅子上,在特制的桌子上学习,一坐就是十几小时。因为没有别人帮助,她们自己就不能躺下,每天冬天脚肿得连鞋子都穿不进去。即使这样,她们也从没放弃对生活的追求。她们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名著,写了几万字的读书笔记。她们的文字也经常在各级报刊杂志上发表。她们乐观、进取,热爱生活的态度感染了一批年轻人。经常有人给她们写信、打电话或上门谈心。她们谈理想、谈未来。他们从她们这里吸取生活的信心和力量。受此启发,她们决定开办热心电话,用自己的知识及坎坷的人生来启迪、帮助那些人生迷惘的青年人。
96年7月,她们开办了江阴市首家私人热线电话、《姐妹爱心热线》电话。这条热线受到了青年朋友的欢迎。短短几个月就有杭州、常州、张家港、如皋、镇江等八九个城市的热线电话一千多个。他们涉及的问题有:工作、就业、学习、恋爱、家庭等方方面面。许多人在她们的开导、鼓励、帮助下,摆脱了心理压力,调整了自己的心态、找回了自信,重新愉快地生活和学习了。当有人问她们为什么要这么做时,她们的回答是能够帮助别人,让别人快乐、幸福,才是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人生价值。现在,她们已接到全国各地的热线电话4000多个。98年,她们还成立了《姐妹爱心服务社》。许多有爱心的朋友常跟她们在一起探讨如何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现在,她们已帮助八九个贫困学生与有爱心的人士结了对子。她们自己也资助了失学儿童重返校园。现在,她们被十几所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被江阴市团市委评为“十大杰出青年”、“优秀青年”、“新长征突击手”等。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张海迪的故事
张海迪,1955年秋天在济南出生。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从那时起,张海迪开始了她独到的人生。她无法上学,便在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15岁时,海迪跟随父母,下放(山东)聊城农村,给孩子当起教书先生。她还自学针灸医术,为乡亲们无偿治疗。后来,张海迪自学多门外语,还当过无线电修理工。 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张海迪没有沮丧和沉沦,她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对人生充满了信心。她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却发愤学习,学完了小学、中学全部课程,自学了大学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1983年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其中《轮椅上的梦》在日本和韩国出版,而《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已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在《生命的追问》之前,这个奖项还从没颁发给散文作品。最近,一部长达30万字的长篇小说《绝顶》,即将问世。从1983年开始,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1983年,《中国青年报》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张海迪名噪中华,获得两个美誉,一个是“八十年代新雷锋”,一个是"“当代保尔”。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她以自己的言行,回答了亿万青年非常关心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邓小平亲笔题词:“学习张海迪,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 随后,使张海迪成为道德力量。 张海迪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供职在山东作家协会,从事创作和翻译。 [张海迪的故事] [凤凰卫视主持人鲁豫与张海迪的对话——真实美丽张海迪(节选)] 20多年过去了,今年就要47岁的张海迪,在人们心目中的光环似乎渐渐消去。