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100个文化常识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6
1. 语文文化常识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中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他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酸、咸、甜、苦、辣
4.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堂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
2.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4、南京:建康、金陵
5、扬州:广陵
6、苏州:姑苏
7、成都:锦官城
三、官职任免
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
四、时间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并称
1、王孟: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4、韩柳:韩愈、柳宗元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林、骆宾王
6、苏辛:苏轼、辛
南皮县吻合: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哪些?
才旦侍19110326665: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
南皮县吻合:2017古代文言文常识
才旦侍19110326665: 2017古代文言文常识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承吉凌8580 2022-11-12 · TA获得超过26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古代语文常识 1.“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
南皮县吻合:里的文言常识
才旦侍19110326665: 5.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8-7-6 16:14:29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
南皮县吻合:文言文常识记忆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常识记忆 我来答 1个回答 #活动# 《请回答2022》答题瓜分现金奖池 张三讲法 2022-10-04 · TA获得超过38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文学常识记忆口诀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记忆一百句 1.先秦文学 ...
南皮县吻合:关于古代文化的文言文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8-7-6 16:14:29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
南皮县吻合:文化文言文
才旦侍19110326665: 4. 文化常识文言文成语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执杆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南皮县吻合:文言文年龄常识
才旦侍19110326665: 7. 古代文化常识中有关年龄的知识有哪些 古代有关年龄的比喻称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龆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
南皮县吻合:文言文中常见词语归类及文化常识总结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常见词语归类及古代文化常识总结1、表人物个性的词语:耿(直),仁厚,仁矜[矜:庄重],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骨鲠[鲠:gěng,直爽,正直],鲠切,聪(明),慧,敏,木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佞[能说会道or巧言谄媚],不佞[没有才智],诈,阿谀(奉承),谄[巴结,...
南皮县吻合:关于知识的文言文
才旦侍19110326665: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
南皮县吻合:有关文言文体裁赋、记、志的文化常识
才旦侍19110326665: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赋是介于诗、文...
一、名词解释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诗经》、《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中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六合”、“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他
1.五行:金、木、水、火、土
2.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3.五味:酸、咸、甜、苦、辣
4.六畜:马、牛、羊、猪、狗、鸡
5.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6.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7.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8.岁寒三友:松、竹、梅
9.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10.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
11.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zhǐ)、羽
12.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13.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14.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15.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
16.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17.《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18.“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19.《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风、雅、颂”三大类。
20.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21.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22.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23.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24.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
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五更3点—5点。
25.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26.星宿(xiù):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27.玉堂金马:指翰林院。
28.《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29.“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30.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31.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32.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33.“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ù)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1.桑梓:家乡
2.巾帼:妇女
3.须眉:男子
4.鸿雁:书信
5.社稷:国家
6.汗青:史册
7.轩辕:祖国
8.“三尺”:法律
9.谦称:①自称:愚、鄙、敝、卑、窃、臣、仆
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
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
④其他: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10.敬称: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
2. 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
4、南京:建康、金陵
5、扬州:广陵
6、苏州:姑苏
7、成都:锦官城
三、官职任免
拜:授给官职;除:免除旧职任新职;授:授给官职;擢:提拨;迁:调职,一般指升官;左迁:降职调动;罢:免职停职;免:免除官职;黜:废黜,贬退;谪:降职并调动
四、时间
旦:早晨(夙)
中午:(日中、亭午、晌午)
傍晚:暝
朔:农历初一
望:农历十五
既望:农历十六
晦:农历每月最后一天
五、并称
1、王孟: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2、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3、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苏轼、王安石、曾巩、欧阳修
4、韩柳:韩愈、柳宗元
5、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林、骆宾王
6、苏辛:苏轼、辛
才旦侍19110326665: 古代文言文文化常识有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先要沐浴、更衣、独居,忌食鱼肉荤腥,以示心地诚敬,这些活动叫做“斋戒”。(有司)官吏的通称,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所以称有司。(九宾)古代外交最隆重的礼节,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烹煮。镬,古代的...
才旦侍19110326665: 2017古代文言文常识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柿子脱涩方法有哪些?承吉凌8580 2022-11-12 · TA获得超过260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古代语文常识 1.“王杨卢骆”,即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为初唐...
才旦侍19110326665: 5.在文言文中有哪些古文化常识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8-7-6 16:14:29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常识记忆 我来答 1个回答 #活动# 《请回答2022》答题瓜分现金奖池 张三讲法 2022-10-04 · TA获得超过38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1.3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1. 文学常识记忆口诀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歌谣记忆一百句 1.先秦文学 ...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中的文化常识 文章来源:网友提供 点击数:441 更新时间:2008-7-6 16:14:29 一、科举制度 乡试---会试---殿试 举人---贡士---进士 解元---会元---状元(榜眼、探花) 二、地理 1、中国:九州、华夏、四海、神州 2、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3、阴阳:古时山南水北为...
才旦侍19110326665: 4. 文化常识文言文成语 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 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执杆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才旦侍19110326665: 7. 古代文化常识中有关年龄的知识有哪些 古代有关年龄的比喻称谓: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未满周岁的儿童――襁褓;2-3岁――孩提;童年——总角,垂髫;8岁(男)——龆年;10岁以下――黄口;10岁(女)——髻年;12岁(女)――金钗之年;13—14岁(女)――豆蔻年华;13—15岁——...
才旦侍19110326665: 文言文常见词语归类及古代文化常识总结1、表人物个性的词语:耿(直),仁厚,仁矜[矜:庄重],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骨鲠[鲠:gěng,直爽,正直],鲠切,聪(明),慧,敏,木讷[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佞[能说会道or巧言谄媚],不佞[没有才智],诈,阿谀(奉承),谄[巴结,...
才旦侍19110326665: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
才旦侍19110326665: 于是,司马迁就选择“辞”与“赋”这两个名称。不过,他还是倾向于把屈原的作品以“辞”来命名,这是由于屈原的作品富于文采之故。而把宋玉、唐勒、景差等人作品称为“赋”。真 正把自己作品称为赋的作家第一人是司马相如。而后,到西汉末年,文人们就常以“赋”名篇自己的作品了。赋是介于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