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蜻蜓的雌雄?
雄性颜色会鲜艳,漂亮些而且个头更大些。雌性则暗淡,朴素些,个头稍微小一些。也可通过交配时雄前雌后来分辨,并且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一般都是雌性蜻蜓。
1、我们可以从外形上分辨蜻蜓的雌雄,雄性蜻蜓在腹部第二节有一个突起的结构,雄性蜻蜓会事先把精子从第9腹节提取到第2腹节用于交配,而雌性蜻蜓在腹部第二节是没有的。
这是雄虫:
这是雌虫
2、还可以从交配上分辨雌雄,雄体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体的头或前胸,通过它的动作诱引雌体将其腹部前弯,接触到雄体腹部基部的交尾器。交配时多降落地面,但亦可在空中进行。雄前雌后。
由于蜻蜓幼虫实在水里生活,所以蜻蜓都会把卵产在水里,每当雌性蜻蜓受精成功时,都会在水面上来回飞舞,所以它点水实际上是在产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蜻蜓点水”,所以当我们看到蜻蜓点水时,可以确认那都是雌性的。
其中豆娘属于蜻蜓目,但不是蜻蜓。
扩展资料
蜻蜓种类:
约有5000余种,在中国约300余种,最常见的蜻蜓有多种:例如碧伟蜓、黄蜻和长叶异痣蟌,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主要三个科,即代表了蜓科、蜻科和豆娘。
蜓科:
外观特征:腹部长46~52mm。雄虫复眼淡褐青色;体色褐色;胸部中央具一块黄色宽大斑纹,後方的黄色斑和腹部前方侧面前斑连结成黄色区。雌虫复眼淡褐色,其馀部分和雄虫略同。
蜻科:
外观特征:体大型,胸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翅透明;足黑色,基部具黄斑;腹部黑色具黄斑,雄性第二腹节两侧具耳状突起。
豆娘:
外观特征:豆娘身体细长,复眼发达生于头两侧,咀嚼式口器,触角刚毛状,前后翅形状相似,翅脉中室四方形,翅翼生有翅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蜻蜓点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豆娘
夏季的池塘充满了活力,除了钓鱼之外,我们也会下去洗澡,在水里玩儿游戏、捉迷藏。我小时候“扎猛子”的技术堪称一流,我会冲着来捉我的人扎下去,在水下来个大转弯,有时甚至能扎到来人的身后。 我们还会用竹扫帚去扑蜻蜓。雌雄蜻蜓在交配的时候,雄的尾部会和雌的后颈部分紧紧相连,一起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我们叫它“大队”。“大队”是我们扑捉的重点目标,因为,捉到那只雌的,我们就可以用棉线拴在它的翅间,去“吊”雄的。 雌雄蜻蜓很容易辨认,关键就在于它们腰间颜色的不同。雄的是一种靛青色,雌的则是黄褐色。有时我们一时扑不到雌的,就会在雄的腰际抹一些黄泥,让它“男扮女妆”,装作“花腰新娘”的样子,也同样能够“吊”来雄的……呵呵,看来,好色并非人类雄性所独有,栽在美人计上的也不只是我们人类当中的英雄啊!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我们叫它“水蝎子”。水蝎子是高蛋白食物,但那时候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一般都是用来喂鸡。 每天早上,池塘边的柳树上、水草上,总会有已经羽化的蜻蜓蜕下的壳,间或也会有一两只没有羽化成熟的、翅膀软软的蜻。
希望采纳
