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斯德实验步骤
过程:1. 煮沸杀菌:首先,将瓶中的液体煮沸,以杀死其中可能存在的所有微生物,确保实验开始时瓶内是无菌的。2. 装液封瓶:接着,将经过煮沸杀菌的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这个弯曲的细管设计使得空气可以无阻地进入瓶中,但空气中的微生物则会被阻挡在弯曲的颈部并沉积在弯管底部...
探究实验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等六大步。巴斯德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阻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然后放冷静置,...
巴斯德的原理和过程: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阻挡而沉积于弯管底部,不能进入瓶中,结果瓶中不发生微生物;此时如将曲颈管打断,使外界空气不经“沉淀处理”而直接进...
巴斯德通过一系列实验,提出了著名的“巴斯德原理”。他首先将液体煮沸,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随后,他将营养液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子中。这个弯曲的细管是开口的,允许空气自由进入瓶子,但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部阻挡,沉积在弯管底部,无法进入瓶内。因此,瓶内的营养液在初始阶段并未出现微生物。
1、实验过程:他把肉汤灌进两个烧瓶里,第一个烧瓶就是普通的烧瓶,瓶口紧真朝上; 西第二个烧瓶,瓶颈弯曲成天鹅颈一样的曲颈瓶。然后把肉汤煮沸、冷却。两个瓶子都没有用塞子塞住瓶口 ,而是敞开着,外界的空气可以畅通无阳地与肉汤表面接触。他将两个烧瓶放置一边。过了三天,第一个烧瓶里就出现...
巴斯德的实验证明了引起肉汤变质的是空气中的微生物.搜巴斯德曲颈瓶实验,后两个问题搜巴斯德在微生物学领域做了哪些贡献就可以了😏
使肉汤变质腐败.而乙瓶的瓶口是拉长呈S型的曲颈的,空气中的微生物就会被S型的曲颈阻挡住,微生物就不能进入乙瓶的肉汤中,肉汤保持新鲜.由上可知,甲乙两组的区别是甲组肉汤中有微生物,乙组的肉汤中无微生物,是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空气中的细菌.故选:B ...
2.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巴斯德将瓶中液体煮沸,使液体中的微生物全被杀死,他将营养液(如肉汤)装入带有弯曲细管的瓶中,弯管是开口的,空气可无阻地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则被弯曲的颈...
巴斯德实验的主要内容如下:巴斯德在实验中取出一只兔子的脊髓液,将其加热杀菌,然后将杀菌后的脊髓液倒入一只无菌瓶中。他随后在瓶口处留下一只开口棉球,并将瓶子放置于室温下。几天后,巴斯德发现瓶内脊髓液变得浑浊,而且兔子注射该液体后出现了症状。这表明,即使在无菌条件下,瓶口处的空气中仍然存在...
巴斯德将煮熟的肉汤放在一个大烧瓶中,并将瓶颈拉成鹅颈状,三年后,他尝了一下肉汤,依然新鲜,他又将瓶子摇晃了几下,再放置几天,结果肉汤变质了。
任肥19180737834问:
20.巴斯德曾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清澈的肉汤等量放入甲、乙2个玻璃瓶中,再将甲瓶的瓶口烧软并拉成鹅颈状,然后将2瓶肉汤都进行煮沸,最后2瓶都... -
雨山区佛罗说:
——[选项] A. 空气 B. 空气中的未知物 C. 培养基和一定温度 D. 瓶子的形状 答案是A,为什么,谢了~~
任肥19180737834问: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通过设计巧妙的实验证明了自然界中细菌的存在,后来的科学家利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的形态和结构.实验一:巴斯德设计的著名“鹅...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食物腐败的根本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则预防食物腐败的根本原理就是杀死细菌和真菌,或者抑制它们的繁殖. (2)... 而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利用鹅颈瓶实验证明细菌不是自...
任肥19180737834问:
八下生物中【巴斯德实验】变量是【有无细菌】还是【连接玻璃管的形状】求详解……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自变量是:连接玻璃管的形状. 因变量是:有无细菌. 由于连接玻璃管的形状改变了,所以肉汤中有了细菌,造成肉汤变质. (不同的问法,答案是不同的,楼上的如果真是见过此题,那你就是正确的. 可能我们在理解上是不一样的.)
任肥19180737834问:
鲜美的肉汤放置久了会变酸,这是微生物搞的“恶作剧”.这些微生物来自哪里?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通过巧妙的实验解答了这一问题.右图是巴斯德的实验示...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甲图A瓶用酒精灯高温加热即高温灭菌,因此A瓶内无菌,而B没有高温灭菌,因此B瓶内有细菌,故肉汤仍然保鲜的是A瓶;将其瓶颈打断后,空气中的细菌进入了肉汤,并大量繁殖,使肉汤变质. (2)甲组实验所控制的变量是细菌的有无,乙图...
任肥19180737834问:
1864年,巴斯德通过“鹅颈瓶”实验推翻了细菌的自然发生说,以下是他进行试验的资料,请分析回答:把肉汤分别注入烧瓶A、B,在高温下,将其中一个...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一个探究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实验变量,因此甲、乙两瓶的肉汤要煮沸,杀死汤中的细菌,排除细菌可能来源于食物中这一因素,使实验具有说服力. (2)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
任肥19180737834问:
为探究生物是自发产生的吗?17至19世纪,英国的尼达姆、意大利的斯帕兰扎尼和法国的巴斯德曾做过下面的实验,试分析回答:尼达姆的实验:如图甲,...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对肉汤进行了煮沸处理,其目的都是为了:杀灭肉汤中的微生物,提高实验的可信度、科学性;在斯帕兰扎尼的实验中,实际构成了甲乙和甲丙2组对照实验.(2)对比尼达姆和斯帕兰扎尼的实验,可以推测尼达姆的实验...
任肥19180737834问:
如图是法国科学家巴斯德的实验,他使用了两种瓶来作实验,宽口瓶和鹅颈瓶.两瓶中放入相同的肉汤,并敞口放入同样的环境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在这个实验中,为了探究食物腐败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瓶其他条件都相同,只有一个条件不同”,这样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2)鹅颈瓶空气能进入瓶中而空气中的微生物会落在弯曲部位,不能进入;宽口瓶空气中的微生物可以落入肉汤,因此...
任肥19180737834问:
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的原理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巴斯德之所以设计这个实验是为了确认微生物的存在,并要推翻当时所谓的“自然发生论”,而自然发生论的观点认为肉汤产生小动物所需要的是自然的空气,因此他利用了控制变量的原理,通过鹅颈管这一装置,一方面满足了与外界相通的新鲜空...
任肥19180737834问:
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做过一个经典的实验:取用宽口瓶和鹅颈瓶各一个,两瓶中放太相同的肉汤,并敞开瓶口放在同样的环境中,一周后,宽口瓶中的肉汤腐...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在巴斯德曲颈瓶实验中,为了探究细菌产生的原因,他设置两组实验,其中,只有一个条件不同,...
任肥19180737834问:
...知道哪些食品保鲜的方法?(至少两种)______.(3)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有______、______和______.(4)上述研究中,巴斯德的实验假设是______.... -
雨山区佛罗说:
——[答案] (1)各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接触到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养分,大量的生长和繁殖,期间会产生很多的生长代谢产物,产... 则他提出的问题可以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吗?因此巴斯德的实验假设是肉汤变质是由空气中细菌引起的. 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