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童蒙训》

来源:网友推荐     更新:2025-05-15
  • 童蒙训作品简介
    《童蒙训》,又称《吕氏童蒙训》,是一部由宋代著名学者吕本中(1084-1145,原名大中,字居仁,世人尊称他为东莱先生,寿州人)编撰的三卷本著作。这部作品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吕本中的家族历史,特别是他的曾祖父吕公著、祖父吕希哲和父亲吕好问,书中收录了与他们相关的一切能体现家族美德和个人言论的点滴...
  • 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苗助长: A、揠 B、堰 C、偃
    解释:望子成龙的家长往往揠苗助长。揠苗助长是一个成语,出自宋朝的《吕氏童蒙训》。这个词是用来形容一种过于急躁、急功近利的教育方式。揠苗助长的含义:揠是拔的意思。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把苗往上拔,希望它们长得快。用来比喻家长不顾孩子的成长规律,违背事物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
  • 宋元时期的蒙学教育内容与经验有哪些?
    在青少年时期,主要使用《童蒙训》(又名《吕氏童蒙训》)《童蒙须知》《教子斋规》等课本进行。诗文训练,主要指宋元间的阅读训练。蒙学教育阶段,开始只作“点读”,即所谓“点书”:首在点出句读,其次点拨读书法。启蒙的时候,一方面读“三、百、千”,另一方面学习炼词、炼句、学属对、叶韵。...
  • “饿损纤腰学不成”的出处是哪里
    写法上,唐彦谦旨在写意,重在神似,他虽无意对垂柳进行工笔刻画,但垂柳的妩媚多姿,别有情韵,却无不写得逼似,给人以艺术美的享受。《增补诗话总龟》引《吕氏童蒙训》谓:“咏物诗不待分明说尽,只仿佛形容,便见妙处。”《垂柳》的妙处,正是这样。杨慎在评论唐彦谦《垂柳》时说:“咏柳而贬...
  • 城南联句的注释解析
    吕氏《童蒙训》:“徐师川问山谷曰,人言东野联句,即非平日所作,恐是退之有所润色。山谷云:退之安能润色东野,若东野润色退之,却有此理。”城南,长安城南也,景物之所会,故凡可以入吟咏者,皆历言于诗。蜀本作一百五十韵,今本因之。然此诗实多三韵,不可以为据。)竹影金琐碎,(郊。琐,或作锁,非是。沈存...
  • 城南联句注释解析
    【城南联句】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虞时期的《赓歌》和汉武帝的《柏梁》,刘贡父评价东野与退之的联句,认为其宏大壮丽,仿佛出自一人之手。王深父则认为退之可能有所润色,而吕氏《童蒙训》中提到徐师川的疑问,认为东野的作品可能是退之所润。城南,即长安城南,汇聚了众多景致,诗中详尽描绘了这里的...
  • 统筹兼顾的意思
    出处:出自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引《吕氏童蒙训》语:“读《庄子》;令人意宽思大;敢作;读《左传》;便使人入法度;不敢容易:二书不可偏废也。”2、不偏不倚 释义:偏:不正。倚:偏,歪。原指儒家折中调和的中庸之道。形容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或中立。形容正中目标。出处:...
  • 关于气质的古诗词
    学能变化气质。南宋哲学家 陆九渊 为学乃能变化气质耳。 气质名言南宋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 初学作诗,宁失之野,不可失之靡丽;失之野不害气质;失之靡丽,不可复整顿。南宋诗人,词人,道学家 吕本中 《吕氏童蒙训》
  • 中国古代学生们都学什么书籍
    王令的《十七史蒙求》,胡寅的《叙千字文》,吕本中的《吕氏童蒙训》等,诗歌类有南宋刘克庄编选的《千家诗》,北宋汪洙的《神童诗》等,名物类有宋代方逢辰《名物蒙求》,清代程元生撰,邹圣脉增补的《幼学琼林》等,工具书类有清朝龙启瑞《字学举隅》,王筠的《文字蒙求》等,作文类清朝蒋义彬的《...
  • 古人是如何评价诗歌的?略论宋代诗话
    如《吕氏童蒙训》云:「 ”潘邠老言:七言诗第五字要响,如‘返照入江翻石壁,归云拥树失山村’。‘翻’字、‘失’字是响字也。五言诗第三字要响,如‘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浮’字、‘落’字是响字也。所谓响者,致力处也。”又如《彦周诗话》云:「 ”明远(鲍照)《行路难》,壮丽豪放,若决...
  • 桓蓓13756715969问: 《太阳的话》 原文 -
    剑川县桉树说: —— 《太阳的话 》 打开你们的窗子吧 打开你们的板门吧 让我进去,让我进去 进到你们的小屋里 我带着金黄的花束 我带着林间的香气 我带着亮光和温暖 我带着满身的露水 快起来,快起来 快从枕头里抬起头来 睁开你的被睫毛盖着的眼 让你的眼看见我的到来 让你们的心像小小的木板房 打开它们的关闭了很久的窗子 让我把花束,把香气,把亮光, 温暖和露水撒满你们心的空间.