经历了癌症的折磨,爱情婚姻的争议,死亡的挑战,……依然坦然面对鲁豫。她会说些什么…… 张海迪:最早大家知道我的名字的时候,我才26岁,今年就要47岁了,20多年过去了,时间是真的很快,但是当时那些我有时候回想一下,我就觉得像做梦一样,而且想想还是觉得像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情。 鲁豫:你还记得当时你被神话的最厉害的那段时间,你大概每天生活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 张海迪:每天生活不得安宁,我当时每天收到的信,都是用麻袋来装的,一麻袋一麻袋的送到我的单位,送到我的家里,那个时候一点没有办法,而且在我家里,就是成批成批的人,有的多则上百,少则几十个,或者是几个人,每天都去,我们一定要见见海迪,我看她一眼行吗? 鲁豫:但是从外人看来,比如从我看来,有一天,张海迪好象就从我的视线消失了,然后就很少听到她的消息。就感觉慢慢地,你不知道你自己主动就淡出我们的视线,还是外界在慢慢远离你。到底是一种双向选择,还是纯属你个人的选择? 张海迪:大概,我觉得是双向,因为首先是我觉得是我个人的。我个人我觉得我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特别是我选择了这个职业,作为作家,是应该在幕后工作的,而不是在前台。因为我不是一个演员,我不是去演戏,我不需要登舞台,因为我的工作应该是大家看不见的,这是我自己的选择。当大家看不见我的时候,可能正是我在事业的长河里艰难跋涉的时刻。那么在这个宣传媒体上,他们对一个人物的宣传,对我来说,应该是比较长久的了。一直到现在还经常有什么一个版一个版地写海迪了或者是怎么样。但是,当时到了1986年,这个情况会好了一些。 (解说)1991年,张海迪接受医生诊断,得知鼻部患有黑色素癌。于是,她经历了生命中第6次大手术。鲁豫:那手术过程很痛苦吧? 张海迪:非常痛苦,应该说是从剥离到缝合这段时间,因为这么一点点地方,上海最好的医生为我治疗,已经是作了最大的努力,而且这么一点地方缝了四十多针。很小很小的针,虽然那个线很细但对我来说好像是拉一根麻绳。 但是作为一个女性,我觉得,我承受了男性都难以承受的那种痛苦。这种痛苦不仅仅是皮肉的,最重要的是精神的。当时作完手术以后我的手也很凉,也有些颤抖,但是我没有叫一声。我出来的时候,我爱人正在外面等着我,他的手我这么一摸,比我还凉。后来我就跟他讲,我说我有一种感觉,如果我要是在白色恐怖时期被敌人抓了去,我什么也不会说,我说你会说吗,他说我也不说。我说不,你会说。那个时候不能笑了,因为脸上太疼了,不能笑了,但是我自己知道我能够忍受世界上最难以忍耐的痛苦。 鲁豫:你那个时候一滴眼泪都没掉过吗? 张海迪:没有,从小到现在从来没有因为病痛而掉过眼泪。我这个人是非常富有感情的,但是从来没有因为病痛掉过眼泪。总是因为别离,离开了自己亲人,离开朋友,然后什么什么,眼泪汪汪,就这样。大家等一下可以吗,我是看着表上厕所。 鲁豫:我发现海迪身上有一点超出常人,那就是对时间的敏感。由于她从胸部以下,身体完全没有知觉,所以必须非常严格的遵守时间。每隔两个小时,必须要使用一次洗手间,而每一次她并不需要旁人的提醒,也不需要上闹钟,好像身体里面已经有了一个自然的生物钟,到时间就会提醒她。海迪告诉我说,这是她用了40年的时间,养成的一个习惯。 (解说)手术后,张海迪身体状况差到了极点,但她依然坚持就读吉林大学哲学系,攻读研究生课程。两年后,获得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坐着轮椅的哲学硕士。 鲁豫:42年跟疾病一直这样相伴,不知道一种什么感觉,一种什么状态? 张海迪:有的时候我自己想想,偶尔也有热泪盈眶的时候,自己为自己感动。因为什么呢,有的时候,这么想想,哎呀,特别是有时候我跟我妈妈聊起来。有时候就讲说,妈妈你说,我如果当时病了,我坚持十年,二十年,我都可以坚持,三十年我也可以坚持。真的,如果我能够坚持四十年的话,我觉得真的是非常非常不容易,因为我要战胜很多别人根本就看不见的东西。那么就是得克服很多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困惑和障碍。 鲁豫:但是你为什么没有放弃呢? 张海迪:没有放弃是,每天都想想放弃,但是每天又把它拾起来。我觉得又把生命的火焰,就是已经将要熄灭的火焰,小心翼翼地,就像我前几天跟他们讲的,我说我自己每天都想放弃,又像一团小火焰一样把它拾起来。这个小火种我吹一吹,我又让它变成我心灵的篝火,越吹越大,越吹越大,让它继续燃烧。 鲁豫:一直以来,张海迪被人们视作英雄式的人物,而在我们心目当中总觉得英雄和常人不一样,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但张海迪和每一个平凡的女性一样,从小就对爱情充满了幻想,充满了追求。