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在文言文的释义
揖 yī <动> (形声。从手,咠(qì)声。本义:拱手行礼)同本义 [make a bow with hands clasped]自家拜揖,愿求恩官高姓大名。——《水浒全传》又如:揖客(长揖不拜之客;向客拱手为礼);揖游(古代行礼时依礼仪进退俯仰)让出,逊主 [give ground]公惟国家之统,揖大福大恩,事事谦让,动而固辞。
二、注释:1,命:吩咐,嘱咐 2,效:模仿,照着做 3,领:领受 4,侍:在尊长者旁边陪伴侍候 5,揖:作揖,拱手行礼 6,谢:道歉,谢罪 三、译文:有人嘱咐他的儿子说:“你的一言一行,都应当效仿老师的做法。”儿子听从了命令。(儿子)侍奉老师吃饭,老师吃他也吃,老师喝他也喝,老师侧...
揖:作揖的意思。【词语】揖让 【拼音】yī ràng 【解释】①古代客人与主人相见时礼节,互相作揖谦让: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施礼。性急者一揖即罢;性缓者施揖礼,有板有眼,边揖边寒暄,情意甚厚:正月份亲家公可好?二月份亲家公可好?一直数至十二月份方止。揖毕,直起身子,不见了亲家公的影子,惊问 路旁之人:“我亲家何时离开的?”答曰:“你施礼至正、二月间就走了。”一对儿女亲家,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
(楚国)国王作了个揖就进去了,送进去的食物也不吃,躺下不能睡。
现代汉语的意思是:互相作揖谦让然后登堂,是天子、诸侯、卿、大夫,选择属下中善射的人使用的礼。大射之前,双方先作三次揖然后一起到大堂上比赛。下堂后互相敬酒,说的是射完以后胜者向败者作揖,来等待所有人都下堂。胜利的人向不胜的人作揖,让不胜的人坐在高处,拿过酒来立即喝完。说的是君子...
2. 文言文翻译 1、有个想向董遇求教的人,董遇不肯教,却说:“必须在这之前先读百遍。”意思是:“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求教的人说:“苦于没时间。”董遇说:“应当用‘三余’。”有人问“三余”的意思,董遇说:“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下雨的...
对于“挹”的解释,它可以表示舀取液体,如“挹取”。它也可以表示拉的动作,或者在古代与“抑”同义,意为抑制或谦退。另外,它还可以与“揖”同义,表示作揖的动作。“擫”的解释是古同“擪”,部首为扌。在文言文中,这个词的使用较少,但可以理解为与抑制或按压有关。
李梦登罢官的时候,接替的新任知县来到衙门,他把大印交接完毕,就深深的作了一揖离开了。移交时,问及县衙库房存储粮款公物,仍贴着前任知县的封条。查考诉讼案卷、文书档案,他说:“各自都有主管的人(意思是各有专人负责,有条有理)...>> 问题二:文言文翻译 【译文】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中举人。代理南平县...
奉字在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含义,首先,作为动词,“奉”表示恭敬地捧着,如《礼记·檀弓下》中“黔敖左奉食,右执饮”,体现了古代礼仪的庄重。其次,“奉”也可表示接受,如诸葛亮在《出师表》中提到“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表达了在危难时刻接受重任的精神。此外,“奉”还有进献、...
啜毕15533537310问:
关于高中文言文18个虚词的解释及例子,还缺5个 -
麻栗坡县厚唇说:
——[答案] 1.【而】 本义阐析:“而”的意思很抽象,但它本来是个实词,指整个胡须,它的甲骨文就是胡须的形象.后来,“而”字用作虚字,那是属于假借. (1)连词 1)表并列,今译为:而且、又.例释: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 注:并列关系...
啜毕15533537310问:
协议离婚后抚养费纠纷怎么处理
麻栗坡县厚唇说:
—— 一般情况下,夫妻双方协议离婚时会在离婚协议书就中抚养费金额以及支付方式等进行约定,但是,如果约定不明或者一方拒不履行约定从而产生纠纷的,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1、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中约定了抚养费,但是另一方拒不支付的,一方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另一方履行离婚协议书中约定的义务,然后依据法院生效判决申请强制执行.2、如果双方在离婚协议书中未约定抚养费金额或者具体的支付方式,离婚后双方又无法就此问题协商一致的,一方可以起诉至法院要求确定抚养费及支付方式.3、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建议就逾期不支付抚养费约定违约条款.
啜毕15533537310问:
武汉有哪些公司是做论文润色的?
麻栗坡县厚唇说:
—— IM-Edit是阿革诺尔(武汉)旗下为非英语国家科研学者提供最优质SCI论文编辑和各类相关服务的专业品牌,由一支团结,精干,专业的团队组成.值得推荐
啜毕15533537310问:
我家母狗吐白沫我觉得是怀孕了今天,我看见我家的母狗吐了一些白色的
麻栗坡县厚唇说:
—— 我家小狗经常吐白沫,只是肠胃不好,怀孕的狗我也见多了,基本没有吐白沫的.怀孕和吐白沫没有关系啊.你给喂点小剂量的氟派酸,还有和天热也有关系.
啜毕15533537310问:
曾子避席曰:“参不敏,何足以知之!”这里面,曾子“避席”的动作是因为他很...
麻栗坡县厚唇说:
—— 一、 古今字 (一) 什么是古今字 所谓古今字,是一种纵向历时的同词异字现象,即记录同一个词(实际是词的某一义项),不同时代社会用字有不同,前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古字,后一个时代所用的字叫今字.汉代的经学大师郑玄在注释“三...
啜毕15533537310问:
有一篇古文讲一个人去拜见官员,见到后到处和别人说官员如何如何人对我的,具体是啥 -
麻栗坡县厚唇说:
—— 报刘一丈书〔明〕宗臣 数千里外,得长者时赐一书以慰长想,即亦甚幸矣.何至更辱馈遗,则不才益将何以报焉?书中情意甚殷,即...
啜毕15533537310问:
简单的文言文成语故,要注释,应用(造句及道理) -
麻栗坡县厚唇说:
—— 卧薪尝胆,讲述战国时期的越王勾践,为了报仇复国而不水灾柴薪上并吞苦胆,提示自己记住所受之苦.后来终于成功打败吴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怎么从失败走向成功,靠的是自...
啜毕15533537310问:
文言文《牛弘传》的翻译 -
麻栗坡县厚唇说:
—— 牛弘笃学(选自《北史·牛弘传》)【原文】(牛弘)性宽厚,笃(dǔ,专一)志于学,虽(即使)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弟弼,好酒而酗(xù,没有节制地喝酒),尝醉射杀弘驾车牛.弘还宅,其妻迎谓曰:“叔射杀牛.”弘闻,无所怪问,直(只)答曰:“作脯(fǔ,肉干).”坐定,其妻又曰:“叔忽射杀牛,大是异事.”弘曰:“已知.”颜色自若,读书不辍(chuò,中止,停止).【练习】一、文中哪里表现了牛弘“性宽厚”?二、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牛弘“笃志于学”?三、翻译句子“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参考答案】一、其弟射死了他家的牛,他毫无不满之意.二、虽职务繁杂,书不释手.三、即使公务繁多,也手不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