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谥号谥号可以分为哪几类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20
谥号可分为哪几类?

1、上谥,即表扬类的谥号,如:“文”,表示具有“经纬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学好问”的品德;“康”表示“安乐抚民”;“平”表示“布纲治纪”。
2、下谥,即批评类的谥号,如:“炀”表示“好内远礼”,“厉”表示“暴慢无亲”、“杀戮无辜”,“荒”表示“好乐怠政”、“外内从乱”、“幽”表示“壅遏不通”、“灵”表示“乱而不损”等。
3、“下谥”之“恶谥”:周厉王是一个贪婪的君,“国人”发动暴动,他逃到彘(今山西霍州市东北)并死在那里,“厉”便是对他予以斥责的“恶谥”。
4、平谥,多为同情类的谥号,如:“愍”表示“在国遭忧”,“在国逢难”;“怀”表示“慈仁短折”;“思”表示同情。
5、私谥:是有名望的学者、士大夫死后,由其亲戚、门生、故吏为之议定的谥号;“私谥”始于周末,兴盛于汉朝。

扩展资料
谥号起源于中国西周王朝,是对一个生前有一定地位的人(包括帝王、后妃、将相等),死后给予的能够概括其一生功过的称呼。谥号有评价高的,叫“美谥”,有评价低的,叫“恶谥”,也有评价中等的,叫“平谥”,本文只讨论皇帝的谥号。
根据谥法,谥号有一百多个,但纵观中国数百位皇帝,起码有一半的谥号没有被皇帝使用过。今天小编给读者们介绍评价最高的五个皇帝谥号,分别是“高皇帝”、“文皇帝”、“武皇帝”、“宣皇帝”、“明皇帝”,即高文武宣明。中国数百位皇帝,拥有高文武宣明其中一个谥号的皇帝,毫无疑问,他们几乎都是千古帝王。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谥号

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生事迹给予的称号,目的是褒贬善恶。谥号用的字是固定的,有三类:是表扬如“文”“武”“成"“景”;二是批评的,如“炀”(好内远礼)、“厉”(杀戮无辜);三是同情的,如短命叫“哀”,遭受国难叫“愍”。谧号最早是一一个字,如周文王、周武王、周厉王的“文”“武”“厉”字。后代也有用两个以上字的,如诸葛亮谥为“忠武”(因封候,称忠武侯)、欧阳修谥“文忠”(因封为公,称文忠公)。秦始皇时曾认为谥号是“臣议君,子议父”,一度加以废除。

古代在受中华文化影响的国家和地区,评价一个人物的是非功过,往往不是只言片语就能叙述清楚,古人为了方便对历史人物盖棺定论,选择用谥号来进行概括。总的来说,古代历史上的皇帝、皇后以及诸侯大臣等社会地位相对较高人物,在其去世之后朝廷会依据其生前所作所为,从而给出一个具有评价意义的称号,这就是通常意义的谥号,用来高度概括一个历史人物的生平。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始于西周。
分类
有褒扬性的美谥、怜惜性的平谥、贬义性的恶谥三种。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
2.平谥:如:怀、悼、哀、闵、思、殇,有点同情的意味。
3.恶谥,如: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
注:由于恶谥是对死者的批评,这在古代是比较反感的事情。所以北宋做出规定:不立恶谥,只作美谥、平谥。