当然她品尝过爱情的幸福,也遭受过失恋的打击。不过她说即使翅膀断了,心也要飞翔。 (解说)1970年,张海迪跟随父母,来到山东聊城莘县农村。在那里,少女时代的张海迪情窦初开,有了初恋。 张海迪:有一天我喜欢一个男孩子,那个男孩子非常非常喜欢我,就是在我们那个小小的县城里。但是就是经历了这么几年之后,大概,这个是我没有想到的,有一天就是他忽然带着一个女孩子到我家,一直到现在我都记着那个女孩子。那是个冬天,她穿着一件当时很少见的,因为她从外地来,穿着一件很少见的毛大衣,毛毛领子,是这样子的我就觉得就像冬妮娅穿的那种,那个衣服一样,因为我们那个地方当时很冷的。他进来了以后说,啊,海迪,这是我的表妹。那天还是一起去看电影,他们推着我去看电影,他就告诉我这是他的表妹。 但是当时我非常敏感的就是看了这个女孩子,她真的也非常漂亮,那么健康。就是从这天以后,我的感觉就是,我喜欢的那个男孩子,他真的疏离了我。在这个时候我才感觉到什么呢,我就觉得,真的那个地方太小了,那个我的残疾太重了。那么就是说他在做现实的,和想象中的爱情决择的时候,他必定要偏向社会世俗的一些方面,我能理解。我愿意把这痛苦自己咀嚼掉,我相信到明年的这个时候我就不会痛苦了,果真是这样。 经历了非常大的痛苦。后来以至于于我做什么事情还像以前一样。有的时候我的朋友推我去看电影,去露天剧院去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这个朋友去了,我真的很想看看他,很想在看他一眼。但不一定是面对面的,面对面是不可能的,他不敢对我的眼睛,我更不愿意看见他的眼睛,我愿意远远的默默的看一看。后来就是我的朋友推着我,就是走过一个胡同的时候,正好他在胡同紧那头,我这么一看,他跟那个女孩子,就是他的表妹走在一起,我心里当时真的像,你知道吗,什么叫针扎。 鲁豫:我明白那种感觉。 张海迪:我真的知道是针扎的感觉,我们每个女性,我觉得应该经历那样疼痛,爱情真的是,就是像莎士比亚说的,爱情就是让人尝遍天下所有的滋味,如果真的一开始就是甜蜜的话,不经历这种疼痛的话,一个女性她就不是完整的。 鲁豫:那后来呢,除了感情这种疼痛,感觉其他的滋味尝过吗?酸甜苦辣你应该都尝过,包括甜美。 张海迪:甜美的确是有过,这里面还有就是我经历的。像我有一个男性的朋友,当时去看我的时候,他给我留下一句话,让我就想了,就是想了好几年,他说,海迪,他说,等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真的你获得了幸福,就这么一句话,当时我们都非常的隐晦。后来几年之后,他在很远的地方,也是知识青年,在黄河军马场,在那个地方,这件事情我极少跟别人说。过了一些年,有一天他给我寄来一封信,这封存信里面夹了个照片,这个照片看了以后,我接着就撕了。 鲁豫:为什么? 张海迪:因为(照片上)他跟一个女性站在一个台阶上,一个楼房的台阶上,他站的高一点,女性站的低一点。他后面写的什么呢,就是说,海迪,我已经结婚了,我的爱人是做什么什么的。他非常非常平淡的就说这样的话,而且还寄给我这样的照片,我想他很可能期待我的祝福。而他对我来说,就好像一颗子弹,一下子,不说是一颗子弹吧,就像一把利剑一下子扎了我一下,就是那种疼痛就是甚至让我全身都猛的一下子抽搐了,让我就从那个幻梦中一下子回到了现实,并且一瞬间会觉得现实是非常的冷酷,是如此冷酷。我一次一次的追求,一次一次的又失掉了。 (解说)张海迪的丈夫是王佐良,在山东师范大学教外语。两人的结合是在1982年。他们没有举行婚礼,一切都在都在平静中度过,如同现在一样。 鲁豫:记得在90年代初期的时候,报纸上曾经有过一阵子争论,张海迪到底应不应该结婚,对于这些争论张海迪自己是一笑至之,她说早在1982年,她家喻户晓之前,就已经结婚了,经历过将近20年的婚姻生活,我们以外人的角度来看,如果不是那张轮椅,这对夫妇跟中国千百万平凡的夫妇没有太大的差别。 鲁豫:在见张海迪之前,我心里一直有点顾虑,我怕她不愿意谈到自己的情感经历和家庭生活,但海迪非常的坦率,在做这个访问的时候,海迪的先生和妹妹都在家里,海迪也完全不避讳我们,不时指挥自己的老公帮自己垫一下垫子,或者倒一杯咖啡,我能够感觉到海迪是这个家庭的中心,倒不是因为全家人由于她的病情,而要围着她转,而是海迪身上就有这样一种力量,把周围的人凝聚在一起。 (解说)张海迪夫妇没有孩子。10年前,他们收养这只小狗,取名“板凳”。夫妻俩对它疼爱倍至,让人觉得它就是他们的孩子。 鲁豫:关于张海迪,我听到过这样两种声音,有的人说,像她这样一个聪明的有才气的女子,却要承受身体上这么大的痛苦,老天实在是太不公平了。但也有人说,张海迪什么都有了,有名气,有地位,出了那么多书,还要求什么呢。但海迪跟我说,她愿意放弃所有这一切,只希望能有一个健康的,正常的身体。我想这一点普通人是很难理解的。 海迪在一起我们谈到了死亡,我问她如果自己来撰写自己的墓志铭,她会写些什么?海迪说,她会这么写,这里躺着一个不屈的海迪,一个美丽的海迪。

