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什么什么什么豹
九关虎豹、一斑窥豹、豺狼虎豹、狼虫虎豹、九阍虎豹、以管窥豹、管中窥豹
九关虎豹[jiǔ guān hǔ bào]
比喻凶残的权臣。
中文名
九关虎豹
出 处
《楚辞·招魂》
1成语解释编辑
【成语】: 九关虎豹
【拼音】: jiǔ guān hǔ bào
【解释】: 比喻凶残的权臣。
2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 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3词语辨析编辑
【举例造句】: 不见九关虎豹虓且噬,浮云遮日孰为怯? ★清·陈梦雷《行路难》诗
【拼音代码】: jghb
【近义词】:九阍虎豹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凶恶的人
【故事】: 战国时期,屈原被楚怀王流放。楚怀王死于秦人之手,他作《招魂》以示哀悼:楚王的魂魄快回来,不要上天庭去,上天庭要过九重门,每一重门都有虎豹把守,它们是凶狠吃人的东西,真是太危险了,你还是回来吧
九阍虎豹[jiǔ hūn hǔ bào]
解释 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中文名
九阍虎豹
拼 音
jiǔ hūn hǔ bào
解 释
比喻凶残的权臣
出 处
《威介推事》
1成语解释编辑
名称 九阍虎豹
拼音 jiǔ hūn hǔ bào
解释 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2成语典故编辑
出处: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3词语辨析编辑
用法 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凶恶的人
近义词 九关虎豹
成语资料]常用程度:b]生僻]感情色彩:b]贬义词]成语结构:b]偏正式]产生年代:b]古代
管中窥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
生词本
中文解释 - 英文解释
中文解释
详细解释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示例】: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状语;含贬义
同反义词
【近义词】: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词】: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什么什么豹什么的成语 :
龙肝豹胎、
熊心豹胆、
翠被豹舄、
凤头豹尾、
龙眉豹颈、
龙腾豹变、
龙韬豹略
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八回:“实在可怕的是豺狼虎豹。天晚了,倘若出来个把,我们就坏了。”
管间窥豹 (guǎn jiān kuī bào)
解释:窥:从小孔看。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出处:宋·吕南公《与汪秘校论文书》:“张衡、左思等辈,于道如从管间窥豹,故所作文赋,紧持扬、马襟袖。”
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示例:向~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
九关虎豹 (jiǔ guān hǔ bào)
解释:比喻凶残的权臣。
出处: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宋·赵癯斋《买陂塘(闻掀髯)》词:“功名事,不信朝鳞暮羽。九关虎豹如许。”
示例:不见~虓且噬,浮云遮日孰为怯? ★清·陈梦雷《行路难》诗
九阍虎豹 (jiǔ hūn hǔ bào)
解释: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
出处:张素《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
示例:
狼虫虎豹 (láng chóng hǔ bào)
解释:①泛指凶猛的动物。②比喻恶人歹徒。
出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
示例:县长财主,~。 ★贺敬之、丁毅等《白毛女》第一幕
南山隐豹 (nán shān yǐn bào)
解释:比喻隐居山林而不仕的贤者。
出处:《列女传·贤明·陶答子妻》:“妾闻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
示例:我们要学~的气度。
未窥全豹 (wèi kuī quán bào)
解释: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全豹:比喻事物的全部。指没有看到事物的全部。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司文郎》:“适颌一艺,未窥全豹。”
示例:今日来到闯王军中,对闯王全军情况,~,仅见一斑。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十八章
一斑窥豹 (yī bān kuī bào)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以管窥豹 (yǐ guǎn kuī bào)
解释:用竹管看豹,只能见其身上的一斑。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
出处: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示例:至于杨修小儿,目光不离其鼻,~,更不足以知此。 ★徐懋庸《鸡肋》
九关虎豹、
一斑窥豹、
豺狼虎豹、
狼虫虎豹、
九阍虎豹、
以管窥豹、
管中窥豹
管中窥豹 [ guǎn zhōng kuī bào ]
基本释义
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
出 处
《三国志·武帝纪》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庚申令:“议者或以军吏虽有功能;德行不足堪任郡国之选……论者之言;一似管窥虎欤!”南北朝·刘义庆《世说新语》:“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例 句
李明在老师的热心的帮助下,思想有了转变,这从他近来写的一篇日记里,~,可见一斑。
成语什么什么什么豹 :
九关虎豹、
一斑窥豹、
豺狼虎豹、
狼虫虎豹、
九阍虎豹、
以管窥豹、
管中窥豹
恽剂19135576844: 管中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不能全面了解。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观察方式,古人通过观察豹的特征来推测其整体形态,但看到的只是一部分。龙肝豹胎,形容食物极其珍贵美味,比喻极好的东西。成语中的“豹胎”指的是豹的胚胎,因其珍贵而被用来形容食材的上乘。熊心豹胆,形容人胆量极大,勇敢无畏...
