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螳螂什么品种?
这个品种是 大螳螂
大螳螂(学名:Tenodera aridifolia)属螳螂目,螳螂科。是一种中型至大型的昆虫,体呈绿色或褐色,头为三角型 足为捕捉足。
中华大刀螳
中华大刀螳是全国性品种,广泛分布于南北各地。
中华大刀螳的适应力很强,早在1896年就随同苗木一同引进到美国等地,并繁衍后代。
形态特征
中华大刀螳
成虫 体大形,暗褐色或绿色。雌虫体长74-120mm,前胸背板长23—28mm;雄虫体长68-94mm,前胸背极长21-23mm。头三角形,复眼大而突出。前胸背板前端略宽,于后端,前端两侧具有明显的齿列,后端齿列不明显;前半部中纵沟两侧排列有许多小颗粒,后半部中隆起线两侧的小颗粒不明显。雌虫腹部较宽。前翅前缘区较宽,草绿色,革质。后翅略超过前翅的末端,黑褐色,前缘区为紫红色,全翅布有透明斑纹。足细长,前足基节长度超过前胸背板后半部的2/3,基节下部外缘有16根以上的短齿列,前足腿节下部外线有刺4根,等长;下部内线有刺15-17根,中央有刺4根,其中以第Th根刺最长。卵鞘及卵卵鞘楔形,沙土色到暗沙土色。长14一30mm,宽13-18mm,高13.5-19.0mm。由许多卵室组成。卵粒金黄色,长椭圆形,一端稍宽。若虫与成虫相似,无翅,5一6龄开始长出翅芽。1龄若虫体长8~12mm,2龄13一15mm,3龄16—20mm,4龄21-26mm,5龄31一36mm,6龄41—56mm,7龄54-73mm。
我看像是广斧螳螂。仅供参考。
广斧螳螂也叫广腹螳螂,俗称宽腹螳螂。身型与薄翅螳螂相仿,但粗壮得多。特征是双刀上三个突起的黄色斑点,和双翅上的一对白斑。多为绿色,褐色个体比较少见,是斧螳属中较著名的品种之一。广斧螳是我国常见的型中至大螳螂之一,主要分布于中国河北直至广东一带。体长约60MM,多为绿色。
壤裴15950831939: 这是中华大刀螳 是全国性品种,广布于南北各地。中华大刀螳的适应力很强,早在1896年就随同苗木一同引进到美国等地,并繁衍后代。中华大刀螳是国内数一数二的大型品种,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成虫体长通常都能达到7~10cm,有绿色,褐色两种色
壤裴15950831939: 这个是眼斑螳螂。眼班螳,较常见却很漂亮的经典螳螂品种,长相奇特,非常引人注意,体长约3.5厘米~4厘米,体绿色; 复眼呈圆锥状向上突起,前翅中部具有一个大型的眼状斑纹,因而叫眼斑螳。
壤裴15950831939: 次末龄及末龄需要放入网箱里饲养。 我们通过以上关于灰色的螳螂是什么品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灰色的螳螂是什么品种有一定的了解,更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
壤裴15950831939: 棕色螳螂是什么品种 棕色的螳螂叫棕静螳,又名棕污斑螳,体型中等,大约长4.5~6厘米,较为细瘦,身体大多呈棕色。棕静螳吃果蝇、蚜虫、粉虱、蟑螂等比它体积小的虫子,属肉食性,生性安静,可长期守候猎物,在家喂养棕静螳的话,不可喂食体积比它大的虫子,一般根据体型一天喂食1~2次即可。棕静螳...
壤裴15950831939: 这个是——棕静螳,棕污斑螳。棕静螳,成虫体型中等,大约长4.5~6厘米。若虫通常绿色或褐色,有白斑,也有具有花斑的种类;较为细瘦。性格与其它螳螂相比稍显胆小,主要栖息于近地面的草丛中,捕食负蝗等害虫,是中国农林果树以及观赏植物的害虫的重要天敌。因此是一种益虫。
壤裴15950831939: 从你的图片上看,这个是兰花螳螂。兰花螳螂,体长3-6厘米。长得像朵粉红淡雅的兰花。类似一朵兰花的花,其四条行走的腿像花瓣。大多数兰花螳螂是白色的,但也有一个粉红色到紫色的变色。若虫的身体会随着成长改变颜色,从血红转为粉红再到白色,处于3、4龄最漂亮的阶段。
壤裴15950831939: 4. 作为夜行性昆虫,灰色螳螂在白天会选择隐蔽的地方休息,夜间则开始活动,以其优雅的动作捕食。它们的繁殖力强,繁殖季节会在适宜的地方产卵。5. 灰色螳螂数量稀少,需要保护。为了保护这一物种,应减少对其栖息地的破坏,并在繁殖季节采取措施保障其生存。6. 灰色螳螂是螳螂科中一个独特的品种,其形态...
壤裴15950831939: 眼斑螳较常见却很漂。亮的经典螳螂品种,长相奇特,非常引人注意,体长约3.5厘米~4厘米,体绿色; 复眼呈圆锥状向上突起,前翅中部具有一个大型的眼状斑纹,因而叫眼斑螳。
壤裴15950831939: 广斧螳(螳螂目-螳螂科-螳亚科-斧螳属-广斧螳种)低龄若虫,颜色正常,长大后会变成绿色或者棕色
壤裴15950831939: 中华大刀螂1年发生1代,以卵鞘在树枝、灌木枝条、篱笆和墙壁等处越冬,喜欢栖息在杂草或灌木上,早晚活动取食,喜荫怕热,夏天中午常栖息在树冠阴凉处或杂草丛中,秋季气温降低时,早晚多栖息在向阳的树叶上。最后综述:通过以上关于土色螳螂是什么螳螂 土色螳螂是什么品种内容介绍后,相信大家会对土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