3节腹面。全世界分布,尤以热带地区为多。已知约5000种,中国记载约350种和亚种。蜻蜓体长20~150毫米。颜色多艳丽。触角短小,刚毛状,身体有3~7节。复眼发达,占头部的大部分,单眼3个。前胸较细如颈。中、后胸合并,称合胸。左右两边的上前侧片在合胸背前方的背中线。足接近头部,细长。飞行时,中足和后足可伸向头部前方,便于捕捉空中飞虫。停息时,足常抱附于植物枝叶上。雄性在性成熟时,把精液藏入交合器中。交配时,雄虫用腹部末端的肛附器“捉住”雌虫头顶或前胸背板,雄前雌后,一起飞行,有时能一直保持到雌蜻蜓产卵结束。有时雌虫把腹部弯向下前方,将腹部后方的生殖孔紧贴到雄虫的交合器上,进行受精。许多蜻蜓没有产卵器。它们在池塘上方盘旋,或沿小溪往返飞行,在飞行中将卵撒落水中;有的种类贴近水面飞行,用尾“点水”,将卵产到水里。蜓科和均翅亚目都有产卵器,它们用产卵器切割水生植物的茎叶,把卵产进植物的组织内。有的豆娘能顺着水草潜入水中产卵。蜻蜓为半变态。绝大多数幼虫水生,幼虫龄期一般为10~15龄,因种而异。许多蜻蜓年生1代,有的种类要经过3~5年才完成1代。在中国南方水稻的植株上,有时可以见到蜻蜓的幼虫脱壳,这一类蜻蜓至少年生2代。幼虫老熟时,爬出水面,固着在石头或植物上,而后羽化为成虫。少数种类的蜻蜓幼虫为陆生。初孵化的幼虫体外包着一层薄膜,这是第1龄幼虫,历时很短,有些种类几秒或几分钟后,薄膜即脱落,变成第2龄幼虫。幼虫靠吃水中小动物长大。它们有的栖在水底,有的附着在水体上层的水草上,后者能以蚊虫的孑孓为食。成虫在飞行中捕捉大小适宜的昆虫为食。蜻科昆虫多在开阔地的上空飞翔。蜓科的昆虫常在黄昏时出来捕食蚊类、小型蛾类、叶蝉等,能在30分钟内捕食相当于自身体重的食物,是重要的益虫。分3亚目。①均翅亚目,本亚目的昆虫色常艳丽,俗称豆娘。前后翅的形状和脉序相似。翅基狭窄形成翅柄。休息时一般四翅竖立体背。本亚目下分2总科8科;②间翅亚目,只有2种,一种产于喜马拉雅山南侧,一种产于日本,是古老类群的孑遗后代,有活化石之称;③差翅亚目,本亚目昆虫俗称蜻蜓。包括2总科5科,蜓科和蜻科常见。
日本的蜻蜓专家将蜻蜓分为豆娘、河蛉和蜻蛉三类。一般常见的生活於溪流的短腹幽蟌、白痔珈蟌分属前面两种。数量和种类最多的是蜻蛉,在小绿山常见的三十八种里,均翅目(前後翅相同大小)的豆娘和河蛉加起来,不过七、八种,主要是非均翅目蜻蛉的天下。每一个时节都会有不同的蜻蛉结集。诸如春天时,最先是紫红蜻虰群,按著是黄纫蜻虰,之後又有猩红蜻虰、粗钩春虰、麻斑晏虰,直到秋天,薄翅蜻虰开始在草原的大群集聚﹔它们的种类繁多、琳琅满目,而且生活习性也截然不同。
我在野外观察蜻蜓的方法,和鸟类、蝴蝶一样,都试著用图鉴指示法,从外表的色泽和特徵,甚至飞行的方法、交配的姿势来辨认。蜻蜓甚至比蝴蝶、鸟类更能从上下付器、交尾器鉴定出雌雄——如果你能设法接近。当然,它也有诸多限制,譬如许多未成熟的雄虰和雌虰长相近似,难以辨认。或者同属的外型近似,这些就需要靠经验弥补,也有的无可避免地必须用网子捕捉﹔甚至,用显微镜方能鉴定。但以平地的种类来说,只要经验成熟,多数种类都能辨认出来。
夏季的池塘充满了活力,除了钓鱼之外,我们也会下去洗澡,在水里玩儿游戏、捉迷藏。我小时候“扎猛子”的技术堪称一流,我会冲着来捉我的人扎下去,在水下来个大转弯,有时甚至能扎到来人的身后。
我们还会用竹扫帚去扑蜻蜓。雌雄蜻蜓在交配的时候,雄的尾部会和雌的后颈部分紧紧相连,一起在水面上飞来飞去,我们叫它“大队”。“大队”是我们扑捉的重点目标,因为,捉到那只雌的,我们就可以用棉线拴在它的翅间,去“吊”雄的。
雌雄蜻蜓很容易辨认,关键就在于它们腰间颜色的不同。雄的是一种靛青色,雌的则是黄褐色。有时我们一时扑不到雌的,就会在雄的腰际抹一些黄泥,让它“男扮女妆”,装作“花腰新娘”的样子,也同样能够“吊”来雄的……呵呵,看来,好色并非人类雄性所独有,栽在美人计上的也不只是我们人类当中的英雄啊!
