勹怎么读偏旁
勹怎么读偏旁:bāo
勹是一个汉语汉字,拼音bāo。象形字。由象形的“人”字改变而来,在六书中属于变体象形。说文解字:勹,裹也。象人曲形,有所包裹。象人曲形,有所包裹”是“勹”的范式。
本义:环包、包裹。亦为“包”之初文,其义后由“包”表示,在现代已不常用。做偏旁时常称作包字头。以勹为意符的字,多与人身、包裹有关,如包、旬、匍、匐、匀等。
资料扩展
汉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
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化字。
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汉字为汉民族先民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是维系汉族各方言区不可或缺的纽带。
现存最早的汉字是约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后的金文,西周时演变成籀文,再到秦朝的小篆和隶书,至汉魏隶书盛行,到了汉末隶书楷化为正楷。楷书盛行于魏晋南北朝,通行。
汉字是迄今为止持续使用时间最长的文字,也是上古时期各大文字体系中唯一传承者。
中国历代皆以汉字为主要的官方文字。在古代,汉字还充当东亚地区唯一的国际交流文字,20世纪前仍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琉球等的官方书面规范文字。
东亚诸国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创制汉字。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他语言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
在非汉语体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汉字表》,韩国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础汉字》,而历史上曾使用过汉字的越南、朝鲜、蒙古国等,现今已废弃汉字。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公元前1000多年前甲骨文的出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关于汉字起源的说法,历来各家有不同主张,其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说法有:结绳说、八卦说、刻契说、仓颉造字说、刻划说和图画说。
仲念19671999861: 勹做偏旁时被称为“包字头”。这个偏旁的读音为bāo,实际上是“包”的最初形态。含有“勹”这一偏旁的字,大多与人体部位或包裹相关。比如,“勾”字,用来表示弯曲的动作;“勿”字,则用来表示禁止;“匀”字,表示均匀;“包”字,直接表示包裹;“旬”字,表示十天;“匍”和“匐”,则分别...
仲念19671999861: “勹”做偏旁时叫:包字头。包字头的字有:包、句、甸、勾、勺、匆、匀、勿、匑、匃、匎、匉、匊、匒、匌、匔、匓、匂、匀、匇、訇、匐、匍、匈、勹、勽、匄、勼、陶。“勹”的写法:包字头的字有:书包:[shū bāo]用布、皮革等制成的袋子,学生用来携带课本、文具用品。沙包:[shā ...
仲念19671999861: 勹的读音是bāo。1、定义和形状 “勹”是一个汉字的形状,也是一个象形字。它的字形就像一个包裹,或者一个容器,用于容纳物品。“勹”的形状简洁而直观,显示了一个包裹或容器的概念,这个形状有时会出现在汉字的构造中。2、作为偏旁部首 “勹”作为汉字的一个部分,经常作为一个偏旁部首出现。例如...
仲念19671999861: 句的偏旁部首是(勹)旁。解析:句 读音:[jù][gōu]部首:勹 释义:[jù]1.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子。~法。2. 〔~读(dòu)〕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3. 量词,用于语言:三~话不离本行(háng)。[gōu]〔高~骊〕古国名,即“高丽”。图示 ...
仲念19671999861: “勺”的偏旁:勹 (包字头),读作:bāo 拼音:sháo 部首:勹 笔画:3 五行:火 五笔:QYI 笔顺名称:撇、横折钩、点 基本释义:1.一种有柄可以舀(yǎo)东西的器具:小~。铁~。2.市制容量单位。10撮为1勺,10勺为1合(gě)。相关组词 勺子 漏勺 炒勺 马勺 龙勺 大勺 勺人 ...
仲念19671999861: 包子头偏旁(勹)的字有:勹、勺、勾、勼、勿、匀、勽、匂、匀、匁、包、匆、匃、匄、匇、匈、匉、陶、匌、匊、匍、匎、匐、匒、匓、匑、匔、匏、……
仲念19671999861: 勹(读音bāo),是“包”的初文,本意即环包、包裹。在现代已不常用,其义后由“包”表示。勹是重要意符,做偏旁时常称作包字头。以“勹”为意符的字,多与人身、包裹有关,如包、旬、匍、匐、匀等。中文名 勹 拼 音 bāo 部 首 勹 包,常用汉字 拼 音 : bāo 部 首 : ...
仲念19671999861: 丆 hǎn ㄏㄢˇ ◎ 同“厂”。汉字偏旁部首之一 丅 xià ㄒㄧㄚˋ◎ 古同“下”。冖 mì ㄇㄧˋ◎ 古同“幂”,覆盖。勹 bāo ㄅㄠˉ◎ 古同“包”,裹。匚 fāng ㄈㄤˉ1. 古代一种盛放东西的方形器物。2. 量词,一斗。3. 祭名。
仲念19671999861: 包的偏旁是“勹”。偏旁名称:勹,读作[bāo]。偏旁意义:在汉字构造中,”勹”作为”包”字的偏旁,直观地传达了包裹、封装的概念,与包裹、包扎等含义紧密相关。
仲念19671999861: 包的偏旁部首叫包字头(勹)。读音:bāo 释义: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笔顺读写:撇、横折钩、横折、横、竖弯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