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隆中对》
诸葛亮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发明了木牛流马、诸葛连弩等兵器和工具,为蜀汉军队提供了强大的战斗力。此外,诸葛亮还精通医术,他的着作《伤寒杂病论》对后世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诸葛亮一生忠诚于国家和民族,为实现国家统一和民族繁荣而努力奋斗。他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传奇人物。...
《隆中对》原文: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天下纷争不断,群雄逐鹿中原。刘备欲成大事,必须占据地利人和之优势。今荆州北据汉川,地利之便得天独厚;刘表治荆,民安物阜,人才济济。若刘备能立足荆州,以此为根基,则霸业可期。此诚天赐良机,不可错失。至于川中之地,沃野千里,物产丰富,兵家必争之地也。
《隆中对》主要内容是写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请诸葛亮出山为他出谋划策。《隆中对》选自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国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去襄阳隆中拜访诸葛亮时的谈话内容(促成三国鼎立的战略决策)。公元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建议下,三次到襄阳隆中拜访...
这是章节名,说的《三国演义》中的两件事,一个就是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亮隆中对三分天下。还有一个就是孙权伐黄祖,甘宁投靠江东。刘备第三次前往隆中,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刘备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两人相谈甚欢,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下局势,并建议三分天下,形成鼎足之势再扩疆土,刘备听后茅...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今南阳卧龙岗或襄阳古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
原文】凡用兵之道,以计为首。未战之时,先料将之贤愚,敌之强弱,兵之众寡,地之险易,粮之虚实。计料已审,然后出兵,无有不胜。法曰:「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汉末,刘先主在新野,三往求计于诸葛亮。亮曰:「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
诸葛亮的隆中对原文及翻译:隆中对原文: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
《隆中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因发生于湖北隆中(今湖北襄阳一带),因此后世称为《隆中对》。207年冬至208年春,当时驻军新野的刘备在徐庶的建议下,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诸葛亮,第三次终于得见。《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先取...
《隆中对》又名《草庐对》,节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隆中,山名,在今湖北省襄阳县,当时诸葛亮隐居之地。“对”,对策,答问,回答上级询问的关于政治、军事等方面的策略。公元199年,刘备起兵徐州攻打曹操而败,依附袁绍,不久袁又败于曹军,刘备去荆州投奔刘表被疑忌。走投无路之际,...
隆中对 诸葛亮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高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中的“对”的意思?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其实这个对可以跟另一个词“策”放在一起,对策对策. 对和策都是指比较正式的议论,一般都以书面形式做记录,隆中对的真的按意思翻译过来就是“在隆中的一次讨论对话”,而史书是以叙述事件的方式来记录了这次讨论,而非参加讨论的人自...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文学常识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关于作者: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西晋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 《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的作者是谁?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 《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 二十四史中《...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里面某些句子的解释此诚不可与争锋,的争锋此殆天所以资将军,的资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的殷总揽英雄,的揽还有诸葛亮在隆中对策中是如何"三...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争胜.资助.殷实.招纳 ———————————————————————————— 三分天下的策略,简单的将就是“联吴抗曹”及“取荆州夺益州”,这是在诸葛亮“隆中对”中阐述的! “隆中对”不过短短数言,却是诸葛亮韬光养晦隐居十年...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课文理解问题1.在本文中,诸葛亮是一个怎样的形象?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哪些内容是对诸葛亮的正面描写,哪些是侧面描写?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诸葛亮的形象 具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形象. 详细内容参看 第一、二、四从侧面烘托诸葛亮,而第三部分隆中对是正面描写.
牟枝18723057543问:
在〈〈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什么的战略方针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隆中对》一文中,诸葛亮给刘备全面地分析了当时全国的形势,为刘备提出了: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的战略方针希望答案您还满意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的对是什么意思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隆中对》原名《草庐对》,是指中国东汉末年诸葛亮与刘备初次会面的谈话内容.但《隆中对》提法并非由作者陈寿提出,而是由后人添加."对"是指对话,即诸葛亮与刘备的对话.
牟枝18723057543问:
《隆中对》中诸葛亮纵谈天下形势,分析得有理有据:(1)他为刘备描绘的政治蓝图是( )(10字内) (2)为达到以上目标提出的战略方针的( )(文中... -
珠山区亮丽说:
——[答案] 东结孙吴,北拒曹魏 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
牟枝18723057543问:
概述诸葛亮“隆中对”的主要内容 -
珠山区亮丽说:
—— 这篇文章以诸葛亮回答刘备的咨询为主要内容.诸葛亮在对策中 分析了敌我友多方的形势,确定了“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西和诸戎, 南抚夷越”然后北定中原的战略方针.充分展示诸葛亮卓越的政治才 能和军事才能.概括起来,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