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灰吟第三句咋变了
明代于谦的《石灰吟》第三句没有变,一直都是粉身碎骨浑不怕。这首诗的原文如下: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诗...
正解是粉骨碎身。因为粉骨碎身比较符合诗的平仄,而且这个词最早就是粉骨碎身,骨头可以粉,身体都是肉怎么粉啊,只能碎,只是后来传歪了。
而《石灰吟》的作者于谦作为满清的前朝明之名臣 他的文章也遭到了篡改 至于该这句有什么意义,那就只有爱咬文嚼字,大兴文字狱的清人才能明白了
《石灰吟》是明朝诗人于谦创作的一首诗,诗中描述了石灰石经过烈火焚烧,变成石灰的过程,象征着诗人高尚的品格和坚定的意志。其中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表达了诗人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敢与无畏,也寓意着诗人愿意为了理想和信念付出一切的决心。然而,关于这一句的书写,有两种不同的版本,一种是“...
版本一 石灰吟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版本二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两个版本都正确
2018年。于谦在17岁写了这首石灰吟,诗句粉骨碎身浑不怕,只留清白在人间,在2018年在课本中修改了,是为了更加让诗句有升华的感觉,更容易理解。
千锤万凿出深山 物理变化 烈火焚烧若等闲 CaCO3=高温=CaO+CO2↑ 粉骨碎身全不怕 CaO+H2O=Ca(OH)2 要留清白在人间 Ca(OH)2+CO2=CaCO3↓+H2O
有些诗在网络上与书本的不一样,应该都是对滴。不过还是按照语文书的来吧,因为考试就考语文书的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百度百科的
《石灰吟》中粉身碎骨改为粉骨碎身是因为粉骨碎身更符合这首诗的格律。《石灰吟》是一首七言绝句,七言绝句,就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有写诗的规矩的。按照平仄格式,粉骨碎身浑不怕这句的格律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就是说第二个字必须是仄声,第四个字必须是平声。如果换成粉身碎骨,那么第二个...
第一句,发生物理变化,由大变小。第二句,发生化学变化,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水。三四句是诗人明志之句。
督盼18380704158问:
《石灰吟》第三句是什么啊! -
仙桃市手术说:
—— 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督盼18380704158问:
竹石 和 石灰吟 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
仙桃市手术说:
——[答案] 都是托物言志. 《竹石》 咬住了青山就决不肯放松,根须已经深扎在岩石之中.历经千万次磨炼更加坚韧,任凭你东西南北来... 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骨碎身浑不怕”.“粉骨碎身”极形...
督盼18380704158问:
《石灰吟》的诗意?
仙桃市手术说:
—— 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的平平常常;只要是能够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督盼18380704158问:
千锤百炼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的意思 -
仙桃市手术说:
—— 意思是: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出自:明·于谦《石灰吟》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
督盼18380704158问:
《石灰吟》和《竹石》的创作背景 -
仙桃市手术说:
——[答案]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 《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 ... 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
督盼18380704158问:
扩写句子,要2句例;【石灰吟】是一首诗 【石灰吟】是一首借物言志的古诗【石灰吟】是一首七言绝句诗改; 改革开放是一条路. -
仙桃市手术说:
——[答案] 改革开放是一条路 改革开上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改革开放是一条党为人民指出的光明路 改革开放是一条伟大的正确主导之路
督盼18380704158问:
明朝于谦写了一首脍炙人口的诗--《石灰吟》.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选出一句与其他三句描述物质变化的类型不同是()(提示:CaCO3 高温 . CaO+CO2↑) -
仙桃市手术说:
——[选项] A. 千锤万凿出深山 B. 烈火焚若等闲 C. 粉身碎骨浑不怕 D. 要留清白在人间
督盼18380704158问:
石灰吟第一句诗中锤是什么意思 -
仙桃市手术说:
——[答案] 石灰吟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石灰吟》诗意画《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此诗因反映了诗人廉洁正直的高尚情操而脍炙人口.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这首诗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