张海迪 女 1955年9月生于济南,汉族,哲学硕士,中共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创作室一级作家,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张海迪五岁时因患脊髓血管瘤,高位截瘫。她因此没进过学校,童年起就开始以顽强的毅力自学知识,她先后自学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专业课程。张海迪十五岁时随父母下放聊城莘县一个贫穷的小村子,但她没有惧怕艰苦的生活,而是以乐观向上的精神奉献自己的青春。在那里她给村里小学的孩子们教书,并且克服种种困难学习医学知识,热心地为乡亲们针灸治病。在莘县期间她无偿地为人们治病一万多人次,受到人们的热情赞誉。 1983年海迪开始走上文学创作的道路,她以顽强毅力克服病痛和困难,精益求精地进行创作,执着地为文学而战,至今已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绝顶》。散文集《鸿雁快快飞》、《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翻译作品《海边诊所》,《丽贝卡在新学校》、《小米勒旅行记》,《莫多克――一头大象的真实故事》等。她的作品在社会上在青少年中引起很强的反响,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韩国出版。

1992年度中国作协庄重文文学奖;

1994年全国首届奋发文明进步奖长篇小说一等奖;

1997年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1998年获山东省“精品工程奖”和“山东省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8年全国第二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和个人特别奖;

1999年全国第三届优秀妇女读物奖;

1999年全国第四届外国文学作品优秀图书奖;

2002年10月,长篇小说《绝顶》被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列为向“十六大”献礼重点图书;

2002年12月《绝顶》获全国第三届奋发文明进步奖图书奖。

2003年10月《绝顶》获首届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八届中国青年优秀读物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第二届中国女性文学奖。

2003年12月《绝顶》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

1991年张海迪在做过癌症手术后,继续以不屈的精神与命运抗争,她开始发奋学习哲学专业研究生课程。经过不懈的努力她写出了论文《文化哲学视野里的残疾人问题》。1993年,她在吉林大学哲学系通过了研究生课程考试,并通过了论文答辩。被授予了哲学硕士学位。张海迪以自身的勇气证实着生命的力量,正像她所说的:“像所有矢志奋斗的人一样,我把艰苦的探寻本身当作真正的幸福。”她以克服自身障碍的精神为残疾人进入知识的海洋开拓着一条道路。

