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结局果郡王是怎么死的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1
有很多人认为果郡王到死都不知道双生子是他的孩子。
原因是:甄嬛害怕果郡王因为孩子意气用事招致杀身之祸,而且按照果郡王的逻辑,他若是知道了弘曕灵犀是他的孩子,就会在家书里写“熹贵妃安 弘曕安 灵犀安”,然后甄嬛全家卒。
但根据剧情中的暗线提示,果郡王是知道的。
第一个细节:
滴血验亲之后的一次酒宴上,浣碧设计曝光了果郡王怀里的小像,甄嬛不得不想办法成全了浣碧嫁给果郡王。
事罢,甄嬛和果郡王流出来,甄嬛对果郡王倾诉心中的无奈,她说:“温实初便是前车之鉴,我不能再连累你。”这话的潜台词就是:虽然我也不想让你娶浣碧,但是没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保全你。
果郡王便说为那日不能来帮她而自责。
但甄嬛痛哭着说:“若那日被指认的是你,我只怕会发疯。”
听到甄嬛这么说,果郡王的表情有很大的变化,他应该已经意识到端倪了。
若是他的话,甄嬛会发疯的原因是:第一,是因为甄嬛和他的确有私情,第二,双生子是他的,滴血验亲之后肯定就会败漏。
所以,这时的果郡王应该意识到这两点了,但是他不敢确定第二点,万一甄嬛指的只是第一点呢?
毕竟,仅是和果郡王有私情这事,就足够甄嬛死好几回了。所以,双生子一事,他肯定是不敢轻易追问的。
第二个细节:
果郡王戍守边关回来进宫述职时,甄嬛带着灵犀在湖边看荷花,灵犀问:“为何湖畔中只有荷花,没有别的花呢?”
果郡王抢答:“荷花的香味已经足够清怡,如果再有别的花香反倒乱了气味。”
甄嬛看到果郡王激动地落泪,给灵犀介绍说这是你十七叔。
果郡王看着灵犀说:“灵犀都长这么大了。”这句话很像出差很久归来的父亲对女儿说的话。“灵犀”是封号,按理说果郡王对她的称谓应该是“灵犀公主”,但这里他是直呼灵犀。
在这之前他应该已经确认了双生子是他的孩子。
舒太妃是知道事情真相的,加之当时果郡王追去关外的时候,浣碧为了劝他不要去,说当年甄嬛在得知他死讯后立刻就回宫了,干嘛还要为她送死。果郡王明确表示:“当年的事情彼此各有难处。”
所以前后联系,舒太妃可能告诉了他甄嬛回宫的原因,以及双生子的真相。
所以果郡王才会为了甄嬛追到关外去,而回宫的时候,对着灵犀说那样一句话。
如果这两个细节还不够明确的话,那么第三个细节就是甄嬛明确告诉过郡王了。
甄嬛以为自己喝掉了那杯毒酒,所以想在临死前告诉果郡王,她说:“弘曕小时候很调皮却又很机灵,不像灵犀自小安稳沉静,他们俩一动一静,一点不像双生子的性子,我好想回到凌云峰去……”
这话还没说完,果郡王就毒发了,打断了甄嬛的话。
甄嬛明明生了三个孩子,胧月、弘曕和灵犀,这里却只说弘曕和灵犀,不提胧月,还特意提到了凌云峰。
人物地点联系在一起,就是在告诉果郡王:弘曕和灵犀是我们在凌云峰时有的孩子。
果郡王那么聪明的人,肯定get到了甄嬛想要对她说的话。
即便果郡王之前不确定,那么这一刻也非常明确了。
毕竟眼看着要死的人了,谁会在要死的时候,讨论与自己无关的孩子呢?
在果郡王咽气前,他把小象和长相思一并交给甄嬛,并嘱咐甄嬛:“弘曕那孩子长得像你,你有你的孩子,你要好好地活着。”
这话的潜台词是:弘曕那孩子长得像你,灵犀长得像我,你要为了我们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
因此,果郡王在死之前是知道双生子的真相的。
只不过在我看来,果郡王并不是很在乎孩子,他最看重的只有甄嬛,因为他极尽一生追求的都是儿女情长,是爱情和自由,是形而上的东西。
而甄嬛是有担当,有野心,能忍耐,能进取的人,回宫后,她一直都在很理智地调和并稳住果郡王。
因此,果郡王知不知道孩子是他的,对甄嬛的上位之路都不会有影响。
康保县鼻背:为何雍正遗诏中特意嘱咐乾隆要善待果亲王胤礼?这中间有何原因?_百度知 ...
