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的肉汤实验过程
只有五个环节。巴斯德的科学研究的过程概括为以下5个基本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六大步。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
由题意可知,如图,将两个烧瓶内的肉汤同时煮沸放凉,即两瓶中都高温灭菌,甲瓶的瓶口是竖直向上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会通过竖直的瓶口进入甲瓶的肉汤中,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
1、实验过程: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紧真朝上; 西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 ,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阳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置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引起肉汤变质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搜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后两个问题搜巴斯德在微生物学领域做了哪些贡献就可以了😏
巴斯德的原理和过程: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
19世纪60年代,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进行了著名的鹅颈烧瓶实验。鹅颈瓶实验是假设细菌、微生物的移动需要依靠菌毛、鞭毛,并且需要在有液体介质的情况下才能正常移动。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竖直朝上;而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
过程:1. 煮沸杀菌:首先,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微生物,确保实验开始时瓶内是无菌的。2. 装液封瓶:接着,将经过煮沸杀菌的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这个弯曲的细管设计使得空气可以无阻地进入瓶中,但空气中的微生物则会被阻挡在弯曲的颈部并沉积在弯管底部...
有一个巴斯德实验 巴斯德把煮沸的肉汤装进60个瓶子里,封上瓶口,把瓶子带到阿尔卑斯山下。在山脚下,打开20个瓶口,让空气进入瓶子,再封上。到了半山腰,又打开了20个瓶子,装进空气,又封上。到了山顶上,又打开最后的20个瓶子,装进空气,又封上。返回巴黎后,巴斯德向生物界同行公开了自己的...
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做过严密的科学实验。他把盛有肉汤的两个瓶子加热后,其中一个瓶子从顶端开口,瓶口不加盖,空气可在瓶内外流动;将另一个瓶子的瓶颈烧软并拉长弯曲成鹅颈状,且瓶口加盖。将这两个瓶中的肉汤煮沸后,静置一段时间,结果发现:第一个瓶子中的肉汤很快腐败变质,长出了很多细菌,而第...
这是一个对照实验.实验组是不密封的那个,对照组是密封的一个.高温可以杀死肉汤中原有的微生物,肉汤成为无菌.把一份放入密闭的容器内,这份肉汤接触不到空气中的细菌.另一个不密封就可以接触到空气中的细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密封的肉汤没有变质,而不密封的肉汤变质了.说明密封的没有和空气接触的肉汤中...
葛廖18351122471问:
1864年,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推翻了细菌的自然发生说,以下是他进行试验的资料,请分析回答:把肉汤分别注入烧瓶A、B,在高温下,将其中一个...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因此甲、乙两瓶的肉汤要煮沸,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
葛廖18351122471问: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①号瓶、②号瓶内都装有肉汤,A组表示①号瓶煮沸,②号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变...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A图中的①瓶煮沸即高温灭菌,①瓶是无菌的,①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B组中控制变量的方法是将瓶颈...
葛廖18351122471问:
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他使用了两种瓶来作实验,宽口瓶和鹅颈瓶.两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汤,并敞口放入同样的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食物腐败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瓶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2)鹅颈瓶空气能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落在弯曲部位,不能进入;宽口瓶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落入肉汤,因此...
葛廖18351122471问:
20.巴斯德曾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清澈的肉汤等量放入甲、乙2个玻璃瓶中,再将甲瓶的瓶口烧软并拉成鹅颈状,然后将2瓶肉汤都进行煮沸,最后2瓶都... -
黄陂区按摩说:
——[选项] A. 空气 B. 空气中的未知物 C. 培养基和一定温度 D. 瓶子的形状 答案是A,为什么,谢了~~
葛廖18351122471问:
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可见肉汤变质的原因是空气中的细...
葛廖18351122471问: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原理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巴斯德之所以设计这个实验是为了确认微生物的存在,并要推翻当时所谓的“自然发生论”,而自然发生论的观点认为肉汤产生小动物所需要的是自然的空气,因此他利用了控制变量的原理,通过鹅颈管这一装置,一方面满足了与外界相通的新鲜空...
葛廖18351122471问:
如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A瓶、B瓶内都装有肉汤,甲图表示A瓶煮沸,B瓶不作处理.一段时间后.一段时间后,其中一瓶仍然保鲜,另一瓶...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甲图中的A瓶煮沸即高温灭菌,A瓶是无菌的,A瓶虽然与空气相通但细菌只落在鹅颈瓶的弯曲处,肉汤仍然保鲜;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2)甲图中A瓶与B瓶对照,A瓶煮...
葛廖18351122471问:
图是巴斯德著名的“鹅颈瓶”实验示意图,甲乙两瓶内都装有煮沸之后的肉汤,甲图煮沸后,静置,放了一段时间,没变质.之后,将鹅颈瓶颈打断(如乙...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1)甲图A瓶用酒精灯高温加热即高温灭菌,将肉汤煮沸的目的是通过高温将肉汤内的细菌等微生物杀灭.因此A瓶内无菌,而B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
葛廖18351122471问:
实验:真菌和细菌生活的条件①步骤:②接种前高温处理和用无菌棉棒的原因?③结论?巴斯德实验Ⅰ:探究如何保鲜肉汤(如图)李斌将甲、乙两装置装...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Ⅰ(1)、甲中的玻璃管是直的,因此空气中的微生物能通过竖直的玻璃管进入到肉汤中,来分解肉汤中的有机物,使得肉汤腐败变质.而乙中的玻璃管是弯曲的,可以把空气中的细菌等微生物阻挡在乙试管之外,从而使得乙试管中的肉汤保持新鲜.除了...
葛廖18351122471问:
19世纪中叶,法国学者路易斯•巴斯德做了下面的实验:巴斯德把澄清的肉汤倒入两个鹅颈烧瓶中,把其中的一瓶肉汤A煮沸,而另一瓶肉汤B则不加热煮沸.... -
黄陂区按摩说:
——[答案] 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如图: 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