张海迪多年来还做了大量的社会工作,她以自己的演讲和歌声鼓舞着无数青少年奋发向上。她也经常去福利院,特教学校,残疾人家庭,看望孤寡老人和残疾儿童,给他们送去礼物和温暖。近年来,她为下乡的村里建了一所小学,帮助贫困和残疾儿童治病读书,还为灾区的孩子捐款,捐献自己的稿酬六万余元。她还积极参加残疾人事业的各项工作和活动,呼吁全社会都来支持残疾人事业,关心帮助残疾人,激励他们自强自立,为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张海迪曾三次应邀出访过日本,韩国,举办演讲音乐会,她的自强不息的奋斗历程也鼓舞着不同民族的人民。1995年,她曾作为中国政府代表团成员参加了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1997年她被日本NHK电视台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张海迪先后被授予各种荣誉称号:

1981年获莘县广播局先进工作者;

1982年获聊城地区“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2年获聊城地区“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共青团山东省委授予“模范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

1983年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1983年山东省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3年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9年中宣部授予“优秀青年思想工作者”称号;

1990年山东团省委授予“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中国残联授予“自强模范”称号;

1992年济南市政府记大功一次;

1993年全国妇联授予“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并再次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5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模范党员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十佳文艺工作者”称号;

1997年被日本NHK评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

2000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1年被新华社《环球》杂志评选为“环球二十位最具影响世纪女性”。

1983年5月,中共中央发出《向张海迪同志学习的决定》,党和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等八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先后为张海迪题词,表彰她积极进取,无私奉献的精神。

张海迪曾当选共青团第十一届中央委员,并长期担任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团委员,山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等职务。海迪在本职岗位和社会工作中自强不息,以满腔的热忱和高尚的品格服务社会,奉献人民,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很高的声誉和威望,是一个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典型。她是中国一代青年的骄傲,也是中国残疾人的杰出代表。

向天空敞开的轮椅梦

很小的时候,她也像别的孩子一样,拥有许多美好的梦想。其中,她的最大梦想就是上学读书,可是,她却从来都没有得到走进校门的机会。

为什么呢?原来,在5岁时,她因患脊髓血管瘤造成高位截瘫,变成了一个残疾儿童。但在残酷的命运挑战面前,她却没有沮丧和沉沦,而是以顽强的毅力和恒心与疾病做斗争,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她,就是张海迪。虽然没有机会走进校门,她却能发愤学习,学完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和世界语,并攻读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后来,她又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英文作品,创作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作品。

长达44年的病痛,始终都在折磨着张海迪。但她却始终坚持着,光是这种精神本身,就可以写出一本让人感动的书!

要是换成你,会不会感到非常痛苦,甚至想要哭泣呢?可是,为了追寻自己的梦想,张海迪却没有因此而哭过。她说:“我这些年来从没有为病痛哭过,让自己哭的是为那些热心关爱自己的人!”

那么,张海迪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又是怎么自学的呢?下面,我就讲给你们听。

谁是玲玲?

你不知道吧?告诉你,玲玲就是张海迪的小名。

1955年,张海迪出生在山东济南。在5岁之前,张海迪有一个幸福的童年,快乐而活泼,成天蹦蹦跳跳地跑来跑去。

可惜,蹦蹦跳跳的时光是那样短暂。

还不到6岁,小玲玲突然得病了。妈妈抱着玲玲,坐在医院走廊的椅子上,等待医生的检查。看完病后,玲玲感觉到妈妈的双腿在抖动,却不知是为什么。

玲玲得了什么病,竟然这样可怕?她患的是脊髓血管瘤,病情反复发作,非常难治。5年中,她做了3次大手术,脊椎板被摘去6块,最后高位截瘫。这样,原来天真活泼的玲玲,现在只能整天卧在床上。

看着伙伴们高高兴兴地一起跳皮筋,高高兴兴地一起背着书包上学校,玲玲幼弱的心灵,简直要被痛苦压碎了。幸好,听说了玲玲的不幸后,过去的小伙伴们常常来看她,给她讲学校里的事。

玲玲家住的是一座红色的三层楼房,每当她坐在窗口,向外看着那些过往小孩的身影,心里是多么羡慕啊!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而玲玲只能呆在家里,她也想去学校读书啊!