  • 四方区轻度:谥号的分类
    奚印19129436417: 一、文治类谥号 文、武、明、睿等属于文治类谥号。这些谥号通常授予在治国理政、文化学术方面有所建树或贡献的君主或大臣。如“文”表示博学多才、治理有方;“武”表示勇武善战、功勋卓著。二、道德类谥号 忠、孝、贞、贤等是道德类谥号,主要用来表彰在道德修养方面表现突出的...
  • 四方区轻度:谥号的含义及分类是什么?
    奚印19129436417: 谥号的起源 谥号是周开始的,除了天子,诸侯、大臣也有谥号。汉倡导以孝治天下,所有皇帝的谥号都有个孝字,如孝惠、孝文、孝景一直到孝献。汉献帝是他死去之后曹魏给他加的谥号,他的谥号为孝献皇帝,“献”为平谥,意为“聪明睿智”,由此也可以看出曹魏政权其实是十分认可汉献帝刘协的。作为对谥...
  • 四方区轻度:有哪些谥号
    奚印19129436417: 如诸葛亮被谥为“忠武侯”,表明他在辅佐蜀汉过程中忠诚无私。此外,对于那些为正义献身的人也可能赐予“忠”的谥号。例如,关羽被封为武圣的同时也被谥为“忠义”。历史上有很多大臣也以忠诚著称而获得这一谥号。除了军事将领外,还包括一些文臣。在朝廷上提出重要建议...
  • 四方区轻度:历代皇帝的谥号是什么意思
    奚印19129436417: 谥号是对死去的帝妃、诸侯、大臣以及其它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贬或同情的称号。以下是对谥号的详细解释:1. 谥号的起源: 谥号制度始于西周,是古代社会对于重要人物去世后的一种评价制度。2. 谥号的作用: 谥号用一两个字对一个人的一生做一个概括性的评价,算是盖棺定...
  • 四方区轻度:谥号什么意思
    奚印19129436417: 2.谥号的命名原则 谥号的命名通常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命名原则:忠、孝、勇、智等字眼用于表彰逝者的品德和行为;大、长、显等字眼用于表达逝者的卓越和杰出;繁、文、贞等字眼用于表彰逝者的学识和品德。3.谥号的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谥号可以分为多个类别:依据追封对象:皇帝、...
  • 四方区轻度:中国皇帝的谥号如何分类
    奚印19129436417: 1、美谥,如:庄、武、文、宣、襄、明、睿、康、景、懿。历史上大多数皇帝的谥号都是“美谥”,比如皇帝有经天纬地之才,或者起码勤奋好学,那么可以给个“文”字(如汉文帝刘恒、魏文帝曹丕等);如果这皇帝有着开疆拓土或者平定祸乱的巨大功业,那么则可以谥号为“武”(如战国时赵武灵王、...
  • 四方区轻度:皇帝谥号
    奚印19129436417: 三、皇帝谥号的意义与作用 皇帝谥号不仅仅是对皇帝的荣誉称号,更是对其生平贡献的肯定和传承。通过对皇帝谥号的研究,可以了解皇帝在执政期间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状况。同时,皇帝谥号也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之一,对于了解古代政治制度和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总之,皇帝谥号是古代中国...
  • 四方区轻度:什么叫做谥号
    奚印19129436417: 此外,谥号的使用在不同朝代有所差异。例如,在周朝,谥号主要由宗族评定;而到了汉朝,谥号评定则多由朝廷主导。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背景的变化。总之,谥号作为评价历史人物的一种方式,虽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为我们了解历史人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在研究历史时,我们...
  • 四方区轻度:古代的三种谥号类别,分别说的是什么?
    奚印19129436417: 引言:在中国古代主要是由皇帝进行统治,皇帝掌握着天下的生死大权,整个国家都要以皇帝为首,实行中央集权。而随着中国的不断改革开放,才实现了民主集中制,国家的权力掌握在人民手中,人民拥有各项权力,中国古代数千年的文化,既有精髓也有糟粕。下面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古代的三种谥号类别分别是什么样的?
  • 四方区轻度:谥号是什么意思
    奚印19129436417: 谥号是人死后,后人根据其生前的事迹所作出的评价,具有盖棺定论的作用。但谥号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只有地位高的人才有。如杨广为炀帝,范仲淹、曾国藩为文正,张居正为文忠,海瑞为忠介,而文正是对臣子最高的评价。谥号为死后评价之用,多多少少会对处于高位之人的生前行为有一定的约束作用。
  • 相关链接

  • 谥号排名表
  • 帝王谥号分为哪三类
  • 谥号分为官谥和私谥
  • 谥号分为哪几种
  • 谥号的含义及分类
  •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