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官谥号
忠武
武--威强睿德曰武,谥武的皇帝都有一些本事如汉武、魏武、周武王等。
忠不用说是忠君爱国了。忠武的意思大概指忠君爱国兼威强睿德的人。“武”可能许多武将都有资格,
但做到“忠”则不易。用现在的话说是“德才兼备”。
武: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多穷曰武;威强睿德曰武;除伪宁真曰武;威强恢远曰武;帅众以顺曰武;保大定功曰武;刚强以顺曰武;辟土斥境曰武;折冲御侮曰武;除奸靖难曰武;拓地开封曰武;肃将天威曰武;安民和众曰武;克有天下曰武;睿智不杀曰武;恤民除害曰武;赴敌无避曰武;德威遐畅曰武;
忠:危身奉上曰忠;虑国忘家曰忠;让贤尽诚曰忠;危身利国曰忠;安居不念曰忠;临患不反曰忠;盛衰纯固曰忠;廉方公正曰忠;事君尽节曰忠;推贤尽诚曰忠;中能应外曰忠;杀身报国曰忠;世笃勤劳曰忠;善则推君曰忠;死卫社稷曰忠;以德复君曰忠;以孝事君曰忠;安不择事曰忠;教人以善曰忠;中能虑外曰忠;广方公正曰忠;肫诚翊赞曰忠
国古代谥号最高的是单字“文”,其次是“文正”。得到过的大臣有:
单谥“文”的是文官最高的谥号了,单谥“文”的就王安石和韩愈,历史上也只有这个两个。
从宋代以后“文正”便是对大臣的最高谥号,比较有名的如司马光、范仲淹等死后都谥“文正”。
清代的谥号中“文正”最高,“文忠”次之,“文恭”再次,以下为“文成”“文端”“文恪”“文襄”之类。清代权利核心机构为军机处,但军机处给大臣上谥号时最高只能谥到“文忠”。一般情况下,只有为人臣者道德功业皆极其出众,经内阁草拟由皇帝亲赐这一无限哀荣。
所以直到大臣去世后上谥号时皇帝对大臣的最终看法才可见端倪。有名的如晚清红人李鸿章谥“文忠”,左宗棠、张之洞都谥“文襄”都没有得到最高谥号。“生晋太傅,死谥文正”是明清之际千百万为人臣者追求的最高目标。
武官的谥号一般以“武”为第一字的谥号,搭配的字有宁、毅、敏、惠、襄、顺、肃、靖等。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其次是以武开头的二字谥号。在宋朝,武官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然后与“武”搭配的字分别是穆、刚、德、烈、恭、壮等。在明朝,武将的谥号有变化,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
闳元13364367169: 谥法制度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君主的谥号由礼官确定,由即位皇帝宣布,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武官杰出的人员,谥号武字开头。武官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明会典》中最早最早出现了固定的排序:第一等是“...
闳元13364367169: 忠武 武--威强睿德曰武,谥武的皇帝都有一些本事如汉武、魏武、周武王等。忠不用说是忠君爱国了。忠武的意思大概指忠君爱国兼威强睿德的人。“武”可能许多武将都有资格,但做到“忠”则不易。用现在的话说是“德才兼备”。武:刚强直理曰武;威强敌德曰武;克定祸乱曰武;刑民克服曰武;夸志...
闳元13364367169: 武官谥号以“武”开头,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其次便是以武开头的二字谥号。在宋朝,武官的谥号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然后与“武”搭配的字分别是穆、刚、德、烈、恭、壮等。狄青――狄武襄公,谥号为“武襄”,我们知道宋朝文官的地位比武官高,狄青一个武官,谥号第二字...
闳元13364367169: 文官单谥”文”一个字为最高。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宪,节,贞,靖,襄,敏,安,僖,穆,介,威,端,壮,宣,裕,果,勇,愍,刚,惠,悫,怀,清。武官谥号:武将的一般前面加个武,比如岳飞表的谥号“武穆”,但后来武将的并没有很系统化(比如岳钟琪的谥号是...
闳元13364367169: (注意是杰出的人员,如果不杰出,也许有谥号,但是不见得是文武开头了~~ 经统计,宋朝得”文某”谥号者140+,得”武某”谥号者20+)文官单谥”文”一个字为最高.武官单谥”武”一个字为最高.两字谥号中,文后面的第二字,按照高低顺序排队,依次为 正忠恭成 端恪襄顺...两字谥号中,武...
闳元13364367169: 三国时期谥号为文的是三个人,魏文帝曹丕,孙和(孙权废太子,孙皓追封),张昭。谥号为武的只有诸葛亮,另外诸葛亮的谥号是忠武,这个在三国时期是独一无二的,诸葛亮的内政当然是很厉害的,但是诸葛亮在军事上的成就也是很高的,所以诸葛亮才能被列入武庙十哲。在历史上,文官最高的谥号是文正,武官...
闳元13364367169: 谥号是古代对于死去的帝王、贵族、大臣以及其他有地位的人,根据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褒贬评价的文字,这是古代社会一种荣誉的象征。谥号分为文官谥号和武官谥号,其中文官谥号以“文”字开头,常见的有“文正”、“文贞”等;而武官谥号则以“武”字开头 ...
闳元13364367169: 与“文”字相配的字还有许多,如成、忠、端、定、简、懿、肃、毅、宪、庄、敬、裕、节、义、靖、穆、昭、恪、恭、襄、清、修、康、洁、敏、达、通、介、安、烈、和等,这些字眼不仅表达了对文官不同方面的赞扬,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官的诸多期待。而武官的谥号则以“武”字和“忠”字...
闳元13364367169: 最初是武穆,后来确定为忠武。为武官最高谥号
闳元13364367169: 与此同例,与“武”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宁、毅、敏、惠、襄、顺、肃、靖……与“忠”字搭配组成二字谥号的用字,依次为文、武、定、烈、简、肃、毅、敬……武官的谥号“武”字为第一字,等级最高的是“武忠”,其次是“武勇”,依次与“武”搭配的字是穆、刚、德、烈、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