玲玲听到窗外传来的“我怎么忘记带伞了?……唉,我的书包怎么忘了呢!”,心里很难过,她很想亲身感受一下与他们一起去上学的欢乐,也想感觉一下在雨中奔跑的清爽……然而,这一切都是一个梦,对于玲玲来说,只能是轮椅上的梦。一天,玲玲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渴望,就对妈妈说:“妈妈,我要上学!”

尽管玲玲非常有决心,但病情却是无情的,每当病痛折磨她时,坚强的玲玲没有流泪,疼得实在厉害时,为了分散注意力,她就猛揪自己的头发,打算用一种疼痛来代替另外一种疼痛。渐渐地,她揪下来的头发,都能编成一条辫子了,她忍受了多么大的痛苦啊!

对玲玲来说,家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聪明、好学的玲玲学会了很多知识。在所有功课中,玲玲最喜欢学习语文,在10岁时候就能读长篇小说了,虽然读得很辛苦,但她不气馁。她很喜欢读《卓娅与舒拉的故事》。

除了语文,玲玲对别的功课也非常用心,一点儿也不肯浪费时间。在整个童年,她以顽强的意志,认真学习,始终用心对待每一个字,每一行句子,自学了小学、中学的全部课程,实现了“轮椅上的梦”。用玲玲自己的话说,她没有愧对自己的童年,也没有愧对那些美好的光阴。

在那里,张海迪度过了15年的时光,爸爸妈妈的爱,小伙伴及朋友的爱,也使张海迪更有信心面对未来。

1970年4月,张海迪跟着下放的父母,坐着一辆大卡车,来到山东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开始了农村生活。

起初,张海迪感觉农村非常陌生,没有电灯和自来水,生活也十分艰苦。但是,在那些淳朴的村民身上,张海迪却感到了更真、更朴素的爱。

刚到莘县那天,天空很晴朗,天上的白云像大棉花一样。不久,一群十一、二岁的孩子们跑过来,围到张海迪身边,抢着问道:“玲玲姐,你是城里来的吧?你的脸怎么这么白啊!你的腿怎么了?”望着孩子们的笑脸,张海迪笑了,慢慢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仅仅才过了半个月,张海迪就同乡亲们相处得十分融洽了。乡邻们争着抢着往玲玲家送地瓜、咸菜等东西,还为她做了一张木轮椅。

孩子们都愿意推张海迪出去散步。这个男孩子说:“玲玲姐,我推你!”那个男孩子抢过来说:“我推,我推!”经过几番争执后,由孩子们轮流推着,来到了田野里。

为了回报这些朴素的爱,张海迪也想为大家做点什么。于是,她开始在昏暗的油灯下学习一本本医学书,还让父亲给她买来体温计、听诊器和针灸用的银针,成了一名靠在轮椅上给人看病的乡村医生。

在莘县生活期间,张海迪为群众治病一万余多人次,针灸技术也在当爻隽嗣��袄纯床〉娜寺缫锊痪�S捎诰�?吭诼忠紊细�丝床。��睦呒渖窬�芑岣械骄缌业奶弁矗�棺瞪踔镣淝�闪恕癝”型,但是,为了治好村民的病,回报他们的爱,张海迪始终坚持着。

知识是一笔财富。忍着病痛,刻苦学习的张海迪终于拥有了自己的财富。凭着这笔财富,她终于自学成才,取得了成功。

1981年12月,《人民日报》首次报道了张海迪的事迹;1983年2月,张海迪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称号,被共青团中央授予“优秀共青团员”称号。还曾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自强模范等称号。

1983年起,张海迪开始从事文学创作,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小米勒旅行记》和《丽贝卡在新学校》等英文作品,创作了《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绝顶》等作品,其中,《轮椅上的梦》已在日本和韩国出版。

1993年4月,通过发愤苦学,张海迪获得了吉林大学哲学硕士学位。

1997年,张海迪被日本NHK选为“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她的事迹,从此传向世界……

