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学生
读懂学生也就是了解学生。又该如何读懂自己的学生呢?不妨从如下三方面去做: 一、善“找”。 善“找”是指教师要善于寻找每个学生的“闪光点”。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每个儿童都有他自己的爱好和长处,有他自己的长处先天素质和倾向。必须发展这些东西,必须把学生安排在这样的条件下,使他的...
如何在问题中读懂学生 课堂教学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生存。教师在课堂 上要与学生之间进行真诚、平等的对话、交流,这需要教师和学生之 间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做学生学习上的伙伴,引导学生 明白事理,从而掌握知识,发展自身。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生命质量,新课程追求的是学生个体的...
老师教育好自己的学生,应该做到以下几点:读懂学生:认识学生:不仅要了解学生的日常表现,还要深入了解其成长经历。了解需求:掌握学生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以便教育能有的放矢,提高教育效果。赏识与鼓励:表扬学生:好学生往往是表扬出来的,教师应多给予正面的反馈和鼓励。增强信心:对经常犯错的学生,...
读懂学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不仅仅需要一线教师有相应的知识,还需要对教育的一种热忱。因此我们当成为教师之前就要意识到读懂学生这一点。不是一味只是教书。我们应该切合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来教书。在读懂学生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针对轻度智障儿童的认知。在国外,很多学校重视这些轻度智障...
以生为本,是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而教师要让学生真正“站立”在课堂中央,读懂学生是根本前提。 读懂学生的天然禀性,“不要以为自己教了,学生就会学”。学生坐在教室里,就一定在学吗?许多时候,教师只是在激情地教,但学生并没有真正...
《怎样读懂学生》读后感 目前,许多教师一方面感叹不懂学生,另一方面却只研究教材而不研读学生,只研究教法而不研究学法。这种以教师的教为本位,忽视学生的学的片面做法,导致教师对学生了解甚少,教学不能满足学生的合理需求,师生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互动,教学低效。读懂学生是教师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
1、读懂学生,就是不仅要认识学生,清楚其日常表现,还要了解他的成长经历,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只有这样教育才能有的放矢,才会见成效。一个连学生都不认识的教师,很难对学生实施有效的教育。2、赏识与鼓励。好学生是表扬出来,缺乏赏识,批评泛滥的“灰色教育”是造成学生在教育中迷失的顽敌。优秀从...
沈俊娟 读了《怎样读懂学生》后,我渐渐摸到了一些与学生相处时更能博得孩子们的心的一些方法: ...
在教育的道路上,认识学生、理解学生至关重要。教育的核心在于读懂学生,这不仅仅意味着了解他们的日常行为和表现,更重要的是深入理解他们的成长经历、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只有当学生被全面而深刻地理解时,教育才能更加精准、有效。一位连学生都不真正认识的教师,很难期望他能对学生实施恰当的教育。赏识...
【今日读书】书名:《怎样读懂学生——心理特级教师的建议》 第67-95页 版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 【用时】30分钟 【读书有得】1.教师借用“青苹果”作比喻,让当事人明白,要慎重地处理与异性同学间的关系,用心收藏和保护同学间的美好情感。静待花开,让“青苹果”自然成熟,不要...
守菊13750307937问:
简答题.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校园是什么样子?把它写下来 -
渭滨区宝丝说:
——[答案] 我理想中的学校,整体模式像一只腾飞的“大鹏”,要以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为主体(立人为本),科学和艺术为两翼.中、小学的学制为10年(5+5),另外可有2年的弹性空间.终极目标是:出人才苗子,出经验,出新的教育思想,出教育家; 我...
守菊13750307937问:
如何让学生能够读懂课?如何让学生能够读懂课文
渭滨区宝丝说:
—— 我就把问题抛给学生,激活他们的思维,让他们在热烈的争论中读懂课文
守菊13750307937问:
郑人买履 -
渭滨区宝丝说:
—— 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他先在家里量了自己的脚,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了他自己的座位上.到了前往集市的时候,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才想起自己忘了带尺码,于是就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守菊13750307937问:
怎样做好“语句排序”题 -
渭滨区宝丝说:
——[答案] 高雨花 语句排序既考查了语句间的连贯,又考查了对多个语言单位的排序组合.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的.几次的复习卷做下来,错得很多.原因在于:有的学生做题没有耐心,没读懂就开始做;有的学生根本就不知道从何下手,乱写一通;...
守菊13750307937问:
《雨港基隆》中三和五自然段的作用是什么? -
渭滨区宝丝说:
—— 我编的教材!给你参考下!http://www.soabc.net/list9/20074/106828.html 这个是图!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用瑰丽流畅的语言,淋漓尽致地描绘出了雨港基隆的雨景之美,抒发了作者对基隆港的无限赞美之情.这篇文章共8个...
守菊13750307937问:
如何在三年级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 -
渭滨区宝丝说:
—— 一、德育渗透总体目标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了解祖国壮丽的山河、富饶的物产,培养热爱祖国、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厚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