攫说文解字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7
在古代文献中,"攫"字的应用非常广泛。《说文解字》中提到,"攫"意为执也,即牢牢地抓住。《礼记·儒行》中有"鸷虫攫搏",形容猛禽捕食的情景。而《史记·李斯传》中"盗跖弗攫",则是描述盗跖无法夺取的意思。除了直接的抓取意义之外,"攫"还被用来表示夺取的行为。《周礼·兽人》中"备兽触攫...
《说文解字》中对攫的释义为“执也”,进一步说明了攫字的含义是抓住或夺取。在《礼记·儒行》中,有“鸷虫攫搏”的描述,意思是鸷鸟用爪子搏击猎物。《史记·李斯传》中也有“盗跖弗攫”的记载,说明盗跖没有用爪子抓取的意思。在古代文献中,攫字的使用场景多样。如《汉书·黄霸传》提到“鸟攫...
攫取这个词是读作juéqǔ,其中,“攫”字的发音为jué,“取”字的发音为qǔ。下面从说文解字和现代汉语的角度来详细介绍一下“攫取”。首先,从说文解字的角度来看,“攫”字是由“手”和“雀”组合而成。其中,“手”代表着手臂和手掌,表示抓住和握紧之意,而“雀”则代表着一种类似于鸟...
一、攫的拼音是:jué。二、汉字释义:1、用爪抓取:~捕。2、掠夺:~夺。三、汉字结构:左右结构 四、造字法:形声;从扌、矍声 五、攫的部首:扌 六、相关词组:攫取、攫啮、攫醳、搏攫、攫挐、攫閷
“攫”字的常用词组包括“攫取”、“攫捷”、“攫啄”、“攫搏”、“攫噬”。在潮州话中,“攫”读作“kiag4”,在客家话中,它读作“zod5”。此外,“攫”还有“扑取”、“持”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攫”字的读音和含义多种多样。《说文解字》中提到“攫,扟也”,“扑取也”。
攫 jué <动> (形声。从手,矍(jué)声。本义:鸟用爪迅速抓取)同本义 [snatch]攫,执也。——《说文》鸷虫攫搏。——《礼记·儒行》盗跖弗攫。——《史记·李斯传》。索隐:“凡鸟翼击物曰搏,足取曰攫。”鸟攫其肉。——《汉书·黄霸传》又如:攫取(抓取;拿取);攫捷(抓取;猎获);攫啄...
“玃”字的字形结构独特,由反犬旁与“目”及“隽”组成,其中反犬旁暗示了字义与动物相关。据《说文解字》记载,“玃”字的古义为一种体型较大的猴子,反映了古代人们对于这一物种的认知。此外,“玃”字还有一种古义,即“攫”,意味着捕捉或夺取的动作。在汉字学中,“玃”字属于部首笔画第...
又如:拏兵,引兵;拏云攫石,古树参天,根盘石隙的雄姿。5、动词,执持。《说文解字.手部》:「拏,持也。」《警世通言.卷三七.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拏起一条柱杖,看着尹宗落夹背便打。」二、组词 1、指拏:提供拿获罪犯的线索。2、抓拏:以手取物。拏的句子:1、 一举一动想...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对"挐"字有进一步的注释,解释为"持"的含义,字形源自"手"部,声音则源自"奴"。在古代篆书版本中,'挐'字有多种写法,如'纷挐'应从'如'声,而'拏攫'则应从'奴'声。这两个字的古音虽同属五部,但形体有所差异,就像糸部的'絮'与'䋈'一样,各有特色。
——ná 字义:1. 同“拿”。2. 牵引。——韩国济州岛的最高峰就叫“汉拏山”《说文解字》:“牵引也。从手奴声。女加切”《康熙字典》:“《唐韵》《集韵》《正韵》女加切《韵会》奴加切,音呶。《说文》牵引也。《增韵》攫也。《史记·霍去病传》汉匈奴相纷拏。《注》相牵也。《汉书注...
丁娥13735249087问:
泌如何释义?《说文解字》
元坝区日妆说:
—— 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泌 汉 典 网‍ ZDIC.NET侠流也.从水必声.兵媚切
丁娥13735249087问:
什么是世界上出现最早的字典 -
元坝区日妆说:
—— 《说文解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和考证字源的字书,简称《说文》,作者是东汉时期的许慎,他在建光元年(公元121年)完成了这部中国古代字书的奠基之作.该书原有十四篇,叙目一篇.正文以小篆为主,收入九千三百五十三...
丁娥13735249087问:
说文解字注里逗是什么意思 -
元坝区日妆说:
—— 逗,止也(停留的意思).从辵豆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