在这些荣誉面前,张海迪并没有停止追求。虽然在轮椅上生活了漫长的44年,但在这44年来,她从未被病痛所打倒,始终艰难地向上着,绝不放弃每一分钟的努力,也没有白白度过生命的每一程。

今天,当我们读着张海迪写出的那一本本散发着油墨香的书时,就能看到一颗健康的灵魂,感受到深藏在其中的,长达44年的爱。与那些不珍惜生命的正常人相比,张海迪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也更加顽强,更加勤奋。对张海迪来说,知识是一种财富,但自强却是更珍贵的财富,有了它,就能够战胜一切困难,把爱心洒遍人间。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鍔卞織灏鏁呬簨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寮犳捣杩鍔卞織灏鏁呬簨1 寮犳捣杩斺斾竴涓笌鐤剧梾椤藉己鎷兼悘銆佽韩娈嬪織鍧氱殑濂虫с傚ス鐢ㄨ嚜宸辩殑鐢熷懡璋卞啓浜嗚嚜宸辩編濂界殑浜虹敓;鐢ㄧ敓鍛芥弿缁樹簡涓涓敱鍔卞織鑰屽彉鐨勪紶濂囥傚紶娴疯开鍥犳偅鑴婇珦鐥咃紝鑳搁儴浠ヤ笅鍏ㄩ儴鐦棯銆傚綋鍒殑瀛╁瓙楂橀珮鍏村叴鍘讳笂瀛︽椂锛屽ス鍙兘鍦...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晠浜绠浠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1銆1970骞达紝寮犳捣杩15宀佺殑鏃跺欙紝璺熺潃鐖舵瘝鍒板啘鏉戠敓娲汇傚湪鍐滄潙锛屽紶娴疯开澶勫涓哄埆浜虹潃鎯筹紝涓轰汉姘戝仛浜嬨 2銆佸紶娴疯开鍙戠幇灏忓鏍℃病鏈夐煶涔愭暀甯堬紝灏变富鍔ㄥ埌瀛︽牎鏁欏敱姝屻傚紶娴疯开鍏堝悗璇诲畬浜嗐婇拡鐏稿銆嬨併婁汉浣撹В鍓栧銆嬨併婂唴绉戝銆嬨併婂疄鐢ㄥ効...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浜嬭抗绠浠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涓銆佷簨杩圭畝浠 寮犳捣杩锛屽皬鏃跺欏洜鎮h绠$槫瀵艰嚧楂樹綅鎴槴銆備粠閭f椂璧凤紝寮犳捣杩紑濮嬩簡濂圭嫭鐗圭殑浜虹敓銆15宀佹椂锛屽紶娴疯开璺熼殢鐖舵瘝锛屼笅鏀撅紙灞变笢锛夎帢鍘匡紝缁欏瀛愬綋璧蜂簡鑰佸笀銆傚ス杩樿嚜瀛﹂拡鐏稿尰鏈紝涓轰埂浜蹭滑鏃犲伩娌荤枟銆傚悗鏉ワ紝寮犳捣杩繕褰撹繃鏃犵嚎鐢...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殑涓昏浜嬭抗绠浠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鏈涚潃瀛╁瓙浠殑绗戣劯锛寮犳捣杩绗戜簡锛屾參鎱㈢殑鎶婅嚜宸辩殑鏁呬簨璁茬粰瀛╁瓙浠惉銆備粎浠呮墠杩囦簡鍗婁釜鏈堬紝寮犳捣杩氨鍚屼埂浜蹭滑鐩稿寰楀崄鍒嗚瀺娲戒簡銆備埂閭讳滑浜夌潃鎶㈢潃寰鐜茬幉瀹堕佸湴鐡溿佸捀鑿滅瓑涓滆タ锛岃繕涓哄ス鍋氫簡涓寮犳湪杞銆傚瀛愪滑閮芥効鎰忔帹寮犳捣杩嚭鍘...