恽剂19135576844: 成语“狼虫虎豹”源自中国古代,其字面意思是指狼、虫、虎、豹这些凶猛的野兽。这些动物以其强大的力量和野性闻名,常被用来象征那些恶劣的人或恶势力。因此,这个成语具有贬义,通常在形容那些行为恶劣、心狠手辣的人时使用。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也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在贺敬之和丁毅合作的《白毛女》...
恽剂19135576844: 九阍虎豹。汉语成语,拼音是 jiǔ hūn hǔ bào ,意思是比喻凶残的权臣,同“九关虎豹”。出自《威介推事》诗:“九阍虎豹嗟难近,一炬龙蛇事可怜。”成语造句:1、他就是一个九阍虎豹,凶恶从权臣。本来想做个好人,奈何在世人眼中我是个九阍虎豹之人。你也算是一个人才,能够获得九阍虎豹的...
恽剂19135576844: 含有豹字的成语包括:一斑窥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以管窥豹:比喻目光狭隘,见识短浅。熊韬豹略:比喻高妙的用兵谋略。龙韬豹略:指兵法,形容用兵的策略和计谋。龙肝豹胎:比喻极难得的珍贵食品,形容食物极其珍贵和美味。狼虫虎豹:泛指凶猛的动物,也用来形容恶人歹徒。...
恽剂19135576844: 豺狼虎豹 (chái láng hǔ bào)解释:泛指危害人畜的各种猛兽。也比喻凶残的恶人。管中窥豹 (guǎn zhōng kuī bào) (一斑窥豹 以管窥豹 )解释: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九关虎豹 (jiǔ guān hǔ bào)解释...
恽剂19135576844: 管中窥豹_成语解释【拼音】:guǎnzhōngkuībào【释义】:从竹管的小孔里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指所见不全面或略有所得。【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管中窥豹:guǎn zhōng kuī bào 管中窥豹典故...
恽剂19135576844: 熊心豹胆、豺狼虎豹、凤头豹尾、虎豹之驹、管中窥豹、龙韬豹略
恽剂19135576844: 豹组成语有:一斑窥豹、以管窥豹、豹死留皮、豹头环眼、豺狼虎豹、管中窥豹等等。还有九关虎豹、九阍虎豹、窥豹一斑、狼虫虎豹、龙肝豹胎、龙眉豹颈、龙韬豹略、龙腾豹变、龙骧豹变、熊韬豹略、熊心豹胆。
恽剂19135576844: 狼虫虎豹。【拼音】láng chóng hǔ bào。【注音】ㄌㄤˊ ㄔㄨㄥˊ ㄏㄨˇ ㄅㄠˋ。【解释】泛指凶猛的动物。比喻恶人歹徒。【出处】明·贾仲名《对玉梳》第三折:“转过这山坡,一簇榆林,黑洞洞的,不知里面藏着什么狼虫虎豹。”【例子】《白毛女》第一幕:县长财主,狼虫虎豹。贺敬之、丁毅...
恽剂19135576844: 以管窥豹,这个成语形象地描述了一个人由于视角有限,仅能观察到事物的一部分,而无法全面理解整体情况。比如,我们常说的“以管窥豹,时见一斑”,就是用来形容那些由于受到限制,只能看到事物的一部分,而不能全面了解其全貌的人。这个成语最早来源于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方正》中的一则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