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孝而忠”的出处是哪里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1
“不出孝而忠”出自宋代林同的《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凯》。
“不出孝而忠”全诗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凯》

宋代 林同
当知元与凯,不出孝而忠。
能举十六相,斯为舜大功。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凯》林同 翻译、赏析和诗意
《贤者之孝二百四十首·元凯》是宋代诗人林同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表达了元凯的孝道之行以及其忠诚之心。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的中文译文:
当知元与凯,不出孝而忠。
能举十六相,斯为舜大功。

诗意:
这首诗词讲述了元凯作为一个贤者,他以孝道为本,同时表现出忠诚的品质。元凯能够举出十六个典型的行为特征,这样的忠诚与舜帝相媲美,可谓是伟大的功绩。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突出了元凯的孝道和忠诚。诗人通过对元凯的赞美,将其与伟大的舜帝相提并论,突显了其伟大的品质和行为。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孝道和忠诚的崇高评价,同时也传递了一种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鼓励人们在生活中以孝道和忠诚为准则,追求高尚的品质和伟大的成就。
这首诗词的精神内涵在于弘扬孝道和忠诚的价值观。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价值观,强调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而忠诚则体现了对国家和君主的忠心。通过这首诗词,诗人向读者传递了一种崇高的道德理念,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以孝道和忠诚为指导,追求高尚的品德和伟大的成就。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对元凯的赞美,表达了孝道和忠诚的重要性,并将其置于伟大的舜帝之列。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这种道德准则的崇敬,也向读者传递了一种高尚的道德观念,激励人们追求品德的升华和伟大的成就。

  • 老河口市眼线:求忠出孝的意思是什么
    集满17198356423: 这种“求忠出孝”的理念强调了个人品德在社会中的重要性。孝顺不仅是家庭内部的责任,也是对社会的贡献。一个家庭的孝顺行为可以转化为对国家和社会的忠诚。这种观点不仅仅是一种道德教诲,它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个人品德与社会责任之间联系的理解。通过这样的观点,古代社会鼓励人们不仅要孝顺父母,还要培养...
  • 老河口市眼线:“忠孝仁义礼智信”的出处?
    集满17198356423: 二、具体含义及来源 1. 忠:指忠诚,尽忠报国,源于儒家对君子的要求。2. 孝:指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家庭伦理的核心,源自《孝经》。3. 仁:指仁爱之心,以人为本,源于孔子的思想。4. 义:指正义、公平,遵循道义,也是儒家所强调的伦理道德之一。5. 礼:指礼仪、礼节,是儒家强调的社会...
  • 老河口市眼线: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出处是哪里
    集满17198356423: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为政》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子游问孝。子曰:“今之...
  • 老河口市眼线:“忠”与“孝”有什么区别?
    集满17198356423: “孝”字源于中国古代的甲骨文,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其原义为“奉先思孝”。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载:“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两大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之一,另一个基本传统道德行为准则是忠。几千年来,人们把忠孝视为天性,甚至作为区别人与禽兽的...
  • 老河口市眼线:子曰:在家,则孝,出门,则友。是什么意思?
    集满17198356423: 意思是:平常在家规规矩矩,办事严肃认真,待人忠心诚意。出处:春秋时期孔子的《论语·子路》第十九章。本章孔子对“仁”的解释,是以“恭”、“敬”、“忠”三个德目为基本内涵。在家恭敬有礼,就是要符合孝悌的道德要求;办事严肃谨慎,就是要符合“礼”的要求;待人忠厚诚实,显示出仁德的本色。...
  • 老河口市眼线:“臣之立身忠与孝”的出处是哪里
    集满17198356423: “臣之立身忠与孝”出自宋代赵良坦的《狱中附家二首》。“臣之立身忠与孝”全诗《狱中附家二首》宋代 赵良坦不才离别己多时,脉脉关河入梦思。万种闲情诗易遣,一腔愁绪酒难移。风迥过雁乡书断,月满圜扉夜漏迟。臣之立身忠与孝,此心期不愧丹墀。《狱中附家二首》赵良坦 翻译、赏析和...
  • 老河口市眼线:“可怜忠与孝”的出处是哪里
    集满17198356423: “可怜忠与孝”出自唐代杜甫的《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可怜忠与孝”全诗《奉贺阳城郡王太夫人恩命加邓国太夫人》唐代 杜甫卫幕衔恩重,潘舆送喜频。济时瞻上将,锡号戴慈亲。富贵当如此,尊荣迈等伦。郡依封土旧,国与大名新。紫诰鸾回纸,清朝燕贺人。远传冬笋味,更觉...
  • 老河口市眼线:忠、孝、雅、诚几个字出自于哪?是什么意思
    集满17198356423: 忠而被谤。 又 求忠以自为。 忠孝如古人某。——清·周容《芋老人传》 又如:忠功(尽忠建功);忠效(尽忠效力);忠益(尽忠报效的益处);忠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忠略(忠于君国的谋略);忠情(忠于君国的感情) 忠 zhōng 【名】 忠臣〖officialloyaltohissovereign〗 莫不欲求忠以自为。——《屈原列传》 ...
  • 老河口市眼线:“先生教人忠与孝”的出处是哪里
    集满17198356423: “先生教人忠与孝”出自宋代姚勉的《送孙龙谷》。“先生教人忠与孝”全诗《送孙龙谷》宋代 姚勉煌煌南方老人星,天边飞来地上行。秀眉方瞳琐骨耸,升降步履如风轻。生平见说勇为义,十指团栾一和气。只今福寿天所报,眼底曾孙家四世。瑞祥融作合干松,岂惟义聚蒙天封。义人合得松样寿,孙枝蓊...
  • 老河口市眼线:百善孝为先的出处和含义
    集满17198356423: 从不孝的第一条“阿意曲从,陷亲不义”就可以看出:在孔子时代,孝和忠的表现,就是表面上的顺从、唯唯诺诺,哪怕明知道长辈有错,也要认可,不能指出。孔子《孝经》上说:“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而到了孟子时代,儒家思想已经开始反思,对于这种情况,...
  • 相关链接

  • 临患不忘国忠也的出处
  • 忠者德之正也的出处
  • 法院只看证据不调查吗
  • 力神人忠刀勇出处
  • 天下至德莫大乎忠出处
  •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