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臣谥号排名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1
在文臣的谥号等级中,最尊贵的是“文正”,其次是“文贞”。这些谥号代表着对逝者一生品德和功绩的极高评价,自周朝开始,除了天子,诸侯和大臣也会被赐予谥号,如周文王、汉文帝等都是这一传统下的代表。
“文”字之后的谥号序列包括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等,每个字都承载着对文臣不同方面的赞赏或纪念。例如,“文成”赞誉其成就,“文忠”则表示忠诚。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皇帝多用年号,人们更多地称呼年号,如唐以前的皇帝多以谥号相称,明清皇帝则主要以年号为名。
并非所有帝王都有庙号,如唐以前的皇帝通常只用谥号,而从唐开始,庙号逐渐普及。如明英宗有两个年号,曹操、司马懿等人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情况也存在,但这些称号往往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多尔衮的成宗义皇帝封号即被撤销。
总的来说,文臣的谥号不仅是对他们生前贡献的总结,也是历史对其人品和功绩的永久性评价。这些谥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官员品德的重视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记忆。
佳木斯市硬膜:文正、忠武、武穆,你知道这些文臣武将的谥号等级怎么区分吗?
杜鸣18071655131: 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而且从明代开始,文臣谥号均为两个字,因此“文正”这个谥号便是对文臣的最高评价。在...
佳木斯市硬膜:朱元璋打天下时文臣武将都有谁啊
杜鸣18071655131: 文臣:1、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三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
佳木斯市硬膜:自古文臣武将死后谥号如何排名,有没有什么趣闻
杜鸣18071655131: 可以,一般叫谥号中的后面几个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么后世本朝的人就叫他孝文皇帝。或者跟庙号一起叫,那么就是成祖孝文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
佳木斯市硬膜:曾国藩谥号文正公,左宗棠谥号文襄公,为什么都是文
杜鸣18071655131: 在清朝时期,“文”字通常只授予进入翰林院的大臣,不过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左宗棠。“文正”是清代文臣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不允许出现在内阁提出的候选名单中,只能由皇帝亲自圈定。整个清代,仅有八人获此谥号,最著名的就是曾国藩。“文忠”则是传统谥号中评价极高的一个,仅次于“文正”。在清代...
佳木斯市硬膜:武将谥号排列
杜鸣18071655131: 按《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后人给的评价,而且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从周朝开始的,天子以外...
佳木斯市硬膜:清朝谥号最高的汉人是谁呢?
杜鸣18071655131: 曾国藩啊。晚清中兴四名臣之首,谥号文正,一等侯爵。左宗棠是文襄,二等侯爵。张之洞也是文襄。李鸿章谥号文忠,一等侯。级别差不多的胡林翼,谥号文忠。彭玉麟,没有文字。而以文臣谥号论,文正第一,文忠其次,然后才是文襄。所以曾国藩第一,李鸿章、胡林翼第二,其他人三等。毕竟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算是...
佳木斯市硬膜:历史上唐宋以后获得“文正”谥号的大臣
杜鸣18071655131: 在从宋仁宗时期的1022年到清王朝灭亡的1912年,约900年的时间里,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正史记载的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24位。他们大多公德、私德皆备,平均寿命68岁,这在当时堪称高寿。这些文臣的简历如下:宋朝有7人获得“文正”谥号,分别是:- 范仲淹,江苏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
佳木斯市硬膜:谥号是什么?
杜鸣18071655131: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文官谥号:一般文臣的谥号前面有个“文”字,比如“文正”“文忠”“...
佳木斯市硬膜:谥号中最高的是什么
杜鸣18071655131: 曾经砸缸的司马光同志的给范仲淹的伯乐名臣夏竦商议谥号时,把本以是文正的谥号降低成了文庄。司马光理由竟然是文正乃文臣谥号之最,夏竦还差那么一点点。而范仲淹、司马光的谥号都是文正。看来保守派司马光比改革派王安石流下的名气好,王安石的谥号却是一个文字。有人还说文比文正级别高,因为王安石配...
佳木斯市硬膜:古代谥号排名
杜鸣18071655131: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靖节”即为私谥,由其朋友评定,这两个字完美地概括了陶渊明的一生。谥号具有评判性质,相当于盖棺定论,分为上谥、美谥、中谥、平谥、下谥和恶谥。古代王公大臣为获得一个好谥号,可谓费尽心机。谥法成系统后,文臣谥号以“文”字开头,后跟“正、贞、...
