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江山社稷”是指国家,那“社稷”一词在古代有什么意义?
稷指五谷神
社指土地神,稷指五谷神,合起来代指祭祀,古时祭祀是国家的大事,所以渐渐成为国家的代名词,《孟子·尽心下》中便有“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论述。江山就更是指国家了。所以江山社稷就是指国家。 社为土,稷为谷,江山社稷就是让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社稷稳固,百姓就有吃穿不愁。
稷在古代称一种粮食作物,有的书说是黍一类的作物,有的书说是谷子(粟)。
江山社稷
读音: jiāng shān shè jì
意思:君王统治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社稷之福就是百姓之福,君王的江山百姓的社稷,百姓就吃穿不愁,君王江山稳固。
引用:《孟子·尽心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扩展资料稷其它含义:
1、表示与农作物有关。
举例:黍稷无成。——《国语·晋语》。注:“粱也。”按,千谷粟三者为黍,稷稻梁之大名。梁则今小米子之大而不黏者,与稷别。
2、引申为庄稼和粮食的总称。
举例: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诗·王风·黍离》
3、古代主管农事的官 。
举例: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戎昱《咏史》
4、古地名。
社稷通常用来代指国家,但更准确是代指政权。江山和社稷才是指国家和政权。礼乐则是是制度、礼仪、伦理。江山、社稷、礼乐就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最基本的元素。
社稷一词是古文化的一个延用,很明显社类似于部落级别的词汇,指族群。稷是指粮食,更具体就是能获得粮食的农作物。原意很明显是指最早的社会首先考虑的是族群的吃饭问题。
民以食为天,解决吃饭问题是最重要的。没有足够食物对于一个群体来说自然是不行的。所以能够带领族群的一定是有能力解决吃饭问题的领导班子。所以社稷指政权更准确。
为何解决族群吃饭、生存问题的领导班子最后变成代表权力的政权。这就是社会制度的演变结果,最早都是血亲族群集中生活的方式,血亲族群的组织结构一定是大家族下有小家族,小家族下有小家庭的模式。这种模式一定不会是等级森严的社会,而是平等社会。大家都是血亲,等级森严那是不可能的。最多也就是一些有特殊贡献的人有特殊地位,包括首领和祭司。
稷明显是农作物,那一定是开启生产告别渔猎采集为主的时代之后的事,社稷应该就产生于这个时期。后来演变为等级制社会,王权、贵族地位变成了一种私有权力,这个时候社稷已经变味为政权和贵族的统治地位。已经不是服务于族群的领导班子了。当然为了保证政权的延续和稳定,也还是有带领百姓解决生存问题的性质。
最后说一个有趣的点,稷是农作物,后稷是被抛弃出九黎的人。目前破译结果看,后稷就是为争帝位跳上房梁的老三支系苗蛮。他们不服封立接着被打败抛弃出九黎。后稷最后成了负责农业种植的群体。正好对应稷这个字,而三苗之所以称苗是因为他们更多与农业生产有关,所以谓之于秧苗。
苗蛮系自己只有秧这个语音,比如苗族的祖先神姜秧,比如藏族大量的秧语音。而苗是猫叫声,猫是西亚、古埃及才有的一种动物,是后入的物种。也就是说三苗的苗是他称,是由中东、古埃及返回的群体羌人等带回来并刻意使用才有的词汇。苗和秧同义,最后三秧成了三苗。之所以这么称呼,也是对应后稷。这说明三苗体系更多成为农业的代名词。而沿海支老二支系则更多保持原有的渔业生活方式。
在古代社稷通常用来代指国家,更准确是代指政权。
社稷指代的是古代的疆域的辽阔,同时也体现出了权力的至高无上。
社稷通常用来代指国家,但更准确是代指政权。
社稷通常来指的是国家,或者是一个国家的政权。
帅鸿13549629269: 江山社稷在古代统一的意喻为君王统治的江山,这四个字也可以分开来代表着不同的意思,合在一起就是整个国家的军事百姓环境制法的统称,一般君王都会是这江山社稷如何如何,因为君王是统治江山的人,是社稷的建立者,是百姓的管理者。江山是什么,何为江山如果一个国家到处战争四起,百姓民不聊生的话,...
帅鸿13549629269: 【错误】本题考查人文历史。“社”为土,指土地之神,“稷”为谷,指五谷之神。“社稷”即古代帝王、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亦用作国家的代称。江山社稷,指君王统治万里河山,老百姓在万里江河山川的土地上种庄稼。故表述错误。
帅鸿13549629269: 江山:常用来泛指国家政权或国土。社稷:古代指土地神和谷神,后来用作国家的代称,有“江山社稷”之说。庙堂:原指太庙和明堂,泛指朝廷或国家权力机构。邦:古代对国家的称呼,如“邦国”。天下:指整个国家范围,也常用来泛指世间万物。朝廷:指封建帝王进行统治和发号施令的中央政权机关。天朝:古代中...
帅鸿13549629269: 在古代语境中,社稷常被用来代指国家,但严格来说二者也有细微差别。社稷,“社”指土神,“稷”指谷神。在古代,土地和粮食是关乎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根本要素,是立国的基础。君主为求江山稳固,每年都要祭祀社稷,久而久之,社稷就成了国家的象征。例如,当一个朝代覆灭,新王朝建立时,往往要重新...
帅鸿13549629269: 此外,江山社稷还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繁荣。土地的肥沃、粮食的丰收,意味着国家的富饶和人民的幸福。因此,人们希望通过维护江山社稷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这种观念在古代社会中根深蒂固,对当时的政治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更深层次来看,江山社稷还代表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古代中国是一个...
帅鸿13549629269: 在古代,人们往往称国家为“江山社稷”,江山是以地势地貌代指国家版图,所以用来代指国家。社稷,土神和谷神的总称。分言之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土地神和谷神是在以农为本的中华民族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相传发明社的是共工的儿子句龙,共工氏族是世代的水正,发洪水的时候,句龙就让人们到高地土丘...
帅鸿13549629269: 正因土地与粮食关乎国家的稳定与发展,祭祀土神和谷神的活动意义重大,逐渐成为国家象征。君主会亲自参与社稷祭祀仪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保障国家繁荣昌盛。久而久之,“社稷”一词便被用来代指国家。比如,“江山社稷”的说法,就将国家的领土与社稷相联系,强调国家的整体性。所以,社稷在很大...
帅鸿13549629269: 如此一来,土谷之神“社稷”也常常被用来代指国家或朝廷。“江山社稷”这一词汇所体现的是古代中国人对于国土和国家的深深眷恋与敬畏。它告诉我们,国家的繁荣与稳定,离不开每一个公民的共同努力和付出。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爱护我们的国家,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帅鸿13549629269: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江山”代表国家的疆土和版图,是国家地理面貌和疆域的象征。而“社稷”则代表国家的根基和神明,包括国家的经济、文化和人民的福祉。这两个概念合起来代表国家的繁荣和安定,常用来形容国家的富强和稳定,以及人民的幸福和安宁。在古代,保卫“江山社稷”被视为君主和臣民的重要责任,...
帅鸿13549629269: 国家 “社稷”从字面来看是说土谷之神。由于古时的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即祭社稷,后来“社稷”就被用来来借指国家。 “社稷之忧”、“社稷之患”、“社稷之危”、"谨奉社稷而以从"都指的是“国家”的忧虑、隐患、安危。这个代称一般现代白话文文章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