    桓蓓13756715969问: 《千字文》对我国古代的教育影响多大?
    剑川县桉树说: —— 《千字文》在中国古代的童蒙读物中,是一篇承上启下的作品.它那优 美的文笔,华丽的辞藻,是其他任何一部童蒙读物都无法望其项背的. 我国很早就出现了专门用于...

    桓蓓13756715969问: 乙开头成语接龙 -
    剑川县桉树说: —— 乙览, yǐ lǎn 基本解释 语本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文宗皇帝 ……谓左右曰:'若不甲夜视事,乙夜观书,何以为人君耶?'”后称皇帝阅览文书为乙览. 宋 洪皓 《松漠纪闻续》:“今先定至官号,品次,职守,上进御府,以尘乙览,...

    桓蓓13756715969问: 人有亡铁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窃铁也,颜色窃铁也,言语窃铁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铁也【是什么寓言】. -
    剑川县桉树说: —— 出自《吕氏春秋》 从前,有个人丢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孩子偷的,就暗暗地注意那个孩子.他看那个孩子走路的姿势,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观察那个孩了的神色,也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他听那个孩子说话的语气,更象是偷了斧子的样子.总之,在他的眼睛里,那个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象是偷斧子的.过了几天,他在刨土坑的时候,找到了那把斧子.原来是他自己遗忘在土坑里了.从此以后,他再看邻居家那个孩子,一举一动丝毫也不象偷过斧子的样子了. 邻居家孩子的言语举止并没有变化,但在丢斧人眼里却前后判若两人.这则寓言故事告诉我们,成见是人们形成正确认识的大敌.准确的判断来源于对客观事实的调查,而不是主观的猜想.

    桓蓓13756715969问: 《陈太丘与友期》中“太丘舍去”的“舍”是什么意思? -
    剑川县桉树说: —— 舍弃,丢弃

    桓蓓13756715969问: 谁能帮我把《孙权劝学》这篇文言文的拼音全部注出来 -
    剑川县桉树说: —— 初(chū),权谓吕(quánwèilǚ)蒙(méng)曰(yuē):“卿(qīng)今(jīn)当(dāng)涂(tú)掌(zhǎng)事(shì),不可不(bùkěbù)学(xué)!”蒙(méng)辞(cí)以(yǐ)军(jūn)中(zhōng)多(duō)务(wù).权(...

    桓蓓13756715969问: 《“小不不”施努策尔》原文!!!!!!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给给原文吧 -
    剑川县桉树说: —— 母亲擦去眼泪,带着施努策尔向他们的兔窝方向跑去.在这明亮的月夜里还有狼嚎声.但是他们不用担心,因为那声音在很远的地方.回到家里,妈妈对施努策尔说:“这次你可真够幸运的,以后你千万不要单独离家这么远了.”可是施努策尔...

    桓蓓13756715969问: 在《论语十二章》中选出感受最深的一则写出感受(500字)请帮帮忙! -
    剑川县桉树说: —— 但在今天,这篇课文是二千多年前的伟大教育家,就应善于从生活中寻找良师益友://zhidao;后一则告诉我们要实事求是,这句话包含着一个道理,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和他的弟子的一篇语录,有的是象棋盘上的英雄,就有许多小...

    桓蓓13756715969问: 鲁迅先生称颂《史记》的诗句
    剑川县桉树说: —— :《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因此,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桓蓓13756715969问: 在《论语》八则中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分类 -
    剑川县桉树说: ——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悦,不亦君子乎?”(《学而》) 学习需要不断复习才能掌握.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更多相关

  • 童蒙训全文内容
  • 《童蒙训》
  • 吕氏家训原文
  • 《吕氏乡约》
  • 《吕氏春秋》典故
  • 《吕氏春秋》成书过程
  • 来自于网友分享,若有事请联系
    © 好有爱分享网