谥号的含义及分类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0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以下是关于谥号的详细解释及分类:
一、谥号的含义
- 概括评价:谥号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相当于盖棺定论。
- 评判性质:谥号具有评判性,可以反映一个人的生平事迹和道德品质。
二、谥号的分类
表扬类
- 好字眼: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等,都是对人物生平事迹的正面评价。
- 例子:经纬天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威强睿德曰武等。
批评类
- 否定意味:如厉、灵、炀等,都含有否定的意思,表示对人物生平事迹的不满或批评。
- 例子:乱而不损曰灵,好内远礼曰炀,厉行无礼曰厉等。
同情类
- 同情意味:如哀、思、愍、怀等,表示对人物生平遭遇的同情。
- 例子:恭仁短折曰哀,在国遭忧曰愍,慈仁短折曰怀等。
三、谥号的赐予
- 大臣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在其死后,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
- 帝王的谥号:一般由礼官议定,经继位的帝王认可后予以宣布。
四、谥号的历史变迁
- 起源:谥号始于西周。
- 中断与恢复:在秦代,谥法成例一度中断,直到汉代才恢复,并沿袭了两千多年,直到辛亥革命后才废除。
豆卢言18644007822: 皇帝谥号是对皇帝生前行为的评价,有好有坏,各具含义。谥号可以分为美谥、平谥和恶谥三种。美谥是对皇帝生前的德行和功绩的赞扬,如“文”表示经天纬地之才,“武”表示有开疆拓土或平定祸乱的功业。平谥则带有同情的意味,如“怀”表示性格仁慈但没什么能力,&...
豆卢言18644007822: 2. 谥号的规范与意义:谥号并非随意赋予,它有着严格的用字规范,并且每一种谥号都承载着特定的含义。古代文献《逸周书·谥法解》对谥号的赋予有明确的规定,不同的成就和品德会对应不同的谥号。3. 谥号的等级与分类:在历史上,谥号被分为上、中、下三等,用以区分不同的功绩和品德。例如,美誉...
豆卢言18644007822: 古代皇帝常用谥号及其含义 1. 文皇帝 含义:此谥号代表了皇帝的文明之治和文化成就。“文”通常表示文化昌盛、治国儒雅。获得此谥号的皇帝往往重视文化教育,推动文明进步。解释:在古代中国,皇帝谥号中的“文”字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它反映了皇帝在统治期间对文化的重视和发展。这样的皇帝往往推行一系列...
豆卢言18644007822: 他的功绩显著体现在扩大疆域和强化中央集权上。唐朝唐太宗的谥号为“太宗”,意味着他在位期间政治清明,注重治理国家的功绩。此外,历史上还有许多皇帝拥有不同的谥号,如唐玄宗的“玄宗”、宋仁宗的“仁宗”等。这些谥号都反映了皇帝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特点和贡献。三、部分常见皇帝谥号的含义 高祖:一般...
豆卢言18644007822: 谥号是指人死之后,后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评价的文字。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褒谥。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后人称呼,不是正式的谥号)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厉、灵、炀都是恶谥,哀、思也不是好词,...
豆卢言18644007822: 年号、庙号、谥号是中国古代历史中对于皇帝及重要历史人物的称号,各有其特定的含义和用途。1. 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皇帝用以标志每年年份的名称,通常由新登基的皇帝设立,以示新的统治时期的开始。每一个年号都蕴含着皇帝的特定寓意,或是纪念某个重大事件,或是表达统治理念。例如,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
豆卢言18644007822: 一、古代人的名、字、号、谥号的含义:1. “名”:与现代汉语中的“名字”相似,是个人用来自称的名称,表达了一种谦虚的态度。2. “字”:又称为“表字”,是除了名以外的别称,他人用来称呼某人,以示尊敬。3. “号”:即别号,是指个人除名和字以外的又一称呼。它通常与个人的居住地、兴趣...
豆卢言18644007822: 含义: 所谓谥号,就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吧。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贬的恶谥三种。 美谥如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 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平谥如怀,悼,哀,闵,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另外孙权的谥号是“大皇帝”,比较特殊。 由...
豆卢言18644007822: 汉献帝刘协的谥号“献”并不代表他将汉室江山禅让出去,而是含有褒义,当为“贤”解。以下是关于“献”字谥号的详细解释:谥号的含义:谥号是中国古代礼法范围的一种习俗,它源于谥法,早在先秦时代就有了。谥号是对死者生前事迹和品德的概括,一般具有褒贬之意。“献”字的解释:“献”在古代有多种...
豆卢言18644007822: 古代文武官员的谥号等级,是封建帝王统治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展现皇恩浩荡,加强统治。这些谥号不仅具有表彰和惩戒的含义,还体现了王朝对官员品行的评价。各个朝代对官员赐谥资格和字眼都有严格的规定,如清代《大清会典》中列出的谥字,要求简洁且寓意深远。明朝以后,谥法的字眼有了明确的等级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