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殑鏁呬簨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寮犳捣杩 濂 1955骞9鏈堢敓浜庢祹鍗楋紝姹夋棌锛屽摬瀛︾澹紝涓叡鍏氬憳锛屽北涓滅渷浣滃鍗忎細鍒涗綔瀹や竴绾т綔瀹讹紝涔濆眾銆佸崄灞婂叏鍥芥斂鍗忓鍛橈紝涓浗娈嬬柧浜鸿仈鍚堜細鍓富甯佷腑鍥戒綔瀹跺崗浼氬叏鍥藉鍛樹細濮斿憳锛屽北涓滅渷浣滃鍗忎細鍓富甯傚紶娴疯开浜斿瞾鏃跺洜鎮h剨楂撹绠$槫...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殑鍔卞織鏁呬簨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锛屽浼寮犳捣杩鎬鐫鈥滄椿鐫灏辫鍋氫釜瀵圭ぞ浼氭湁鐩婄殑浜衡濈殑淇″康锛屼互淇濆皵涓烘鏍凤紝鍕囦簬鎶婅嚜宸辩殑鍏夊拰鐑尞缁欎汉姘鐨勬晠浜銆傚ス浠ヨ嚜宸辩殑瑷琛岋紝鍥炵瓟浜嗕嚎涓囬潚骞撮潪甯稿叧蹇冪殑浜虹敓瑙傘佷环鍊艰闂銆傚紶娴疯开鍚嶅櫔涓崕锛岃幏寰椾袱涓編瑾夛紝...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鐑埍鐢熷懡鐨勬晠浜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1955骞9鏈堬紝寮犳捣杩鍑虹敓鍦ㄥ北涓滅渷鏂囩櫥鍘跨殑涓涓煡璇嗗垎瀛愬搴噷锛岀幉鐜叉槸濂圭殑灏忓悕銆5宀佷箣鍓嶏紝寮犳捣杩湁涓涓垢绂忕殑绔ュ勾锛屽揩涔愯屾椿娉硷紝鎴愬ぉ韫﹁功璺宠烦璺戞潵璺戝幓銆傚彲鎯滐紝韫﹁功璺宠烦鐨勬椂鍏夋槸閭f牱鐭殏銆1960骞翠竴涓槑鏈楃殑鏃╂櫒锛岀帺鍏峰閲屽垰涓...
  • 尉犁县压榨:鍏充簬寮犳捣杩殑鏁呬簨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1985骞达紝寮犳捣杩鎷胯捣绗旀潵涔夋棤鍙嶉【鍦版姇鍏ラ暱绡囧皬璇淬婅疆妞呬笂鐨勬ⅵ銆嬬殑鍒涗綔涔嬩腑锛岃繖涓鍐欏氨鏄簲骞淬傜敱浜庨暱鏃堕棿鍧愬湪杞涓婏紝瀵艰嚧濂硅韩浣撳澶勯暱浜嗚ぅ鐤紝闀挎椂闂寸敤鑳宠唺鏀拺韬綋锛屽ス鐨勮。琚栫(鐮翠簡涓鍙張涓鍙紝鑲樺叧鑺傜殑鑰佽導鎺変簡涓灞傚張涓...
  • 尉犁县压榨:寮犳捣杩鍧氬己鐨勬晠浜(鍑犲彞璇濇鎷)濂栭噾涓嶆槸闂
    召货19694851467: 绛旓細寮犳捣杩殑鎴愰暱鏁呬簨(鍧氬己濂嬫枟鎸姌)寰堝皬鐨勬椂鍊欙紝濂逛篃鍍忓埆鐨勫瀛愪竴鏍凤紝鎷ユ湁璁稿缇庡ソ鐨勬ⅵ鎯炽傚叾涓,濂圭殑鏈澶фⅵ鎯冲氨鏄笂瀛﹁涔︼紝鍙槸锛屽ス鍗翠粠鏉ラ兘娌℃湁寰楀埌璧拌繘鏍¢棬鐨勬満浼氥備负浠涔堝憿锛熷師鏉ワ紝鍦5宀佹椂锛屽ス鍥犳偅鑴婇珦琛绠$槫閫犳垚楂樹綅鎴槴...
  • 相关链接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