蜻蜓的幼虫生活在水里,我们叫它“水蝎子”。水蝎子是高蛋白食物,但那时候我们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所以,一般都是用来喂鸡。
每天早上,池塘边的柳树上、水草上,总会有已经羽化的蜻蜓蜕下的壳,间或也会有一两只没有羽化成熟的、翅膀软软的蜻。
希望采纳
冀寒19415823548: 蜻蜓分雌雄。关于蜻蜓的雌雄差异,可以归纳如下:颜色差异:雄性蜻蜓的颜色通常比雌性更为鲜艳、漂亮,而雌性的颜色则相对暗淡、朴素。交配行为:在交配过程中,雄性蜻蜓会用其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性蜻蜓的头或前胸,以完成交配行为。此外,蜻蜓作为一种无脊椎动物,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
冀寒19415823548: 蜻蜓分雌雄。雄性蜻蜓较雌性蜻蜓颜色会鲜艳,漂亮,雌性颜色则暗淡,朴素。在交配时,雄体会用腹部末端的抱握器握住雌体的头或前胸。蜻蜓,无脊椎动物,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蜻蜓目,差翅亚目,分蜻科和蜓科。一般体型较大,翅长而窄,膜质,网状翅脉极为清晰。视觉极为灵敏,单眼3个,...
冀寒19415823548: 粗腰蜻蜓 粗腰蜻蜓的腹部长17~19毫米。雄虫体色水蓝色,胸部黑色斑纹特殊。雌虫体色黄褐色或绿褐色,黑色斑纹雌雄相同。成虫出现於4至11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水田、沼泽等静水环境。善变蜻蜓 善变蜻蜓腹部长22~25毫米。雄虫除翅端外,全身为红褐色,腹部具黑色斑。雌虫外形和雄虫相同,但...
冀寒19415823548: 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的研究人员研究了夏赤蜻等3种红蜻蜓体内的色素,发现它们属于红色特征较强的眼黄素。加入氧化剂时,眼黄素会变成黄色;加入还原剂时,则会恢复为红色。研究还发现,如果向黄色的雌性蜻蜓体内注入还原剂,它们也会变成红色。辨别雌雄蜻蜓的方法之一是观察第二腹节。雄性蜻蜓的第二腹...
冀寒19415823548: 杜松蜻蜓( 狭腹灰蜻)的腹部长36~40毫米。雄虫胸部为黄绿、黑色相间条状斑,腹部黑色,具白色斑纹。雌雄差异不明显。杜松蜻蜓是平地与中、低海拔极常见的种类,成虫出现於3至11月,在山沟、水田、池塘、沼泽等各类静水环境几乎随处可见。
冀寒19415823548: 雌性的外观稍有差异,复眼上部为褐色,下部是灰蓝色,胸部和腹部则为黄褐色,腹背的黑线更为明显,后翅基部同样有褐色斑,翅痣也呈黄褐色。老熟的雌雄个体体色会变为灰褐色,但雄性未成熟个体与雌性相似,可通过观察腹末节的攫握器或尾毛来区分。[1]猩红蜻蜓的触角短小而刚毛状,分为3至7节。复眼...
冀寒19415823548: 粗腰蜻蜓 粗腰蜻蜓的腹部长17~19毫米。雄虫体色水蓝色,胸部黑色斑纹特殊。雌虫体色黄褐色或绿褐色,黑色斑纹雌雄相同。成虫出现於4至11月,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池塘、水田、沼泽等静水环境。善变蜻蜓 善变蜻蜓腹部长22~25毫米。雄虫除翅端外,全身为红褐色,腹部具黑色斑。雌虫外形和雄虫相同,但...
冀寒19415823548: 男女有别”的道理,雌雄体的颜色有很大的区别。雄性的侏红小蜻如名字一样,通体都是红色,很容易被发现。而雌性的侏红小蜻身体呈黄褐色,通过颜色的差异可以直接分辨出侏红小蜻的性别。关于侏红小蜻与普通蜻蜓之间有什么区别,大家如果还有其他的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冀寒19415823548: 蜻蜓腹部细长、扁形或呈圆筒形,末端有肛附器。足细而弱,上有钩刺,可在空中飞行时捕捉害虫。雄虫交配器位于腹部二、三节腹板上,雌雄交尾也在空中进行。休息时,双翅平展两侧,或直立于背上。前翅和后翅不相似,后翅常大于前翅。翅的前缘,近翅顶处,各有1个翅痣,呈长方形或方形,可保持翅...
冀寒19415823548: 不完全变态,幼虫“水虿”生活在水中,用极发达的脸盖捕食。无论成虫还是幼虫均为肉食性,多食害虫。约有5000余种,在我国约300种,最常见的蜻蜓有多种:例如碧伟蜓、黄蜻和长叶异痣蟌,这3种蜻蜓基本上代表了蜻蜓目的各个科,即代表了大型蜻蜓、中型蜻蜓和豆娘。下雨前喜低空往返飞行。雌雄交尾也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