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不同。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6
【答案】:(1)凯恩斯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必须通过利率来加以传导,因此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应是利率,即M ↑→i↓→I↑→y↑。其次,从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来看,货币政策的作用指间接的,它必须经过两个中间环节,如其中一个出问题,则货币政策将无效,强调财政政策的有效性,认为货币政策是不可靠的。 (2)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应量的变动无需通过利率加以传导,而可直接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动,即M→Y。央行通过货币政策的操作只能控制货币供应量,而不能控制利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将直接导致名义收入的变动。 (3)总体而言,凯恩斯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只强调了货币和利率等金融因索的变动对实际经济活动的影响,而没冇考虑实际经济活动的变动,如产量、收入等实际变量的变动也将对货币和利率产生相应的反作用。
二连浩特市眼底:简要分析货币主义与新凯恩斯主义对通货膨胀的认识存在差异的原因。
颜费15112346237: 1.货币的本质 ��在货币本质观上,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所谓“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不具有实质价值。本身是...
二连浩特市眼底:中美货币管制与货币政策哪个更有效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是两个观点十分对立的学派。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而货币学派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
二连浩特市眼底: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
二连浩特市眼底:货币主义与凯恩斯主义如何看待货币政策作用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在1976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主义用经济政策的滞后性质反对根据情况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
二连浩特市眼底: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主张有何不同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经济干预,促进经济发展.货币学派: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因此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衰退和扩大就业.供给学派:供给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
二连浩特市眼底:利息率在凯思斯学派和货币学派中的地位和作用有何区别?
颜费15112346237: 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利息率的变动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凯恩斯主义者把利息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只要控制好均衡利率,就可以有效地影响最终产品市场,并配合其他措施将最终产品市场的均衡总产量控制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对于凯恩斯主义者来说,提高利息率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利息率就是扩张的货币...
二连浩特市眼底:什么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试概述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 ...
颜费15112346237: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早期主要有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思路可以简单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二连浩特市眼底:后来的经济学家在货币传导机制方面作了什么补充和修改?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学派对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了修改。和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是:M → E → I → Y。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直接影响支出,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第二...
二连浩特市眼底:简述凯恩斯理论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
二连浩特市眼底:货币需求理论的理解--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相爱相杀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理解货币需求上各持一端,它们之间的互动与碰撞构成了美国二十世纪经济周期的背景。这一分析主要分为货币数量论的两派,即欧文费雪的现金交易说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费雪方程阐述了货币需求的基础,即MV=PT,其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T是劳动...
颜费15112346237: 1.货币的本质 ��在货币本质观上,凯恩斯是一个典型的名目主义者。他认为,货币是用于债务支付和商品交换的一种符号,这种符号是由“计算货币”的关系而派生的。所谓“计算货币”,是指一种观念上的货币,是货币的基本概念。计算货币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或称号,不具有实质价值。本身是...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是两个观点十分对立的学派。前者认为利率是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主要因素,中央银行应该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灵活地选择货币政策工具,以实现充分就业,保持经济稳定。而货币学派则十分强调货币供应量的作用,认为相机抉择的货币政策从长期来看是无效的,中央银行应该确定固定的货币供应增长...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是根据凯恩斯的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1936)的思想基础上的经济理论,主张国家采用扩张性的经济政策,通过增加需求促进经济增长。凯恩斯主义认为,宏观的经济趋向会制约个人的特定行为。18世纪晚期以来的“政治经济学”或者“经济学”建立在不断发展生产从而增加经济产出,而凯恩斯则...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主义是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一个资产阶级经济学流派。亦称货币学派。以挑战凯恩斯主义的面貌出现。其领袖人物为米尔顿·弗里德曼。他在1976年10月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货币主义用经济政策的滞后性质反对根据情况而制定的货币政策,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货币政策,即把货币存量作为唯一的政策工具,由...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经济干预,促进经济发展.货币学派: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因此主张控制货币供应量,反对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衰退和扩大就业.供给学派:供给决定论,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
颜费15112346237: 在这一传导过程中,利息率的变动起着关键的作用,所以凯恩斯主义者把利息率作为制定货币政策的基本目标。只要控制好均衡利率,就可以有效地影响最终产品市场,并配合其他措施将最终产品市场的均衡总产量控制在充分就业的水平上。对于凯恩斯主义者来说,提高利息率就是紧缩的货币政策,降低利息率就是扩张的货币...
颜费15112346237: 关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分析,在西方,早期主要有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和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思路可以简单归结为:通过货币供给M的增减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化通过资本边际效率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会进而影响总支出E和总收入Y。用符号可表示为...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学派对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做了修改。和凯恩斯学派不同,货币学派认为利率在货币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而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是:M → E → I → Y。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量直接影响支出,其主要原因是:第一,货币需求有其内在的稳定性;第二...
颜费15112346237: 凯恩斯主义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若干发展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主要是基于其著名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所提出的流动性偏好理论,由于凯恩斯师从马歇尔,他的货币理论在某种程度上是剑桥货币需求理论合乎逻辑的发展。在剑桥学派的货币数量论中,所提出的问题是人们为什么会持有货币,对这一问题的回答直接导向了...
颜费15112346237: 货币学派与凯恩斯学派在理解货币需求上各持一端,它们之间的互动与碰撞构成了美国二十世纪经济周期的背景。这一分析主要分为货币数量论的两派,即欧文费雪的现金交易说与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说。费雪方程阐述了货币需求的基础,即MV=PT,其中M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总量,V是货币的流通速度,P是价格水平,T是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