毕瑶13676476961: 然电视剧中的允礼和真实 历史 上的允礼却完全大相径庭。因此朋友们千万别被电视剧骗了,认为果郡王只是一位人渣,敢让皇帝哥哥戴绿帽子,最后不死才怪呢?然而 历史 上的允礼却是雍正在遗诏中特意嘱咐乾隆善待允礼,究竟又是为何呢?1735年8月23日,清朝 历史 上最勤政,最节俭的雍正皇帝由于操劳过度...
康保县鼻背:果郡王是十几阿哥
毕瑶13676476961: 果郡王是《甄嬛传》中的角色,由李东学饰演。他是雍正帝的第十七弟,因为他在电视剧中的出色表现和与甄嬛之间的感人故事,所以被观众广泛熟知。在历史和电视剧中,果郡王都以其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如果你问果郡王是十几阿哥,答案就是十七阿哥啦!果郡王在雍正王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康保县鼻背:正史上,雍正儿子弘时的下场如何?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帝有序齿的皇子只有六个,有序齿的意思是指有入皇室家谱-玉牒,雍正王朝里面,只出现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乾隆帝),皇五子弘昼,另外三个为什么没有出现呢?因为皇长子弘晖只活了八岁,皇次子弘昀只活了十一岁,而皇六子弘曕,也就是甄嬛传里面出现的果郡王,被过嗣给了果...
康保县鼻背:果亲王到底是跟雍正是兄弟还是康熙?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四子,果亲王是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所以雍正和果亲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和硕果亲王是清朝世袭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礼被封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进亲王),封号果,死后谥号毅,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一共传了八代十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康保县鼻背:《甄嬛传》中皇上都做了哪些事,让甄嬛对他痛下杀手?
毕瑶13676476961: 尽管最后果郡王是自己愿意替甄嬛死,可是甄嬛是很伤心的。3.皇上残害手足,还想堵住悠悠之口,秘不发丧,不让人哭,以至于浣碧自尽,甄嬛又失去至亲。这一件件事让甄嬛下定决心痛下杀手。这就是甄嬛对皇上死心绝望的全过程了。皇上尽然到死的那一刻才看明白。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
康保县鼻背:《雍正王朝》十七阿哥只在对话里出现了一次,他是帮胤祯秘密处理事务的...
毕瑶13676476961: 我们来先来看看,这个历史上的十七阿哥是怎么样的,他跟雍正到底有什么关系。十七阿哥叫允礼,先是被封为果郡王,后来被封为果亲王,看到这儿,有看到《甄嬛传》的就知道了,就是那个果郡王,雍正死的时候,允礼与十六阿哥庄亲王允禄,还有张廷玉,鄂尔泰,成为顾命大臣。允礼死的时候无后,雍正最小的...
康保县鼻背:《甄嬛传》里面的甄嬛心计多端,她在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毕瑶13676476961: 所以甄嬛担心被人发现,会惹来杀身之祸,便让温实初制假死药,希望能与果郡王远走高飞,相伴到老,二人结发为誓、庚贴为凭,许下了百年之约。被迫回头,却已无心 可是,甄嬛刚有了身孕,就传来了果郡王的死讯,以甄嬛的聪明智慧,当然知道果郡王的死绝非意外,所以她从悲痛中清醒过来,她知道她要救...
康保县鼻背:雍正的哪个儿子是其亲手赐死的?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没有哪个儿子是被他亲手赐死的。在历史中的雍正皇帝没有亲手赐死过自己的儿子,在雍正皇帝的一生当中一共有十位皇子,这十位皇子的结局是:1、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年出生,到了1704年的时候去世,去世以后被雍正皇帝追封为端亲王。2、皇子:爱新觉罗·弘昐,1697年出生,但是在出生两年后...
康保县鼻背:对亲兄弟的猜忌之心很重的雍正,为什么会始终信任十三弟允祥?
毕瑶13676476961: 其次,允祥虽然身居高位,却为人谦和,从不嫉贤妒能。十七阿哥允礼曾被认为是“八爷党”,并被罚到遵化守陵。但允祥更了解允礼的秉性和能力,便向雍正举荐,使得允礼被册封为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务,不久之后,又晋封其为果亲王。此举不仅举荐了贤才,也对改变雍正和众兄弟们的关系,尤其是对纠正其虐杀...
康保县鼻背:胤礼,除十三爷胤祥外雍正最为器重的兄弟,并特命乾隆好好照顾他_百度知...
