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创作背景
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二,这分明是时不待我的年龄,然而诗人被黜,只能赋闲在乡,想那山河破碎,中原未收而“报国欲死无战场”,感于世事多艰,小人误国而“书生无地效孤忠”,于是,诗人郁愤之情便喷薄而出。“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都充分表达出来了。以“胡尘”作“泪尽”的背景,感情愈加沉痛。结句一个“又”字扩大了时间的上限。他们年年岁岁盼望着南宋能够出师北伐,可是岁岁年年此愿落空。他们不知道,南宋君臣早已把他们忘记得干干净净。诗人极写北地遗民的苦望,实际上是在表露自己心头的失望。
《书愤》这首诗创作于淳熙十三年,正值南宋前期。当时,南宋政权已经建立六十余年。尽管文臣武将中的主战派们依然怀有收复中原、回归故土的强烈愿望,但南宋皇帝却主张妥协退让,使得投降派在朝廷中占据上风。从国势和兵力来看,南宋并没有绝对的优势来收复中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南宋的爱国志士们内心...
《书愤》的作者是南宋诗人陆游。以下是关于陆游的简要介绍:身份背景:陆游,字务观,号放翁,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生平经历: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他仕途不畅,曾参加礼部考试但因受秦桧排斥而未得志。宋孝宗即位后,他虽得赐进士出身,并历任多...
陆游的《书愤》一、陆游的《书愤》是一首充满爱国激情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壮志未酬、愤激不已的情怀。二、1. 诗歌背景:《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的代表作之一。当时,陆游正面临人生的低谷,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心中充满了愤懑与不甘。诗歌正是这种情感的集中体现。2. 诗歌主旨:《书愤》表达了诗人...
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南宋诗人...
但两首诗的传达情感和写作手法都有所不同,《书愤》多用白描和对比的手法,诗风慷慨激昂,抒发了诗人渴望效法诸葛亮、报效祖国的心志与壮志未酬愤懑;《蜀相》借乐景抒哀情,全诗沉郁顿挫,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忠心报国的赞颂以及对其功业未遂的惋惜。《书愤》的创作背景 《书愤》写于公元1186年,诗人陆游...
三、创作背景 《书愤》:创作于淳熙十三年(1186)春,当时作者已经六十二岁,罢官闲居山阴(今浙江绍兴)已达六年。诗中表达的是作者长期闲居后的悲愤和无奈。《临安春雨初霁》:创作于作者在家乡山阴赋闲五年后,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去觐见皇帝之时。诗中描绘的是作者在临安等待觐见...
抒发壮心未遂、时光虚掷、功业难成的悲愤之气,表达了自己的爱国热情至老不移,渴望施展抱负。《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原文为: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译文:年轻时就...
南宋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是一年内所作,截然不同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同侧面。一、创作背景不同。1、《临安春雨初霁》,是在奉诏入京,被任命为严州知州的背景下。一生奋斗不息、始终矢志不渝地实现自己的报国理想的陆游,这次是授之以权,使之报国有门。2、《书愤》,背景是陆游...
系强13936643606问:
关于《书愤》的一些问题(陆游的诗)请详细的分析下《书愤》在结构,意境,修辞上的特点及简要的构思与背景.以下是诗句.早岁哪知尘世艰,中原北望... -
巫山县眶缘说:
——[答案]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诗是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
系强13936643606问:
《临安春雨初霁》与《书愤》作于同一年,诗中也有对“世事”的感慨,请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谈谈这两首诗在表现重点和诗歌风格上的差异 -
巫山县眶缘说:
——[答案] 前者是作者在奉旨进京后住在客栈里所写.世味年来薄似沙(无人理解),谁令骑马客京华?(受圣命)小楼一夜听春雨(无法入眠)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无耐之举,不被重用)素衣莫...
系强13936643606问:
求一下这首诗的详细讲解,最好有背景和重点字词解释书愤(陆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 -
巫山县眶缘说:
——[答案] 【译文】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艰难,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气概有如高山. 赞赏刘锜等曾乘着高大的战舰在雪夜里大破金... “书愤”者,抒发胸中郁愤之情也. “国仇未抱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当英雄无用武之地时,他会回到铁马金戈的记...
系强13936643606问:
陆游的《书愤》一诗,因 - ---,而生悲愤之情. -
巫山县眶缘说:
—— 中原沦陷北伐收复失地
系强13936643606问:
示儿 文包诗 -
巫山县眶缘说: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编辑本段]注释译文 示儿:示:告诉.告诉儿子. 某些版本为元:本来;原来.在冀教版小学课本中...
系强13936643606问:
陆游 - 书愤的典故是什么意思 -
巫山县眶缘说:
——[答案] 《书愤》是南宋诗人陆游创作的五首七言律诗,其中第一首是作者的经典作品之一.典故: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是追述25年前的两次抗金胜仗.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冬金主完颜亮率大军南下,企图从瓜州渡...
系强13936643606问:
陆游的爱国诗 -
巫山县眶缘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示儿》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 ...
系强13936643606问:
书愤 赏析 哲理陆游书愤每一句的意思赏析以及它所包含的哲理 -
巫山县眶缘说:
——[答案] 介 《书愤》是陆游的七律名篇之一,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显然得力于杜甫.中两联属对工稳,尤以颔联“楼船”、“铁马”两句,雄放豪迈,为人们广泛传诵.这样的诗句出自他亲身的经历,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是那些逞才摛藻的作品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