“文”字之后的谥号序列包括成、忠、献、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等,每个字都承载着对文臣不同方面的赞赏或纪念。例如,“文成”赞誉其成就,“文忠”则表示忠诚。到了明清时期,由于皇帝多用年号,人们更多地称呼年号,如唐以前的皇帝多以谥号相称,明清皇帝则主要以年号为名。
并非所有帝王都有庙号,如唐以前的皇帝通常只用谥号,而从唐开始,庙号逐渐普及。如明英宗有两个年号,曹操、司马懿等人死后被追封为皇帝的情况也存在,但这些称号往往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而变化,如多尔衮的成宗义皇帝封号即被撤销。
总的来说,文臣的谥号不仅是对他们生前贡献的总结,也是历史对其人品和功绩的永久性评价。这些谥号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官员品德的重视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记忆。
杜鸣18071655131: 元以后又恢复“贞”字,次第仅次于“正”),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僖,荣,愍,思。而且从明代开始,文臣谥号均为两个字,因此“文正”这个谥号便是对文臣的最高评价。在...
杜鸣18071655131: 文臣:1、李善长,字百室,濠州定远人。明朝开国功臣,李善长少时爱读书有智谋,后投靠朱元璋,跟随征战,出生入死,功劳颇多,比肩汉代丞相萧何。洪武三年,授号“开国辅运推诚守正文臣”,晋升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太师、中书左丞相,进爵韩国公,年禄四千石,子孙世袭,可谓位极人臣。洪武二十三年...
杜鸣18071655131: 可以,一般叫谥号中的后面几个字,如明成祖的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那么后世本朝的人就叫他孝文皇帝。或者跟庙号一起叫,那么就是成祖孝文皇帝。 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一般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但在几代之后就必须毁去原庙,而于太庙合并祭祀,合于太...
杜鸣18071655131: 在清朝时期,“文”字通常只授予进入翰林院的大臣,不过也有例外情况,例如左宗棠。“文正”是清代文臣能够获得的最高荣誉之一,不允许出现在内阁提出的候选名单中,只能由皇帝亲自圈定。整个清代,仅有八人获此谥号,最著名的就是曾国藩。“文忠”则是传统谥号中评价极高的一个,仅次于“文正”。在清代...
杜鸣18071655131: 按《明会典》,第一等是“武”与之搭配的依次是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第二等是“忠”与之搭配的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谥号是一个人死后,后人给的评价,而且是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一生功过是非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论。谥号从周朝开始的,天子以外...
杜鸣18071655131: 曾国藩啊。晚清中兴四名臣之首,谥号文正,一等侯爵。左宗棠是文襄,二等侯爵。张之洞也是文襄。李鸿章谥号文忠,一等侯。级别差不多的胡林翼,谥号文忠。彭玉麟,没有文字。而以文臣谥号论,文正第一,文忠其次,然后才是文襄。所以曾国藩第一,李鸿章、胡林翼第二,其他人三等。毕竟曾国藩平定太平天国算是...
杜鸣18071655131: 在从宋仁宗时期的1022年到清王朝灭亡的1912年,约900年的时间里,历经宋、元、明、清四朝,正史记载的获得“文正”谥号的文臣共有24位。他们大多公德、私德皆备,平均寿命68岁,这在当时堪称高寿。这些文臣的简历如下:宋朝有7人获得“文正”谥号,分别是:- 范仲淹,江苏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
杜鸣18071655131: 谥号是在我国古代,统治者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的称号,如“武”帝,“哀”公等。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文官谥号:一般文臣的谥号前面有个“文”字,比如“文正”“文忠”“...
杜鸣18071655131: 曾经砸缸的司马光同志的给范仲淹的伯乐名臣夏竦商议谥号时,把本以是文正的谥号降低成了文庄。司马光理由竟然是文正乃文臣谥号之最,夏竦还差那么一点点。而范仲淹、司马光的谥号都是文正。看来保守派司马光比改革派王安石流下的名气好,王安石的谥号却是一个文字。有人还说文比文正级别高,因为王安石配...
杜鸣18071655131: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两种。晋代诗人陶渊明的“靖节”即为私谥,由其朋友评定,这两个字完美地概括了陶渊明的一生。谥号具有评判性质,相当于盖棺定论,分为上谥、美谥、中谥、平谥、下谥和恶谥。古代王公大臣为获得一个好谥号,可谓费尽心机。谥法成系统后,文臣谥号以“文”字开头,后跟“正、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