毕瑶13676476961: 在雍正登基后,胤礼随即朝拜新君表示支持,因而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赏识,在雍正继位之后就被封为果郡王,奉命管理理藩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雍正朝时期,胤礼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支持,先后管理工部和户部,并在雍正六年(1729年)被晋封为果亲王。在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去世后,胤礼和雍正...
原因是:甄嬛害怕果郡王因为孩子意气用事招致杀身之祸,而且按照果郡王的逻辑,他若是知道了弘曕灵犀是他的孩子,就会在家书里写“熹贵妃安 弘曕安 灵犀安”,然后甄嬛全家卒。
但根据剧情中的暗线提示,果郡王是知道的。
第一个细节:
滴血验亲之后的一次酒宴上,浣碧设计曝光了果郡王怀里的小像,甄嬛不得不想办法成全了浣碧嫁给果郡王。
事罢,甄嬛和果郡王流出来,甄嬛对果郡王倾诉心中的无奈,她说:“温实初便是前车之鉴,我不能再连累你。”这话的潜台词就是:虽然我也不想让你娶浣碧,但是没办法,只有这样才能保全你。
果郡王便说为那日不能来帮她而自责。
但甄嬛痛哭着说:“若那日被指认的是你,我只怕会发疯。”
听到甄嬛这么说,果郡王的表情有很大的变化,他应该已经意识到端倪了。
若是他的话,甄嬛会发疯的原因是:第一,是因为甄嬛和他的确有私情,第二,双生子是他的,滴血验亲之后肯定就会败漏。
所以,这时的果郡王应该意识到这两点了,但是他不敢确定第二点,万一甄嬛指的只是第一点呢?
毕竟,仅是和果郡王有私情这事,就足够甄嬛死好几回了。所以,双生子一事,他肯定是不敢轻易追问的。
第二个细节:
果郡王戍守边关回来进宫述职时,甄嬛带着灵犀在湖边看荷花,灵犀问:“为何湖畔中只有荷花,没有别的花呢?”
果郡王抢答:“荷花的香味已经足够清怡,如果再有别的花香反倒乱了气味。”
甄嬛看到果郡王激动地落泪,给灵犀介绍说这是你十七叔。
果郡王看着灵犀说:“灵犀都长这么大了。”这句话很像出差很久归来的父亲对女儿说的话。“灵犀”是封号,按理说果郡王对她的称谓应该是“灵犀公主”,但这里他是直呼灵犀。
在这之前他应该已经确认了双生子是他的孩子。
舒太妃是知道事情真相的,加之当时果郡王追去关外的时候,浣碧为了劝他不要去,说当年甄嬛在得知他死讯后立刻就回宫了,干嘛还要为她送死。果郡王明确表示:“当年的事情彼此各有难处。”
所以前后联系,舒太妃可能告诉了他甄嬛回宫的原因,以及双生子的真相。
所以果郡王才会为了甄嬛追到关外去,而回宫的时候,对着灵犀说那样一句话。
如果这两个细节还不够明确的话,那么第三个细节就是甄嬛明确告诉过郡王了。
甄嬛以为自己喝掉了那杯毒酒,所以想在临死前告诉果郡王,她说:“弘曕小时候很调皮却又很机灵,不像灵犀自小安稳沉静,他们俩一动一静,一点不像双生子的性子,我好想回到凌云峰去……”
这话还没说完,果郡王就毒发了,打断了甄嬛的话。
甄嬛明明生了三个孩子,胧月、弘曕和灵犀,这里却只说弘曕和灵犀,不提胧月,还特意提到了凌云峰。
人物地点联系在一起,就是在告诉果郡王:弘曕和灵犀是我们在凌云峰时有的孩子。
果郡王那么聪明的人,肯定get到了甄嬛想要对她说的话。
即便果郡王之前不确定,那么这一刻也非常明确了。
毕竟眼看着要死的人了,谁会在要死的时候,讨论与自己无关的孩子呢?
在果郡王咽气前,他把小象和长相思一并交给甄嬛,并嘱咐甄嬛:“弘曕那孩子长得像你,你有你的孩子,你要好好地活着。”
这话的潜台词是:弘曕那孩子长得像你,灵犀长得像我,你要为了我们的孩子,好好地活下去。
因此,果郡王在死之前是知道双生子的真相的。
只不过在我看来,果郡王并不是很在乎孩子,他最看重的只有甄嬛,因为他极尽一生追求的都是儿女情长,是爱情和自由,是形而上的东西。
而甄嬛是有担当,有野心,能忍耐,能进取的人,回宫后,她一直都在很理智地调和并稳住果郡王。
因此,果郡王知不知道孩子是他的,对甄嬛的上位之路都不会有影响。
毕瑶13676476961: 然电视剧中的允礼和真实 历史 上的允礼却完全大相径庭。因此朋友们千万别被电视剧骗了,认为果郡王只是一位人渣,敢让皇帝哥哥戴绿帽子,最后不死才怪呢?然而 历史 上的允礼却是雍正在遗诏中特意嘱咐乾隆善待允礼,究竟又是为何呢?1735年8月23日,清朝 历史 上最勤政,最节俭的雍正皇帝由于操劳过度...
毕瑶13676476961: 果郡王是《甄嬛传》中的角色,由李东学饰演。他是雍正帝的第十七弟,因为他在电视剧中的出色表现和与甄嬛之间的感人故事,所以被观众广泛熟知。在历史和电视剧中,果郡王都以其温文尔雅、才华横溢的形象深受人们喜爱。所以,如果你问果郡王是十几阿哥,答案就是十七阿哥啦!果郡王在雍正王朝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帝有序齿的皇子只有六个,有序齿的意思是指有入皇室家谱-玉牒,雍正王朝里面,只出现了三个儿子,分别是皇三子弘时,皇四子弘历(乾隆帝),皇五子弘昼,另外三个为什么没有出现呢?因为皇长子弘晖只活了八岁,皇次子弘昀只活了十一岁,而皇六子弘曕,也就是甄嬛传里面出现的果郡王,被过嗣给了果...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是康熙皇帝的四子,果亲王是康熙皇帝的十七子,所以雍正和果亲王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和硕果亲王是清朝世袭亲王。雍正元年(1723年),康熙帝第十七子胤礼被封郡王(雍正六年(1728年)进亲王),封号果,死后谥号毅,未得世袭罔替,每次袭封需递降一级。一共传了八代十位。清世宗爱新觉罗·胤禛(...
毕瑶13676476961: 尽管最后果郡王是自己愿意替甄嬛死,可是甄嬛是很伤心的。3.皇上残害手足,还想堵住悠悠之口,秘不发丧,不让人哭,以至于浣碧自尽,甄嬛又失去至亲。这一件件事让甄嬛下定决心痛下杀手。这就是甄嬛对皇上死心绝望的全过程了。皇上尽然到死的那一刻才看明白。欢迎关注我,带你跟着甄嬛走进雍正王朝,看...
毕瑶13676476961: 我们来先来看看,这个历史上的十七阿哥是怎么样的,他跟雍正到底有什么关系。十七阿哥叫允礼,先是被封为果郡王,后来被封为果亲王,看到这儿,有看到《甄嬛传》的就知道了,就是那个果郡王,雍正死的时候,允礼与十六阿哥庄亲王允禄,还有张廷玉,鄂尔泰,成为顾命大臣。允礼死的时候无后,雍正最小的...
毕瑶13676476961: 所以甄嬛担心被人发现,会惹来杀身之祸,便让温实初制假死药,希望能与果郡王远走高飞,相伴到老,二人结发为誓、庚贴为凭,许下了百年之约。被迫回头,却已无心 可是,甄嬛刚有了身孕,就传来了果郡王的死讯,以甄嬛的聪明智慧,当然知道果郡王的死绝非意外,所以她从悲痛中清醒过来,她知道她要救...
毕瑶13676476961: 雍正没有哪个儿子是被他亲手赐死的。在历史中的雍正皇帝没有亲手赐死过自己的儿子,在雍正皇帝的一生当中一共有十位皇子,这十位皇子的结局是:1、皇长子:爱新觉罗·弘晖,1697年出生,到了1704年的时候去世,去世以后被雍正皇帝追封为端亲王。2、皇子:爱新觉罗·弘昐,1697年出生,但是在出生两年后...
毕瑶13676476961: 其次,允祥虽然身居高位,却为人谦和,从不嫉贤妒能。十七阿哥允礼曾被认为是“八爷党”,并被罚到遵化守陵。但允祥更了解允礼的秉性和能力,便向雍正举荐,使得允礼被册封为果郡王,管理理藩院事务,不久之后,又晋封其为果亲王。此举不仅举荐了贤才,也对改变雍正和众兄弟们的关系,尤其是对纠正其虐杀...
毕瑶13676476961: 在雍正登基后,胤礼随即朝拜新君表示支持,因而也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赏识,在雍正继位之后就被封为果郡王,奉命管理理藩院。(图片来源于网络)在雍正朝时期,胤礼得到了雍正的信任与支持,先后管理工部和户部,并在雍正六年(1729年)被晋封为果亲王。在雍正八年(1730年),怡亲王胤祥去世后,胤礼和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